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瞳
祁連山中,黑河大峽谷。
汽車沿著黑河大峽谷向深山挺進。大山的雄姿不可阻擋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連綿的山峰高聳險峻,黑黝黝地直入云霄。峽谷兩邊數(shù)不盡的山頭緊緊擠挨在一起,參差錯落,接連不斷,似永無盡頭,因而山路也隨著山勢不停地轉彎、再轉彎。隔著車窗玻璃向前望去,總覺得前方大山阻路,險象環(huán)生。這樣一條崎嶇山路,不知還要往前走多遠?
汽車在峽谷里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忽東忽西,不知繞過了多少個山頭。終于,隱在深山中的二龍山到了。從祁連山口到二龍山,整整100里路程。在這條崎嶇山路上走一趟,才真正知道了祁連山有多大!
這里先前不叫二龍山,而是叫二子龍山。自從2004年修建一座水力發(fā)電站后,水電人才把二子龍山改名為二龍山。
二龍山電站開發(fā)河段10.5公里,利用河道落差67.5米,是黑河大峽谷水能規(guī)劃的第四座梯級電站,采用無壩引水徑流式開發(fā),主體工程分為首部樞紐、引水隧洞、調壓井及高壓水道、廠房基礎開挖處理及防滲、發(fā)電廠房和升壓站土建、機電設備安裝共六個建設項目。歷經(jīng)三個春夏秋冬,于2007年10月建成投產(chǎn),年均發(fā)電量1.8億千瓦時。 從此,人們知道了祁連山深處有個二龍山。
來到二龍山,眼前豁然開朗。比起一路上的山勢,這兒的山谷寬闊了許多,因為黑河在此轉了一個彎。放眼四望,遍山坡滿河灘全是新栽的楊柳,處處染著綠意,山上、山下生機勃勃。山坡前,一座暗紅色的四層樓房依山而立。樓房前面,一片開闊的場地中央,聳立著一座6.8米高的巨型石雕,是由四塊巨石連接而成,兩條巨龍盤繞著石柱騰空而起,頂部由兩條龍共同托起一顆巨大的石珠,名曰“二龍戲珠”。據(jù)稱,那顆大理石雕成的圓珠重達1.2噸,而當二龍噴起水花時,那顆1噸多重的石珠竟能隨之轉動起來。這組“二龍戲珠”石雕,正是二龍山電站龍騰深山的象征。旁邊數(shù)十步之外,樓房側旁一片有限的空地上,還建起了兩座紅色的涼亭,兩亭之間有彩色穿廊連接,組成山谷中又一美景。兩亭之旁的空地上,開出一片花壇,每逢開花季節(jié),壇中花草繁茂,綠叢中紅花、黃花交相輝映。真有點不敢相信這地方竟然是百里峽谷的深處!
兩座紅亭后邊,下了一個坡,便是電站的機房,就是在那一座高大的樓房里,水輪機隆隆飛轉著,讓黑河水發(fā)出了照亮山川大地的電光。
到二龍山之前,絕對想象不到,荒涼的大山深處,竟然會有這樣一處風光秀麗的山谷,你可以把這兒看作一處藏于深山的旅游景點,也可想象成遙遠大山里的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是黑河水電的建設者們在深山峽谷里創(chuàng)造出了這樣的奇跡。
10年之前,這里還是渺無人煙的荒山野溝,別說房屋,山間連一棵樹也看不見。黑河水電的第一批建設者徒步來到深山。他們在河邊山腳下搭建起幾間簡陋的住房,在河上架起一座小橋,于此扎下營寨,開始譜寫二龍山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頁歷史。
那時候是何等的艱難!開頭的日子里,萬古荒山并不肯接納這些遠來的開拓者。有天下午,一場突降的山雨,引來山體滑坡,在屋里躲雨的人聽見山上有一種奇怪的聲響,跑出來看時,只見泥石流從陡峭的山崖上滾滾而下,石頭蹦跳著滿山坡亂滾,轉瞬間,泥石流裹挾著山石傾瀉到峽谷,頓時沖垮了小橋,淹沒了房屋。幾個人大喊著趕快撤離,幸而趕在泥石流前邊逃離了險境。那場泥石流過后,垮塌的小橋上堆積了1米多厚的亂石泥漿,道路整個沖斷了,跟外邊的聯(lián)系完全隔絕,當即陷入困境。第二天,公司老總朱興杰從外邊山梁上爬到山頂,拿著大喇叭對著山溝里喊話,困在山里的人遠遠望見山頂上的老總,霎時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脫下衣服舉在空中搖著,齊聲大喊:“我們在這兒!”道路短時間內難以疏通,只能臨時從山頂拉下一條鋼絲繩,通過繩索往山谷里運送食品和飲水,以解山中困境。還有一次山中突然發(fā)了洪水,山谷里河水暴漲,壘起的圍堰剎那間被沖垮,6噸重的油罐都被沖走。險情之下,緊急組織80多人抱石頭堵水……
隧洞掘進工程開工以后,隧洞支洞下游地質條件差,塌方落石不斷,時而還出現(xiàn)滲水、漏頂,工程進展極其困難,在隧洞支洞掘進施工中還發(fā)現(xiàn)了瓦斯氣體……電站建成后,第一年發(fā)電異常艱難,機組運行不穩(wěn)定,常常連夜奮戰(zhàn),曾有三天處理四次水道密封;引水壩被洪水沖毀八次之多,電站全體員工與洪水賽跑,水沖我截,一個夏季就截流八次。
10年后的今天,我們來到二龍山,看到電站今日的景象,對當年建設者所經(jīng)歷到的重重磨難,實在是無法想象!在遠離山口百里之遙的荒山幽谷里,建起這樣一座雄偉的電站,那要多少人付出多少艱苦卓絕的勞動!
看看眼前遍布山間的那些綠意盎然的樹木吧!在山里栽樹,先要在亂石叢里挖出1米見方的坑,而后從5公里外拉來適合樹木生長的土壤,灌上水,才能栽活一棵小樹?,F(xiàn)在,這兒已經(jīng)栽上了1萬多棵楊柳,這就意味著,要在山石間挖出1萬個1米見方的樹坑。然而,他們不但在電站周圍栽滿了樹,還在樹林中裝置了噴灌設備,隨時可為小樹澆灌?,F(xiàn)在樹木還小,山坡上已是綠葉萬點,再過三五年,二龍山中又將會是怎樣的景色呢?
美麗二龍山,神奇二龍山!當然,最美麗、最神奇、最可敬的,還是二龍山的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