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楊素是隋朝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和統(tǒng)帥。公元575年,北周武帝率軍攻打北齊,楊素任先鋒,在河陰和齊人交戰(zhàn)。戰(zhàn)勝返回時,路遇兩名齊人士兵,因為受了重傷,被撤退的大部隊落下。聽到齊兵的呼救,楊素命人把他們救起,并帶回了北周。
回去后,楊素吩咐手下給兩名齊兵準(zhǔn)備了房間、衣物以及各種生活物品,還安排了大夫?qū)iT負(fù)責(zé)他們的治療。一段時間后,兩名齊兵的傷勢漸漸恢復(fù)。一天,楊素的手下怒氣沖沖地對楊素說:“將軍,剛剛路過齊兵的房間時,我聽見他們在抱怨,說很不喜歡住在這里,還說我們這里的一切都不如齊國?!薄笆菃??我去看看。”楊素倒顯得很平靜。
看到楊素去了兩名齊兵的房間,其他手下也都議論紛紛。“將軍不僅救了他們一命,還收留了他們,吃的、穿的、住的甚至比我們都好,他們不僅不感恩,還這么多抱怨。真是太不知好歹了?!庇腥藨崙嵉卣f。其他人也跟著附和:“對!我要是將軍也會生氣,也會恨不得立刻把他們趕走!”
楊素從齊兵房間走出來后,手下問:“將軍,現(xiàn)在趕他們走嗎?”“為什么要趕他們走?”楊素疑惑地反問,“我只是去問問他們還需要什么,怎樣能讓他們住得更舒心一點。原來他們齊人一貫喜素食,而我們喜葷,這讓他們很不習(xí)慣。所以以后給他們的飯菜以素食為主?!睏钏氐囊环捵屗腥硕寄康煽诖?,難道他沒有覺得齊兵不知好歹嗎?寄人籬下還這么挑三揀四。楊素笑著說:“他們現(xiàn)在是寄人籬下,但依然有選擇的權(quán)利呀,依然可以有讓自己過得更舒心的要求。我們不能因為收留了他們,就不尊重他們的喜好和習(xí)慣,我們應(yīng)該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一席話,讓所有人都敬佩得連連點頭,說楊素才是真正的善良和慈悲。
(摘自《演講與口才》)
【素材解讀】
有句俗話說,要飯的不要嫌飯餿。但其實,當(dāng)我們答應(yīng)乞丐的乞討時,就應(yīng)該同時給予他們選擇的權(quán)利,這也許才是最大的善良和尊重。
【適用話題】
選擇的權(quán)利;尊嚴(yán)面前,人人平等;真正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