•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敢問女性主義路在何方
      ——《女性主義理論簡明指南》評介

      2017-03-11 23:07:56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外文研究 2017年2期
      關鍵詞:主義者女性主義理論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俞心瑤

      ?

      敢問女性主義路在何方
      ——《女性主義理論簡明指南》評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俞心瑤

      英國學者瑪麗·伊格爾頓主編的《女性主義理論簡明指南》聚焦女性主義研究理論與實踐的核心問題,是女性主義研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學術著作。該書內容龐雜豐贍,從地理學研究角度開篇,涵蓋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學、哲學及文化研究等領域,多視角地剖析了女性主義理論的核心構架和演進歷程,別開生面、富有前瞻性地從情感角度探討新世紀女性主義研究的新出路,為廣大女性主義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研究視角和新思路。

      女性主義理論簡明指南;瑪麗·伊格爾頓;評介

      從第一次西方女性主義運動高潮到第三次西方女性主義運動高潮,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已經(jīng)走過了百余年的發(fā)展歷程。在歷史實踐的不斷探索中,從“男女平權”到“強調差異”,從早期的女性主義運動到精深的理論思辨,女性主義者們一次次深入推進了女性主義理論研究。自20世紀后半葉以來,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在文化多元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逐漸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fā)展趨勢。英國學者瑪麗·伊格爾頓主編的《女性主義理論簡明指南》在本世紀初應運而生,它以性別研究為視角,以批判性的眼光剖析多重視野下的女性主義,著力解構深層社會意識形態(tài)、文化符號以及二元對立,開創(chuàng)性地從情感角度探討女性主義發(fā)展的未來方向,是探索西方女性主義發(fā)展歷程的集大成之作。本文將介紹該書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簡要述評。

      一、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前言以及正文主體部分。前言富有條理地概述了西方女性主義發(fā)展的主要特點。首先,女性主義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矛盾性,這體現(xiàn)在理論和實踐(Eagleton 2003: 3)、女性群體的普遍發(fā)展和女性個體具有的特異性(Eagleton 2003: 1)兩方面。再者,女性研究體現(xiàn)出多元化和偏重性的共存現(xiàn)狀(Eagleton 2003: 6),主要表現(xiàn)在女性主義研究的實際發(fā)展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跨領域、多元化的格局,但是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卻還停滯在對特定群體的探討上。女性主義運動無疑推動了女性主義理論的進步,如今女性主義者們認識到僅限于服務歐美國家中產(chǎn)階級白人女性的理論已日漸脫離現(xiàn)實,女性主義研究不應囿于宏觀理論框架,而應著眼于微觀層面,從特定個體所遺留的史料中探索女性主義者的光輝。與此同時,該書還催生了對于性別差異所導致的社會影響的思考分析,并關注不同時期關于女性主體及主體性的研究的發(fā)展流變。

      全書主體部分由十二章組成,共收錄了十二篇富有思辨性的文章。依照邏輯關系,這十二章可劃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地域和空間”(Place and Space)和第二章“時間”(Time),從宏觀角度論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空間和時間與女性身份意義的相互關系。第一章探討了性別身份中的“地域”對于建立和保持女性地位的意義。該章指出,如今在人口遷移的大環(huán)境中,大部分女性都受到權力關系的制約以及不均衡的物質水平的影響,這使得她們仍被束縛在家庭等私人領域。第二章則主要依循時間的維度回溯諸多被歷史掩蓋的女性主義者,重新挖掘她們的生平事跡,探究女性主義者所體現(xiàn)出的女性主義主體性。這一章剖析了科學理論實踐中所體現(xiàn)的“男性中心主義”(倪志娟 2005: 141),反對從貼上男性標簽的“科學”角度研究歷史,力求從女性主義角度和文化層面挖掘歷史中的女性主義者形象。同時,該章倡導對女性主義主體性的研究要與時間概念相結合,這無疑為探求女性主義理論發(fā)展的讀者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啟迪。

