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
衰老是一種學習,人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
76歲的渡邊淳一,在其所著的《孤舟》一書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退休了,過起了“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日子。原本以為“第二人生”應該是玫瑰色,孰料,一系列麻煩就此開始。幾十年上班生活形成的快節(jié)奏,頓時停下,讓他極不適應。妻子面對天天在家的丈夫,生活習慣亦遭破壞,患上了“老公在家精神緊張綜合征”。夫妻二人都覺得對方陌生得可怕,無法忍受。女兒居中調停,只落得兩頭受氣。一場大爆發(fā)之后,女兒搬了出去,妻子也隨之離家。一夜之間,美好生活變成了孤家寡人的凄涼晚景。這使他明白了“衰老是一種學習,人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彼麤Q定再次出發(fā),找回自己。這個故事啟發(fā)老年人要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適應晚年生活,這樣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幸福晚年。
記得剛退休時,我有種找不到北的茫然,覺得一天的時間太過漫長,從早到晚無處可去,內心極度失落,又不想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我的一些朋友和我一樣,退休后不愿接受變化,留戀過去,活在回憶里,結果導致心情郁悶,家庭矛盾層出,身體也每況愈下。其實,這種萎靡不是因為生活的單調,而是因為自信的喪失。
衰老是一種學習,人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我們要勇于接受變化,感受變化帶來的精彩,并不斷創(chuàng)造精彩,享受精彩;要學習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培養(yǎng)新的興趣與愛好,做到退而不休,老有所為;要學習與家人、親朋和諧相處的方法,學會寬容和包容;要學習健康知識和鍛煉方法,應對身體的日漸衰老……
也許有人會說,這把年紀才學習,是不是晚了?錯!別以為年齡增大,腦子就跟著衰退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德格斯·坡厄爾,測試過1600個25歲到92歲的人的推理能力、記憶力、視力以及對空間的判斷力。他發(fā)現(xiàn)80多歲的人表現(xiàn)得和年輕人同樣良好,一部分80多歲和90多歲人的智力,接近于任何年齡的最高水準。真可謂:皺紋開始,老去的是年華;如果好奇心和求知欲失去,老去的便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