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依敏
沿著方家胡同一路走進去,石灰色的墻上紅色的五個字:如故照相館,這個關(guān)于復古又不止于復古的故事就從這間照相館開始。
由于數(shù)字技術(shù)的發(fā)展,圖片影像泛濫。我們似乎要把這一生的每一個瞬間都記錄下來,用以防止它們的流逝。只不過,時間的流逝不會以我們照片的數(shù)量為轉(zhuǎn)移,卻好像照片越多,我們只是將它們遺忘得越快了。照片的屬性越來越靠近信息,而越來越遠離“物”。于是,拍照失去了原有的儀式感,而照片也失去了可以跟人貼近的實體。而在這里,一次卻只能拍一張照片,但是這一張照片卻可以保存一百年的時間。
如故是一個兩層的獨立建筑,容納了照相館、暗房、展廳和咖啡館這幾個大類。一層是咖啡館和展廳,是他們和客人溝通的橋梁,我去探訪的那天是個暮色尚未四合的傍晚,大家喝茶交談又或者一個人默默地工作,在這里你能放下在外的戒備之心,雖然時事變化,但是在這里一切如故。而位于二層照相館是如故的核心產(chǎn)品,一家專注于大畫幅底片拍攝及純手工銀鹽相片制作的攝影機構(gòu)。
銀鹽相片其實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黑白照片,不算前期底片的工藝流程,僅僅是放大機上開始到完成,也需要數(shù)十小時。每張照片都需要相紙測試,打樣,數(shù)種藥水的浸泡,漫長的水洗,增加照片的保存年限而做的特殊處理工藝。因為純手工操作,永遠不會有兩種一樣的照片,兩個熟練的暗房師一天也只能沖洗1到2張。在這個數(shù)字照片唾手可得的時代里,如故卻選擇了這種最傳統(tǒng)、最精工細做的攝影方式,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如打造一件傳世家具一樣潛心制作可以保存百年以上的黑白藝術(shù)照片”。
在這里復古的并不只是我們的衣著或者拍照的設備,而是那份對于攝影所存的莊重之情。我穿好衣服,你打好領(lǐng)帶,在這間小小的攝影室里,端坐在鏡頭前面接受來自最真實的自己的拷問。在這里,時光不是停滯不前的凝固起來,而是帶有一絲歷史的塵埃,卻隨著時間的洪流緩緩而逝。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如故照相館創(chuàng)始人 馬楠
Q:最開始是怎么想到要開這樣的一家主打銀鹽攝影的照相館?又是什么原因讓您開始接觸的銀鹽攝影?
A:我女兒2014年出生前夕,我在云南看了楊麗萍的云南印象舞劇,但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會跳這種舞了,我怕等我女兒長大后也看不到了。我就覺得很失落,我怕傳統(tǒng)的藝術(shù)的東西很多隨著時間都要消失了。而且我自己也是電影學院最后一屆接受傳統(tǒng)膠片攝影訓練的學生,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把這種膠片藝術(shù)傳承下去,要做一些更長久的,更有意義的事情,我也希望每一個來如故拍照的人能留下一張可以存放一百年的照片。
Q:為什么會把照相館和咖啡館這兩者相結(jié)合?
A:一般一個人走進來,面對如此的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他會覺得很沒安全感,所以你必須給他一個安全感??Х瑞^就是我們給客人的一個緩沖的空間,首先你要讓自己放松下來,才能更好的了解我們的照片。一樓的展廳里主要展示的是我們拍攝和制作的作品。因為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喜歡如故大畫幅照相館和傳統(tǒng)暗房。而咖啡館則是我們與客人溝通的橋梁。
Q:拍攝一樣銀鹽攝影的照片大概需要多少步驟?