      第二部分分別從“階級”(Class)、“種族”(Race)、“性屬”(Sexuality)以及“主體”(Subjects)四個相對微觀的角度著手,聚焦女性群體本身及群體內部的差異性和矛盾性。第三章主要通過馬克思女性主義理論視角對階級關系進行剖析。該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今社會中男女之間仍舊存在的不平等關系也可視作是剝削與被剝削的資本主義關系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同樣這也是階級差異的一種體現(xiàn)。因此,女性的地位提升和自我實現(xiàn)與工人階級的聯(lián)合抗爭也息息相關。第四章闡述了種族主義與性別研究的相互聯(lián)系,通過研究殖民影響下的土著人的思想流變以及第三世界女性群體受到的性別和種族的雙重壓迫,探討了女性主義理論在多元化的現(xiàn)實世界中呈現(xiàn)出來的多重性和復雜性。第五章從弗洛伊德和??聦τ谂孕詫俳厝徊煌睦碚撜J識出發(fā),將性屬和“生物力量”相聯(lián)系(Eagleton 2003: 104),拓寬了女性主義研究覆蓋的領域。第六章圍繞女性主義的不同流派對于女性主義的主體以及主體性所進行的探究展開,展示了第三世界女性對于“歐洲中心論”為主導的理論體系的強烈抨擊,體現(xiàn)了女性主體及主體性在不同時代的復雜流變。

      第三部分跨越“語言”(Language)、“文學”(Literature)和“視覺文化”(The Visual)三個范疇,深入剖析了女性如何作用于不同的領域以及女性社會形象的多元化發(fā)展。第七章通過分析不同時期的男性、女性語言現(xiàn)象來揭示性別和語言之間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啟發(fā)讀者摒棄關于性別的刻板印象。第八章探討了“婦女文學”“女性寫作”以及“女性主義文學”三個概念的差異(Eagleton 2003: 153),并回顧女性文學的發(fā)展史,分析女性文學領域中作者和讀者的關系,并述及文學體裁和形式的發(fā)展對女性主體性的影響。第九章借助符號學及精神分析等理論,分析以電影和繪畫為載體的女性身體刻畫及形象展現(xiàn),通過對于“觀眾”“看與被看”和“圖像的力量”的探索揭示了在視覺文化領域內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第四部分包括“女性主義哲學”(Feminist Philosophies)、“網(wǎng)絡文化”(Cyberculture)和“女性主義的未來”(Feminist Futures)。這一部分基于不同角度綜述了女性主義發(fā)展的現(xiàn)狀,集中展望了女性主義發(fā)展的前景和未來。第十章主要介紹女性主義哲學理論的發(fā)展歷程,構想女性主義的新發(fā)展是否會邁向后人文主義階段。第十一章聚焦女性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聯(lián)系,探討如何將先進技術運用于社會性別身份,呼吁女性主義者目標明確地利用科學技術為女性主義研究服務。第十二章立足于對過去女性主義研究歷程的反思,著眼于從情感角度展望女性主義的未來。

      二、簡要評論

      簡而言之,本書內容翔實,語言精練,緊扣發(fā)展前沿,剖析核心問題,是瑪麗·伊格爾頓作為一名女性主義研究專家有關“女性”權力話語的成功構建,在女性主義研究中具有豐富的學術內涵,耐人尋味,經(jīng)久不衰。其中最后一章中對于女性主義發(fā)展前路的發(fā)問尤其發(fā)人深省??v觀女性主義在各個領域的發(fā)展歷程,在近一個半世紀的訴求和抗爭后,女性主義者無疑已經(jīng)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那么,在經(jīng)歷如此盤根錯節(jié)的演進之后,在女性地位已得到大大提升的今天,女性主義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如果有其必要性,何為女性主義者的新訴求?21世紀新時代的女性主義的發(fā)展前路又在何方?

      面對新時期女性主義發(fā)展所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和疑惑,思考并探索女性主義發(fā)展的新動向是每位聚焦女性主義的學者都無法規(guī)避的核心議題。該書最后一章便圍繞這一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薩拉·阿默德(Sarah Ahmed)以獨特的視角回溯了過去女性主義運動中出現(xiàn)的短板,以反思女性主義運動中極其重要的經(jīng)典議題——理論和實踐的關系——為開端,啟發(fā)性地從情感角度入手來討論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展望了未來的方向。

      在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英國《觀察者》雜志曾大肆報道,聲稱女性主義者已取得終極勝利,女性主義已經(jīng)終結。在諸如此類的媒體輿論的影響、甚至誤導下,新時代女性主義者難免會想當然地認為女性主義的訴求已經(jīng)過時,從而逐漸減弱對于現(xiàn)代女性生存發(fā)展問題的警覺意識。基于這種現(xiàn)狀,在贊成阿默德主要觀點的基礎上,筆者自己認為,新時代女性主義的發(fā)展首先離不開對女性主義運動的總結和反思。重中之重是要拋開所有針對女性主義發(fā)展現(xiàn)狀的想當然的成見,親身投入實踐中去全面了解女性主義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要求。再者,女性主義究其根源是關于“人”的研究。因此,基于“人”自身發(fā)展的要求,女性主義者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方式”(喬蕤琳 2013: 165),立足于挖掘過去被歷史掩蓋的女性光輝同樣也是客觀認識女性主義的重要部分。最后,女性主義研究還要直面女性主義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實,盡可能地減少種族、階級差異所帶來的影響,聯(lián)合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印度)女性共同投身于女性主義的新浪潮中去。

