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滿攔江
奧數(shù)風(fēng)行時,曾出現(xiàn)過許多奇葩題。比如:有只可愛的小熊,走路時不小心,失足掉進一個大坑。已知,可愛熊寶寶墜落的速度,是每秒10米。請問這只熊,是什么顏色的?
題目把孩子難到哭,父母幫忙尋找答案。學(xué)霸說:地球上,物體下墜速度是每秒9.8米。只有在南北極,速度才會快一些。南極沒有熊,只有北極才有,因此掉進坑里的,應(yīng)該是北極熊,白色的。
答案靠譜,孩子趕緊寫上,交給老師。老師微笑著,打了一個巨大的叉。老師說:北極熊的下降速度,達不到每秒10米。只有跟北極最近的西伯利亞小熊,毛發(fā)稀疏,當它掉進坑,下墜速度才有可能達到每秒10米。西伯利亞小熊,灰顏色。所以標準答案是灰色。
這道題,同學(xué)幾乎都錯了,除了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學(xué)渣。原來,學(xué)渣只知道世有黑熊,所以拿筆就要填黑色。但他不會寫“黑”字,就干脆填了個灰字,反正灰黑差不多。
這道題幾乎是人生的縮影,特點是條件不充足下的人生決策。你的人生,不是在給出全部資源與條件下,才出發(fā)的。都是在條件與資源完全不具備的情況下,閉眼前行的。
高考時,填哪所學(xué)校,完全是依據(jù)分數(shù),至于這所學(xué)校于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大價值,鬼才知道。戀愛時,找哪個妹子,完全是看哪個妹子距自己較近,可能你人生最佳妹子在地球的另一面,一輩子都見不到,哪有挑選余地?
當條件資源不充足時,你只需要一種能力:現(xiàn)實的適應(yīng)力。
有位教授,第一課總會問學(xué)生:你們來大學(xué)想學(xué)到什么?同學(xué)們紛紛回答:學(xué)知識,學(xué)理論,學(xué)體系……等學(xué)生們回答完,教授就會詭異地一笑:你們答的都對,所以當你們步入社會時,就會通通死掉!因為你們追求的,是一個確定性、封閉性的答案。而現(xiàn)實,卻是條件不充足下的不確定性,開放性。
你們到高校里,是想找到一張人生地圖。但你的人生,沒有地圖,只有不同情況的臨機選擇。所以你們需要的,是指南針!只知道一個美好幸福的方向,但沒有路徑。誠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生本沒有路。你走出來,就是你的路。有些人,生活在固有的認知與環(huán)境之中。給他們張地圖,知道該怎么走??扇绻唤o他枚指南針,他就懵圈了。
我小時,超愛吃冰棍,也超喜歡隔壁的鼻涕妹。有天父親問我:你長大后想做什么?我響亮地回答:吃冰棍,娶鼻涕妹。父親循循善誘:孩子,男人要闖天下,見世面。從此我立下志愿:長大后闖天下,見世面,吃冰棍,再娶隔壁鼻涕妹。在我這里,吃冰棍與娶隔壁鼻涕妹,就是已經(jīng)固化的認知。當這些固化的觀念瓦解冰消,升級換代,就意味著成長。
還有位教授,特愛搞怪。他出考題,有80分,答案完全不確定。比如:你是個警察,正在值夜班,可是報警電話讓一個精神病人打爆,非說他的窗外有一群外星人要鉆進來揍他。你要如何勸解,才能讓他不再打電話?
教授說:人長腦子,就是用來解決非常態(tài)事件的。如果你大腦僵化度過高,遇到這類問題傻眼,在其它事件上,也肯定磕磕拌拌,苦不堪言。普通人求知識,只是擴大認知確定面。真正的高手,只求一枚指南針,找準方向。而后是培養(yǎng)自己處理不充足條件下的決策能力。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始終是條件不足,資源不夠。所以很多人,羨慕豬,羨慕寬裕人家養(yǎng)的貓和狗,因為豬貓狗,生活在一種確定性中??墒秦i是以挨刀為代價,才換得暫時安逸。而寬裕人家的貓或狗,無力主宰自己的貓生狗生。
想主宰自我,就必須向不確定領(lǐng)域進軍。首先要知道,已知并非全知。其次要知道,你知道的越多,固化的認知就越大,靈動的活性空間就越小。當你自信滿滿,感覺掌控一切之時,恰是最危險之時。
因為現(xiàn)實是開放的,一定有更大范圍的不充足與不確定,為你所疏略。必須把我們的思考重點,轉(zhuǎn)移到不充足不確定方面上來,養(yǎng)成一種不把話說死,不把事做絕,可進可退,自如轉(zhuǎn)換的能力。這種能力距離智慧最近,它源于我們心中的自尊意識,源于我們對世相的深刻洞察,源于我們,對已身智力資源的愛惜與充足有效的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