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萍
“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jìn)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濒斞赶壬倪@段話,也適用于火烈鳥出現(xiàn)在石河子北湖公園引發(fā)的震動。
2015年10月30日晚上,李世忠從手機微信里看到郭老的一條留言“聽說北湖來了七只火烈鳥”之后,開始坐臥不寧魂不守舍了。
火烈鳥出現(xiàn)在非洲、印度和中南美洲,那是司空見慣的??伤霈F(xiàn)在新疆石河子北湖公園,這種稀奇程度可遠(yuǎn)超魯迅先生時代浙江的北京白菜、北京的福建蘆薈了!李世忠思量片刻,上網(wǎng)分別查閱了哈巴河與石河子最近三天的氣象預(yù)報。一會說去石河子吧,一會又說算了,才從阿勒泰拍鳥回來,事情太多抽不開身。倒也是,從哈巴河到石河子往返上千公里,豈是抬腿就走的。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世忠對睡意尚濃的我說:“起床吧,咱們?nèi)ヌ耸幼?。”我嚇了一跳,窗外還在下雨,沒有“前世之盟今世之約”,哪只鳥會頂風(fēng)冒雨傻傻地等你來拍?但在貪玩的心性促使下我還是起來了。既然決定要走了,大家都迅速準(zhǔn)備起來,八點整我們已經(jīng)啟程。此刻,“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fēng)光北湖獨好?!?/p>
冒雨趕赴北湖
一路上陰雨綿綿,在加油站給愛車加滿油,一刻都不敢耽擱地趕路。早餐就在車?yán)锍粤耍嘀x媽媽昨天買的芝麻馕。李世忠給陳軍德打電話,邀他一同前往,不巧的是陳軍德要在單位值班。沒有狂風(fēng)沒有驟雨,一路上到處都濕漉漉的,即便是秋后的干枝枯草,也在秋雨的潤澤中多了一份詩情畫意。雨天路滑,車速不敢太快,等我們趕到北湖公園路口時,已經(jīng)是中午一點半左右。太陽當(dāng)空照,我們在車?yán)锷塘亢?,先拍火烈鳥再吃中午飯!
憑著去年拍白鵜鶘的記憶,李世忠七拐八拐地進(jìn)入北湖公園的一個觀鳥口。遠(yuǎn)處湖面上休憩著不少水鳥,他用望遠(yuǎn)鏡開始在湖面上找尋火烈鳥的蹤跡。我們望穿秋水,然而火烈鳥并沒有在湖面上等候我們。李世忠撥打郭老的電話咨詢,原來,郭老已經(jīng)拍到晨曦里的火烈鳥了,只是后來有人在拍攝的過程中無意驚擾到了這些域外來客,它們張開翅膀飛向遠(yuǎn)方,不見了蹤影,所有拍鳥、觀鳥的老師、同學(xué)都紛紛離開去找它們的去向。郭老問清李世忠的具體位置,一會就和劉剛老師、李香仁老師找來了。
與9月份在塔城一起拍小鴇時相比,郭老依舊是神采奕奕氣場強大,談到早上拍火烈鳥的情景時,更是像年輕人一樣興致勃勃。原來,去年北湖公園就曾來過一只火烈鳥,今年又來了七只。大家都在猜測它們是不是迷途的鳥。我倒挺佩服這些或許是迷失方向的火烈鳥,我覺得它們更像是群體中的異類,世界那么大,它們也想到處看看,不說是探險或發(fā)現(xiàn)新大陸,就只是看看,哪怕看到的僅僅只是這個世界的表象。
尋找火烈鳥芳蹤
不一會兒,又有幾輛車來到北湖,大家都在尋找火烈鳥。郭老說,早上他在蘑菇湖拍到了六只火烈鳥,它們一邊覓食一邊還時不時地相互示愛。早晨的光線好,拍到的效果也不錯,就是鳥友太多,二十幾個人擠在一起,有性子急的人就超越了火烈鳥的戒備距離。這火烈鳥也有意思,一只看似年長一點、經(jīng)驗豐富一點的鳥先飛走了,見其他幾只沒跟上,又飛轉(zhuǎn)回來“連勸帶說”地把它們叫起,一路朝北湖方向飛去,差不多跟我們到北湖公園的時間是同步的。我感覺非常遺憾,如果早到一個小時,或許還能一睹芳容。同時我又特別欽佩郭老,他拍鳥的同時,是用心在感知著鳥的心理活動,這人心與鳥心貼近了,彼此就讀懂了對方。