      在對女性主義發(fā)展的認識問題上,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消除對女性主義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誤解。在文章最后一小節(jié)中,阿默德就對女性主義的認識問題做出了深入淺出的論述。她將wonder解讀為“對驚人的不同尋常產(chǎn)生的疑惑”(Ahmed 2003: 249),之所以不同尋常是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想當然認為的現(xiàn)狀并不是事情的真相。只有當真正接觸了女性主義,了解了女性主義者的生活之后,才會領悟到自己原本想當然的觀念實際上是對我們思想的禁錮,會阻礙我們探究真相的步伐。作為家庭生活中的必要成員和最基本的社會元素,女性的問題就是社會層面上的問題,和男性也息息相關。正如個人問題即政治問題,女性主義發(fā)展與男女平等關系的秩序問題、社會整體性發(fā)展都息息相關(倪志娟 2005: 137)。因此,從這個層面出發(fā),女性主義研究具有明顯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不應該被武斷地畫上休止符。在探索女性主義發(fā)展的歷程和現(xiàn)狀時,我們應拋棄過去認識世界時下意識采取的想當然的方式,通過親自接觸并學習女性主義者的著作及圖像資料,在前人的基礎上主動探索女性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如阿默德所說,“就算是從事女性主義研究的老師同時也是一名仍在不斷鉆研的學生”(Ahmed 2003: 250),女性主義理論繁雜、深奧,只有自己親自學習和領會方能獲得真知,體驗其中的奧妙。

      在對女性主義理論及發(fā)展歷程的探索中,還存在一些歷史遺留下的空白等待我們去挖掘。而這些年代久遠的女性主義者的理論觀點又有哪些價值呢?阿默德別開生面地從情感角度分析了理論的價值。她認為,憤怒萌芽于對不公平、不正確的現(xiàn)實產(chǎn)生的不滿(Ahmed 2003: 246),就像19世紀下半葉的女性對于當時她們所面對的性別差異導致的不公平待遇那樣,她們不滿、激憤,這種壓抑已久的情緒被引爆,女性主義運動也就自然而然地拉開了帷幕。

      再者,情緒上的感動——包括這種激憤被點燃,是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和醞釀過程的,并非毫無基礎。一方面,感動的產(chǎn)生基于我們自身感官的體驗;另一方面,它也源于我們過去的直接或間接的認識和經(jīng)歷(Ahmed 2003: 239)。換言之,在每個人的感官接收同種刺激的基礎上,能否產(chǎn)生共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擁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體驗。金莉(2013: 42-43)曾在《尼娜·貝姆的女權主義批評探析》一文中指出,定義美國文學經(jīng)典作品的衡量標準也被“男性中心論”的偏見所滲透,并引用貝姆(Nina Baym)的評論進一步闡述,“美國文學經(jīng)典展示了對于正在成年的男性所面臨的危機的不同尋常的同情,卻對于處在同一階段的女性危機缺乏憐憫之心”。究其原因,20世紀美國文學界仍舊是男性作家占據(jù)主導地位,直接或間接經(jīng)歷著男性精神危機的男性作家仍然掌握著話語權。他們自身對于男性視角下的精神危機心有戚戚焉,卻對于女性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麻木不解,從而不可避免地會忽視、誤讀、甚至曲解女性以及女性所面臨的危機,甚至將女性邊緣化,進而為男性創(chuàng)作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由此可見,情感共鳴在女性主義新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假如對過去女性主義運動中女性的奮斗歷程茫然不知,無法對先輩們跌宕起伏的奮斗歷程感同身受,又談何了解女性主義者并推動新時代女性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呢?可見,全面普及女性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史,構建相似的文化背景以及共同的情感體驗并非毫無意義。與此同時,我們不應該只滿足于教科書上的女性主義運動歷史以及赫赫有名的女性領袖和文學家,而要同樣關注那些相對藉藉無名的女性主義者。正如第二章中克里斯塔·考門和路易斯·杰克森(Cowman & Jackson 2003: 39)所說,并非所有女性都有共同的過去。有關Luisa Passerini的故事改寫也闡明,對于同一個客觀事實,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可以有完全不一樣的解讀,但我們不能說他們不同版本的故事是錯誤的(Cowman & Jackson 2003: 45)。因此,這也是一種對于多元化闡釋的呼吁,只有盡可能地探究不同背景以及社會階層的女性主義者,通過研究她們的書信、日記等原始資料來獲取信息,才能盡量客觀地還原當時的歷史風貌,了解當時女性主義者投身于女性主義運動洪流的具體情形。

