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書香
(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無錫 214000)
校訓文化在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研究
卜書香
(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無錫 214000)
校訓可以說是一所高校賴以生存的精神文化核心,對高校學風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好的校訓能夠激發(fā)其教師和學生的共鳴,在師生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校訓文化的建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高職院校要借助校訓的力量加強學校學風建設,充分凝練、挖掘校訓的載體作用。
校訓文化;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作用;研究
在我國高校中,高職院校可以說是占據(jù)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教育法中也肯定了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大力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思想背景下,高職教育可以說是進入了蓬勃時期,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不同于普通的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承擔著技能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雙重責任,外加上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欠佳,因此,需要加強學風建設,發(fā)揮校訓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充滿活力的校園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氛圍。
提到校訓這個詞,在詞典或者其他地方并沒有給出統(tǒng)一明確的定義,也可以說這是約定俗成的說法,《漢語詞典》中,對校訓的規(guī)定是學校為了便于進行道德教育,選擇能夠體現(xiàn)本校宗旨的醒目的詞語作為師生共同為之奮斗的目標。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定義更為簡單,就是由學校規(guī)定的對學生有指導意義的詞語[1]。實際上,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的突飛猛進,校訓的內涵不斷得到豐富,可以說逐漸成為學校的靈魂,規(guī)范著學校的校風建設。校訓的基本功能是導向、激勵、規(guī)范、審美,首先,校訓能夠彰顯辦學理念,對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指明正確方向,其次,校訓能夠激勵師生共同努力,踐行實施,再次,校訓對師生的行為有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督促師生努力工作和學習,最后,好的校訓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是優(yōu)美。
從學生的層面上來看,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們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習慣懶散、厭學,上課遲到等不良現(xiàn)象比較普遍,學生使用電腦玩網(wǎng)絡游戲的問題也比較嚴重。在對高職院校學風現(xiàn)狀的調查過程中,筆者通過走訪當?shù)厝母呗氃盒?,對高職院校二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高職學生首先在學習的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是高職生與高中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且覺得高職院校不過是學習一門手藝的一種院校模式,因此對于高職院校中的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認知度比較低。其次,高職生普遍的學習基礎比較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培養(yǎng),因此一旦出現(xiàn)課程與其學習基礎不匹配的時候,就會導致學生們自暴自棄,甚至產(chǎn)生厭學心理。第三,學生們入學前就養(yǎng)成了比較懶散的學習習慣,加之目前高職院校在學生規(guī)范方面建設比較缺失,就導致了學生入校后依舊存在懶散情況。基于以上三點原因,高職院校的學風始終得不到較好的建設。
從教師的層面上,目前高職教師的素質水平良莠不齊,尤其是在新課標的改革下仍有一些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缺乏與時共進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甚至有一些教師存在一些消極懈怠的心理,上課敷衍,缺乏良好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外,加上目前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考評壓力較大,大部分高職教師都將自己的精力放到了科研上,對課堂教學的精力投入較低,使得高職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2]。除以上兩點外,筆者在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目前的高職教師隊伍年齡普遍比較小,而在早先應試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下,教師在受教育階段就沒有接受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理念,這也就使得教師在參加工作后對于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考量不足,導致學風建設思想難以在高職基層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從院校的角度上來看,目前高職院校對教師、學生的考核標準都比較單一,對教師主要以科研成果作為考核標準,而對學生則主要是以每學期一次的期末考試最為評選標準,因缺乏對良好的考風及評價體系建設,使得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較低,不良學風逐漸形成。
以筆者所調查的三所高職院校為例,這三所高職院校普遍認為學風建設對于高職院校的發(fā)展而言,起到的不過是輔助的作用,在如今高職院校不斷發(fā)展,院校競爭壓力持續(xù)增大的如今,高職院校要想取得較好的發(fā)展,最為重要的是提高高職生的技術能力,而對高職生而言,只要培養(yǎng)出幾個頂尖的技術人才就足以使得高職院校競爭力取得較好的提升。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使得目前高職院校對于院校內部學風建設的認識度很低,且落實上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的發(fā)展需要從良好的高職院校教育理念上入手,而通過在高職院校內開展校訓文化,能夠讓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得到較好的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高職院校的學生建設。要在校園中形成校訓文化推動教育理念發(fā)展帶動學生建設的良好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建設能夠更加的扎實。除此之外,將教育理念在校訓文化下升華后,能夠從教師層建立起良好的教學風氣,為學風建設打下堅實的教育教學基礎。
良好的校訓文化建設,能夠將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凝聚力大大提升,使得校園內形成良好的學習凝聚力。在校訓文化的建設下,使得校園內的文化氣息更加濃郁,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長期在良好校訓文化氛圍下,必然能夠使得學生們在潛移默化間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氣,對推動高職院校良好學風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3]。在校訓文化推行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參與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們的溝通和交流更加密切,使得教師能夠動態(tài)的掌握到學生們的思想變化狀態(tài)對推動師生關系建設,讓教師能夠動態(tài)的“監(jiān)控”學生學風建設情況,并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們學風養(yǎng)成的情況。
校訓文化的建設往往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辦學地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說每一個高職院校的校訓文化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而通過以校訓文化作為學生建設的基礎,能夠使得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形成自己的特色,對高職院校的競爭力提升以及高職院校辦學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以特色校訓文化建設特色學風,能夠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好的投入到高職主修技術的學習之中去,為學生們具備良好的技術能力打下學風基礎。
藍翔職業(yè)技術學院在山東省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可以說是領軍人物,其校訓文化建設就基于其辦學的特點,將培養(yǎng)人才和帶動發(fā)展結合到了一起,藍翔校訓為:輸出一個青年,富裕一個家庭,帶活一方經(jīng)濟。從其校訓文化上,我們可以直觀的了解到,藍翔的職業(yè)教育對技能教育和專業(yè)技術教育十分重要,并讓在校學生從內心中樹立起一種強有力的自信心,以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昂首前進。
在高職院校中,校訓作用的發(fā)揮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高職院校要意識到校訓的重要功能,將校訓的價值準確定位。如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心理狀態(tài)也不穩(wěn)定,這就恰恰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思想進行規(guī)范和引導,因此,高職院校在制定校訓的時候要考慮到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辦學特色,動員師生的力量,在制定好校訓后也要將其印在學生能夠隨處可見的地方,作為校園文化和學風建設的一部分。
[1]郭桂英,姚林.關于我國高校辦學定位的研究[J].江蘇高教,2002(1):77-78.
[2]王冀生.超越象牙塔:大學的社會責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2-93.
[3]鐘曉雪.從校訓看大學教育的理念與精神追求[J].江蘇高教,2003(6):81-82.
[4]楊元業(yè).大學校訓的審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7):134-135.
G02;K26
A
2096-4110(2017)04(b)-0094-02
卜書香(1985-),女,漢族,江蘇宿遷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