與郭老同車的李香仁老師沿著湖岸向遠(yuǎn)處尋找,和我們一樣,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大家一商議,決定換個地方再找找。郭老喊上李世忠,我們一起尾隨郭老與李老師的車來到蘑菇湖的一段堤壩上。放眼望去,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清氣爽。幾位老師用望遠(yuǎn)鏡在湖面搜索,沒有發(fā)現(xiàn)火烈鳥。
靜候“大駕光臨”
在這里發(fā)生了一段小插曲。郭老領(lǐng)著李世忠來到蘑菇湖,又指點了早上拍鳥的大致方位,說:“我們回去?!崩钍乐艺`以為郭老要返回烏市,就在離開大壩的岔路口處沒有跟郭老的車走,而是向右打方向來到湖的淺灘上停好車,拿上望遠(yuǎn)鏡,準(zhǔn)備去水邊再看看,手機也沒帶。我們來到水邊,踩在散發(fā)著臭味的鳥糞上,用望遠(yuǎn)鏡在湖面上繼續(xù)搜尋火烈鳥,無果。
我們回到車?yán)?,靜靜等候火烈鳥“大駕光臨”。李世忠的手機響了,是郭老打來的,再一看,有六個他的未接來電!郭老問我們在哪里,原來,他說的“回去”,是回到他們早上拍火烈鳥的地方。等他們到了地方卻發(fā)現(xiàn)李世忠沒有跟上,打電話也沒人接聽,他們又原路找回來了。
大家碰頭后,沒耽擱時間,一路開到郭老早上拍火烈鳥的蘑菇湖湖邊。這里已經(jīng)守候了一部分鳥友,有新疆觀鳥協(xié)會的夏詠老師、曾一起去塔城拍小鴇的王老師、福海小魚等,李世忠下車分別同這些老師握手問好。
湖面上仍然沒有火烈鳥,據(jù)老師們分析推斷,火烈鳥在下午應(yīng)該還會回到這里覓食。所有拍鳥、觀鳥的老師都在邊交流邊等待。我被這里獨有的湖光天色所吸引,水和天渾然一體,如果不是那道堤壩,真的難以區(qū)分。湖面開闊遼遠(yuǎn),除了人以外,看不到其他對火烈鳥帶有攻擊性的危險存在?;蛟S,這也是火烈鳥選擇此處作為覓食地的原因之一吧。
我與夏詠老師攀談起來。不知為什么,我覺得拍鳥很好,觀鳥也不錯,在這些移動的風(fēng)景面前,靜下心來仔細(xì)觀看,何嘗不是一種修行、一種境界?比如禪、茶,講的是工夫,品的是自然。禪,修于天地間;茶,品于草木間。而觀鳥則如禪似茶,走過眼睛,扎根心里,歸于自然。
在我沒有跟李世忠拍鳥、觀鳥之前,我所認(rèn)識的鳥類很簡單:老鷹、麻雀、鴿子、燕子、烏鴉、喜鵲、野鴨子,如果偶然在樹林中遇到貓頭鷹,還會覺得自己怎么那么倒霉,碰到這種晦氣的鳥。跟著他一起拍鳥,認(rèn)識了更多的鳥種,光是雀類,就有很多種。羽毛的色彩、長短不同,起的名字也各有千秋,我自是樂在其中。說到麻雀,在我還是少女的時候,冬天,父親在自家麥子倉庫里用竹掃帚打死打昏的麻雀,都是我親手“處理”掉的,當(dāng)時絲毫沒有不適的感覺??珊髞砀钍乐矣^鳥、拍鳥之后,馬路上飛馳的汽車撞死一只麻雀,我的心都要跟著揪起來。我開始憐惜這些小生命,即便是羽毛并不漂亮的麻雀。
驚艷火烈鳥
在大家熱火朝天地交流著拍鳥、觀鳥的心得與體會時,有人說在西北方向水域里來了兩只火烈鳥。大家都迅速上車,趕往那里。這一地域不知什么緣故,大坑套著小坑,深坑挨著淺坑。車子跌跌撞撞來到跟前,已經(jīng)有老師支起三腳架在拍攝了。一條排水溝里有兩只60厘米~80厘米高矮的大鳥在找東西吃。那個巨大的喙感覺很有力量,嗑開蛤蜊應(yīng)該不費吹灰之力吧。它倆對陸續(xù)趕來的人群絲毫不在意,我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看待周圍抱著“長槍短炮”圍觀它們的人群,會不會像我們看天空中飛過的大雁一樣,是一道無關(guān)痛癢的風(fēng)景呢?
