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良
摘 要:房屋建筑作為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筑行業(yè),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更新和過硬的技術檢測過程才能夠穩(wěn)定目前設會建設的最基本需求,而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房屋建設的重中之重,只有很好的掌握并不斷完善更新技術才能確保本行業(yè)進行可持續(xù)的長久發(fā)展?;炷潦┕ぜ夹g在房屋建設工程中的應用同樣也能體現出施工單位對房屋建設工程的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在本行業(yè)的專業(yè)性。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引言
隨著我國的建筑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以及施工技術不斷被發(fā)展和應用到本行業(yè)中。作為建筑材料中較為重要的混凝土材料,其相關的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提升和改進。作為房屋建筑工程建委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更廣泛的被普及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來。確保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完整,全面的被施工技術人員掌握,從而全面普及混凝土施工技術并對該技術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更新,以保證未來的房屋建筑工程能夠更好的對該技術進行應用,本文通過對房屋建筑特點以及混凝土施工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進行簡單的問題解決論述,希望對本行業(y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起到一定的幫助。
1 房屋建筑工程的特點
1.1 不可逆性
所有的建筑工程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都屬于不可逆建設,在工程實施或進行過程中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或技術性問題失誤時是無法將已經完成的部分進行返工重做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工程失敗或終止,嚴重的將會造成大額經濟損失。
1.2 穩(wěn)定性
通常情況下房屋建筑是在固定的地點進行施工和項目完成交付的。在此過程中所建筑的房屋不論是施工過程還是項目交接時都無法進行地點的轉換和移動。由于房屋建筑的穩(wěn)定性也引發(fā)了在完成各個項目之間的技術、人員以及施工方式的變化關聯。也就是說,在穩(wěn)定的房屋建筑過程中還包含了流動性較強的技術、人員等方面的不穩(wěn)定性。由于這種比較特殊的工程過程,至使在完成該項目時需要不同于其他生產項目的管理方式。
1.3 空間占用
作為房屋建筑工程通常會使用數量龐大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空間由于房屋建筑占用的外部空間較大,所以只能在戶外進行生產完成,同時這一特性也導致了施工過程中外部空間環(huán)境和氣候環(huán)境對施工的影響較大。
1.4 不連貫性
由于普遍的房屋建筑工程需要結合周圍的各項環(huán)境條件,所以各個部位需要進行單獨不同的設計和施工方法。
2 混凝土施工問題
2.1 混凝土施工工藝問題
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在建筑過程中需要對之前的模版進行組合以及安裝且在安裝過程中施工時對安裝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如果在模版的安裝組合過程中沒有按照施工要求進行精細的操作,那么很可能導致所使用的模版上有開裂或者局部區(qū)域發(fā)生變形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后續(xù)的施工作業(yè)將遇到相當大的阻力,以至于無法完成后續(xù)工作。同時,混凝土的建筑過程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比如:施工所用到混凝土的拌合時間是否足夠充裕,在拌合混凝土的過程中所有使用的原料比例是否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調配。如果以上方面出現問題,那么很容易在施工的過程中對原料的耐久度以及強度的等方面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綜上所述,我們對上述問題還需要進行有成效的改進和技術革新。
2.2 混凝土原材料問題
房屋建筑工程中對于混凝土原材料的問題是目前施工技術中所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目前來說,我們一般采用的是在施工現場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方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節(jié)省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不必要的成本以及方便針對不同施工需求進行不同時間,材料比例等方面的調整。如果使用拌合完成的混凝土進行施工則會出現若進行長時間的運輸或存放會有混凝土混合成分進行改變的問題,通常來說對混凝土長時間的置放會提高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改變水灰比例的混凝土會在實際建設工程實施中出現較大問題以及安全隱患。而現場對混凝土進行拌合就需要對各個材料的使用進行很好的掌控,若是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對粗集料和細集料的搭配細數掌控不得當,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很難滿足施工過程中對使用混凝土的要求。
3 房屋建筑過程中混凝土施工要點
3.1 運輸要點
如果遇到需要對拌合完成的混凝土進行運輸施工時,需要施工人員對環(huán)境的影響做出完善的防治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外部環(huán)境對施工所要用到的混凝土造成影響。盡可能避免長時間長距離的混凝土運輸。同時應注意,在運輸混凝土的過程中雖然使用攪拌機完成運輸過程,但是也要盡量避免混凝土材料的長時間靜置以免造成混凝土材料的初步凝結狀況。如果發(fā)生以上狀況則會對材料的卸載造成困難,相應的會造成后續(xù)工程無法按期順利進行的情況。
3.2 澆筑要點
3.2.1 混凝土需要在初凝現象發(fā)生前進行澆筑,如果因為運輸保存問題出現初凝現象,應該立即進行強力的攪拌用以恢復混凝土的流動性,在混凝土流動性恢復后才可以正常使用繼續(xù)入模;如果因為混凝土拌合物組成材料之間的粘聚力不足出現離析現象,也是需要重新攪拌以后才能入模。
3.2.2 掌握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澆筑時,混凝土從出口自由下落的高度應該控制在1.5米以內,在垂直方向空間結構中自由下落高度不應該超過2.5米,是為了防治混凝土材料在澆筑過程中發(fā)生離析,導致工程不能正常順利的進行。
3.2.3 建筑垂直方向的混凝土材料時,應該在需要澆筑的空間底部填人60~120毫米厚與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沙。
3.2.4 分層澆筑的情況。在保證混凝土澆筑符合厚度規(guī)定的前提下,混凝土的澆筑應該用分層的方法進行施工澆筑是的混凝土能夠振搗密實。需要注意的是,上層混凝土澆筑振搗完畢時下層混凝土還未凝固。
3.2.5 連續(xù)作業(yè)。上、下層混凝土在進行澆筑的時候一定要留有間歇,需要控制間歇的最長時間不能超過施工規(guī)定。
3.2.6 處理與留設施工縫。一般情況下出現因為技術上的原因或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混凝土施工不能連貫完成并且其間歇時間超過施工要求規(guī)定的時間,這時需要將施工縫留在適當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經超過施工規(guī)定的時間,施工縫處的混凝土新舊程度不一致,導致結合能力較差,所以施工縫應該預留在工程結構受力比較小而且方便再次施工的位置。
4 總結
隨著目前城市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長,不同情況和環(huán)境因素的施工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高層建筑需求量非常大的今天,在混凝土施工于房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印象因素,節(jié)省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施工質量?;炷翝仓鳛榉课菔┕ぶ邢鄬χ匾沫h(huán)節(jié),只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緊跟需求,加快發(fā)展建設,為房屋建筑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樊玲玉.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東工業(yè)技術,
2016,04:91.
[2]石鳳斌.淺析我國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經營管理者,
2016,01:324.
[3]張延彬.論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
2016,15:152.
[4]蔡廷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剖析[J].江西建材,
2016,09: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