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凝思
不喜歡聽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有種步伐跟不上,急急地踉踉蹌蹌趕著路,氣兒只喘了一小半胸悶的感覺;不喜歡高昂的音樂,有種拎著鴨脖子使勁往上拉長,喉嚨被卡住窒息的味道。喜歡聽緩緩的音樂,喜歡塤,也在情理之中了。
塤,被稱作“人類樂器的始祖”,《爾雅》注:燒土為之,大者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屬于我國古代八音的土類。聽著塤,有種循著蒼茫的歷史足跡,去探尋古人一出出愛情故事的感覺。
喜歡在大雨滂沱最好是沒心沒肺下個沒完的夜晚,開一盞小燈,斜躺在沙發(fā)上,聽塤。依稀中看見:大風起兮,黃葉漫天翻飛,殘陽如血,一俊雅少年,兩手握塤,聲聲呼喚著遠方的情人。幽幽塤樂,聲聲斷腸,傳不盡寸寸相思。百聽不厭的是展現(xiàn)項羽在四面楚歌中,泣別愛姬的一首《夢歌》。起初,一陣悲涼渾厚的凄婉的聲音在低低嗚咽,似陰陰的風吹著深深的山洞,是一路塵土飛揚中,霸王緩遲沉重的腳步聲嗎?幾縷清澈的古箏斜斜飄揚,是虞姬如水的雙眸在霸王心中淺淺劃過的聲音嗎?哀哀塤中,似見馬蹄陣陣,踏不碎一路悲歌,至人生盡頭的江岸。水茫茫,霧氣氤氳。如影相隨霸王多年的虞姬,如一朵矗立在水中央的亭亭荷花,漸漸松開霸王緊拽的雙手,在風雨飄搖中,緩緩地,一點一點地,沉沒,沉沒。塤樂,傳遞著霸王難以抑郁的嗚咽!
1984年,當演奏大師杜文次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演奏塤曲《夢歌》時,外國人驚嘆不已:“塤幾乎和中華民族一樣古老,它那特有的聲音,很是迷人。這種奇特的樂器是其他樂器無法替代的。是能夠發(fā)出奇妙聲音的音樂瓶?!?/p>
(選自《揚子晚報》)
【賞析】
音樂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充分調動人們的想象,給人以美感的愉悅和享受。聲音沒有可視性,是看不見的。作者“聽塤”,寫感受,寫聽覺,寫塤樂,借助了形象描寫和抒情筆法,化無形為有形,扣人心弦。構思嚴謹,文筆優(yōu)美,是這篇短文的主要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