火烈鳥進(jìn)食的時候像是在跳舞。碩大的嘴巴放進(jìn)水里,頻率極高地閉合張開,像圓規(guī)的針尖釘住圓心,畫圓圈似的,兩條大長腿不停地踩水,身子跟著同步旋轉(zhuǎn),太奇特的吃飯方式了!最熱鬧的是,這兩只火烈鳥在覓食的過程中,還要見縫插針地相互示愛。碰碰彼此的頭和大嘴,脖子、身子擠挨在一起相互摩擦著對方的羽毛,頗有耳鬢廝磨、你儂我儂之感。溫馨的場面令所有人為之感動,人們靜靜地看著、拍著,即便是移動機位也是輕手輕腳速戰(zhàn)速決。
拍著、移著,李世忠離我越來越遠(yuǎn)。我站在原地屏氣凝神地觀看那兩只火烈鳥沿著水溝向他的方向邊吃邊走。忽然,他收拾裝備往回走。怎么不拍了呢?我愕然。他壓低聲音對郭老講,夏詠老師打電話過來,剛才來的地方去了四只火烈鳥,他要回那里拍。
急匆匆上車折返,果然,四只火烈鳥安然地在淺灘邊的湖水中畫著圈圈找吃的。我不得不感嘆造物主的神奇與周到,在創(chuàng)造人類的同時,又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那么多的伙伴,讓大家彼此為伴,相互欣賞。
太陽一點一點向西墜去,人們的腳步最終都移到火烈鳥覓食水域東面的一小塊平灘上。沒什么風(fēng),橙紅色的夕陽幾乎完整地映在湖面上,火烈鳥腳踏夕陽在天地間悠然自得地享受一天中最后一餐美食。這個畫面太唯美,它似乎把時間都凝結(jié)在此刻,除了咔咔咔的快門聲外,沒有誰去打破這份難得的平靜、難得的和諧。夕陽徹底墜入地平線,這四只互不影響覓食的火烈鳥并不著急回巢,它們用心的把嘴巴放進(jìn)淺灘的水中,轉(zhuǎn)著圈用腳踩踏著泥水。我忽而產(chǎn)生一種錯覺,它們不是為覓食而踏泥,它們是在湖水中踏水而舞,向鳥友示好為鳥友送行。人,往返山林多了,會感受到山林的呼吸;人,接觸鳥類頻繁了,會與鳥類產(chǎn)生共鳴?!皬纳剿烙卸噙h(yuǎn)/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yuǎn)/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yuǎn)/無常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yuǎn)/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yuǎn)/天地之間……”
告別火烈鳥,告別郭老和所有在場的老師,李世忠開上車帶我回家。沒想到過溝渠時,泥坑將我們的車死死困住,前不能進(jìn)后不能退,還是王老師用他的四驅(qū)越野車把我們的車從泥坑里拖了出來,其他鳥友也都格外小心謹(jǐn)慎地從別處過了。
茫茫夜色中,有這樣一群晚歸人,他們以愛鳥、護(hù)鳥為榮,以拍鳥、觀鳥為樂,以互通有無為義,以善始善終為愛!千里追蹤火烈鳥,愛在鳥心,愛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