A:如故照相館專注于大畫幅底片及純手工制作,銀鹽沖洗,無ps。如故的底片是8*10英寸(190mm*250mm) 數(shù)碼單反機的全畫幅是頂級數(shù)碼設備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是135相機的最高配置,它的面積大約是24mm*36mm 而我們使用的大約是全畫幅面積的54倍,可以理解為一個火柴盒和一張A4紙的大小區(qū)別。底片的面積越大,記錄的細節(jié)層次就越多。
Q:您覺得如故現(xiàn)在使用的拍攝方式算是一種復古的拍攝方式嗎?
A:很多人都說我們是在做一家復古照相館,但對于復古這個詞的理解又只停留在形式上,這個還是需要澄清一下的。如故照相館在形式上并沒有追求復古,我們從不要求客人要穿復古或是假扮的服裝,沒有刻意要營造一個穿越時空的場景。如故真正在做的是把攝影術(shù)最巔峰的技藝保留下來,用這個東西來為現(xiàn)代人做肖像服務。我們用8x10的大畫幅底片拍攝,是因為在層次、細節(jié)等硬指標方面,底片相對于數(shù)碼感光元件有著無法超越的性能,而越大的底片能記錄的細節(jié)和層次也相應得成倍增加,選擇大底片,其實是一種媒介優(yōu)化;選擇黑白底片,是因為黑白照片的質(zhì)感呈現(xiàn)是最好的,有非常多能手工控制的細節(jié),就像畫畫一樣。而且國際公認只有黑白照片能制作收藏級的藝術(shù)品,因為不會褪色;選擇手工放大,是因為手工放大是所有環(huán)節(jié)中技術(shù)含量最高的一環(huán)。如果選擇用底片拍攝卻只采用數(shù)字打印的方式出片,那底片所記錄的信息有很多就被犧牲掉了。
Q: “用故事?lián)Q折扣”是如故正在進行的一個活動,到現(xiàn)在為止你們都接收過什么樣的感人的故事?
A: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德國夫婦,在15歲青春年少時相識,經(jīng)歷了分分合合,25年以后重逢在一家德國的中餐館,并且2016年正式結(jié)為夫妻,移居到了北京?,F(xiàn)在住在二環(huán)邊上的小院子里,在這個曾經(jīng)很遙遠的國家過著最地道的北京胡同生活。這也是我們接到的第一個以故事?lián)Q折扣的活動的客人。他們連一張結(jié)婚照都沒來得及拍,一直在北京尋找一家最特別的照相館。從德國的黑森林到北京的鐘鼓樓,以及他們和如故的相遇,命中注定。
Q:您自己是不是也收藏了很多這種老相機和老照片,您覺得在這些老的東西里傳遞出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或者感情?
A:我們給客人拍攝的大畫幅相機的鏡頭就是有100年歷史的老古董,雖然經(jīng)過了100年的洗禮,但是比現(xiàn)代的最高級的膠片相機拍攝質(zhì)量還要好很多??梢钥闯鲆郧暗哪甏?,手藝人的用心。我們希望在如故拍攝的照片可以變成客人收藏的老照片,保證可以留一輩子,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留100年都沒有問題。
Q:怎么想到要起如故這個名字,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
A:一切如故的意思就是很平淡很平常,和我們的理念良取善用相呼應,尊重一個簡單的東西,擁有和消耗更少的物質(zhì)?;貧w本真。
Q:您自己認可的生活理念或者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
A:我自己認可的生活理念也是如故的核心理念:良取善用,尊重一個簡單的東西,擁有和消耗更少的物質(zhì)。
您覺得這種銀鹽攝影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一張銀鹽攝影的成品可以保留百年以上,最大的魅力是每一張都獨一無二而且都有一種儀式感,也有人味。一張手工放印在相紙上的照片,就像一只柴燒的杯子一樣,都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試驗和淘汰,真的能感受到一種上天恩賜的力量和“物”的尊嚴。我們每次拍攝服務,就出一張成片,一張照片的工期是三到四周,聽上去性價比很低,出片率太夸張,但如果這是一張將陪你一輩子的照片,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這個影像碎片泛濫,并且都被迅速遺忘的年代,我們希望做一些能留下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