      對于女性主義運動的深刻反思還體現(xiàn)在全世界范圍內女性主義發(fā)展的極度不平衡這一現(xiàn)狀上,巨大的鴻溝橫亙在西方女性以及第三世界女性之間。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主義者紛紛抨擊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西方中心論傾向,認為其中存在對第三世界女性的邊緣化,因為西方各種流派的女性主義只是代表了西方發(fā)達國家白人中產(chǎn)階級女性反對性別歧視的愿望,并不普遍適用于第三世界婦女運動。例如,在性暴力肆虐的印度,女性、甚至女童的生命安全尚不能保證,又如何能像西方女性一樣為自己的參政權和就業(yè)機會據(jù)理力爭呢?何況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問題還與階級、 種族、 民族等因素密切相關,并不能單純地從性別角度加以分析。實質上,不管是進一步追求民主自由的西方女性還是仍在為生存權苦苦煎熬的第三世界女性,她們都無法否認,經(jīng)受一次次痛苦是女性主義者反抗的必經(jīng)之路。痛苦來源于受壓迫,來源于現(xiàn)實的難以改變,同樣也來源于別人對自己的痛苦無法理解。在阿默德眼中,“我們是無法完全感知別人的痛苦的”(Ahmed 2003: 245),現(xiàn)在的西方女性無法切身體會身在印度的平民女性的痛苦和煎熬。一個人的哭求難免蒼白無力,因而對于痛苦的最佳回應是所有人聯(lián)合起來,齊聲控訴當代女性所面對的一切不平等,集體抵抗這種受壓迫的社會現(xiàn)狀。同時,這種聯(lián)合也不應僅限于第三世界女性的聯(lián)合,西方女性以及世界性的女性組織也應伸出援手,幫助她們從自身的立場出發(fā),尋求符合地區(qū)特點的女性主義運動模式,以求盡早抗爭到基本的平等權利。

      女性主義究竟前路在何方,可能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如阿默德的標題Feminist Futures所暗指的,我們現(xiàn)在所面對的是無數(shù)種可能的未來。究竟女性主義向何處發(fā)展,決定權仍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新時代女性如今能做的只有盡其所能妥善地解決好女性主義運動現(xiàn)存的問題和矛盾,消除大眾對女性主義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誤解,鼓勵所有女性主義者積極投身于女性主義運動的行列中來。同時,我們還應該客觀地挖掘能給予我們啟迪的女性主義者身上的歷史光輝,構建自身對于女性主義運動的文化和身份認同,并和全世界所有受壓迫的女性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不公平的待遇,從表及里、從外至內,這樣才能一步步踏實地邁上女性主義的新道路,探索新時代的女性主義新發(fā)展。

      Ahmed,S.2003.Feminist futures [C] // M.Eagleton (ed.).AConciseCompaniontoFeministTheory.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236-254.

      Cowman,K.& L.A.Jackson.2003.Time [C] // M.Eagleton (ed.).AConciseCompaniontoFeministTheory.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32-53.

      Eagleton,M.(ed.).2003.AConciseCompaniontoFeministTheory[C].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金 莉.2013.尼娜·貝姆的女權主義批評探析 [J].外文研究 (1): 41-47.

      倪志娟.2005.女性主義研究的歷史回顧和當代發(fā)展 [J].江西社會科學 (6): 135-141.

      喬蕤琳.2013.重塑女性文化:女性主義發(fā)展的未來方向 [J].學術交流 (5): 164-167.

      (責任編輯 王照巖)

      通訊地址:510420 廣東省廣州市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

      I712

      A

      2095-5723(2017)02-0100-04

      2017-03-11

      猜你喜歡
      主義者女性主義理論
      忌肉主義者
      英語文摘(2022年3期)2022-04-19 13:01:22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張小斐:一個長期主義者的夢想
      時代郵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2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張小龍: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極簡主義者
      好人主義者做不了好人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1:04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義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九龙城区| 林甸县| 永宁县| 呈贡县| 井冈山市| 崇礼县| 嫩江县| 乌什县| 东方市| 稷山县| 郯城县| 长武县| 长寿区| 五常市| 柳州市| 车险| 临安市| 错那县| 三门县| 靖远县| 逊克县| 讷河市| 津市市| 波密县| 宁河县| 扶余县| 泸溪县| 永福县| 阳春市| 施秉县| 临夏市| 台中市| 垣曲县| 凤翔县| 普洱| 新河县| 磴口县| 石家庄市| 通辽市| 五台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