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梅
我在日常教學中,習慣首先進行宏觀的系統(tǒng)性思考,然后再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中。對中學語文每一節(jié)課的設計,一般都要依據課標,整體地、系統(tǒng)地思考這一學年的教學目標,對一個學年或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或者是清清楚楚,然后落實到每一個單元、每一節(jié)課中。
2016年上半年我去河南省輝縣送課,該校使用的是語文版教材,在對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首先閱讀了教材的單元說明,思考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然后確定了本課時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流程。這樣可以做到對教材的準確把握,對教學目標的合理定位,對課時的高效利用,整體上使得教學高效,讓孩子們的時間不被浪費,每一節(jié)課的收獲都豐盈。以下是對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步驟的解讀。
一、閱讀單元說明,梳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幾篇課文,有游子對父親背影的描述,有耄耋老人對母親往事的追憶,有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的傳奇故事,也有美國女權運動領袖的斗爭經歷。讀這樣的散文,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敘事線索,如《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細節(jié)為線索,《永久的悔》以“紅的”“黃的”“白的”為線索,《鐵騎兵》以離開大隊的騎兵的行蹤為線索,《蘇珊·安東尼》以蘇珊·安東尼爭取婦女選舉權的斗爭過程為線索;然后體會作者在敘事中所蘊涵的情感。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定為:
1.抓住文章的敘事線索。
2.體會作者在敘事中所蘊涵的情感。
3.學習文章的表達手法。
二、依據單元目標,確定課時目標
《背影》是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文章,我依據單元提示制定了單元目標,依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這篇文本的特點,結合本課的閱讀主題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依據學習目標又選取了“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父愛的姿勢》《永不縮回雙手的父親》這兩篇文章作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教學中,由講述葉傾城的故事到速讀葉傾城的文章《永不縮回雙手的父親》,讓學生走進那無私無畏的父親,走進置自己生死于度外的父親,進而感悟到平凡中凸顯偉大、感人至深的父愛。在這個情感渲染的基礎上,再走進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以便充分發(fā)揮課文的范例作用。
此外,通過精讀文中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細節(jié),讓學生一邊品讀,一邊感悟真情,一邊總結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運用學到的描寫細節(jié)的方法,學生自主閱讀,合作交流賞析《父愛的姿勢》,最后走出文本,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細細地品讀生活中在特定情境下父親對我們的愛,捕捉生活中的瞬間,運用細節(jié)描寫,書寫父愛。
根據以上分析,我把本課時的“學習目標”定為:
1.學習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細節(jié)為線索的敘事方法。
2.學會品析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并且用特定情境中的細節(jié)描寫表達情感。
3.體會作者在敘事中所蘊涵的情感。
三、根據課時目標,確定學習內容
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背影》(朱自清)
叢書《在陽光下奔跑》:《父愛的姿勢》(錢國紅)、《永不縮回雙手的父親》(葉傾城)
四、根據目標和內容, 合理設計學習流程
基于以上對單元目標的解讀和本課時教學目標及內容的分析,我把本課主題確立為“那個人,那情境……”并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走進故事 走進父親
1.出示幻燈片“一刀為他,另一刀還是為他,只因他是他的兒子……”
請同學們帶著這句話跟隨老師一起走進動人心弦的《永不縮回雙手的父親》的第一個故事。
2.自由回答:這是一個怎樣的兒子?又是怎樣的一個父親?
3.請深情地把這句話讀出來。
4.速讀葉傾城的《永不縮回雙手的父親》的另一個故事,在最后的剎那間,在生死關頭,這位父親又是怎樣做的,請勾畫出來。
小結:這位父親讓人感動緣于他死死握住菜刀的細節(jié),其實在生活中父親讓我們感動的細節(jié)很多很多,下面讓我們走進朱自清的《背影》,慢慢地走進我們的父親,細細地品讀生活中在特定情景下父親對我們的愛。
(二)抓住線索 明晰內容
本文以什么為線索,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細節(jié) 感悟真情
1.找出文中描寫父親的四次背影的語句。
2.賞析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細節(jié)。
(提示:從特定的情境、特殊的角度、精妙的動詞、傳神的情態(tài)、情感的烘托、分步的烘托幾方面入手。)
3.有感情地朗讀“走到那邊月臺……我的淚很快流了下來”。
(四)總結方法 學習運用
學習《父愛的姿勢》:
1.速讀文本,勾畫出三個情境下父愛的姿勢
在風狂雨驟時,父親冒雨接我回家;
在我患上重感冒時,父親守在炕沿邊照顧我;
在我參加高考時,父親在烈日下為我助威。
2.運用上一篇文本的品析細節(jié)的方法品析本文的三個細節(jié),感悟細節(jié)中蘊含的父愛。
如:“在風狂雨驟時,父親冒雨接我回家。”這一細節(jié),在——情境下,父親——,父親當時的情態(tài)讓“我”想起了——,運用了——詞語,表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也表現(xiàn)了我對父親的——。
(五)走出文本 追尋父愛
播放歌曲崔京浩的《父親》,學生一邊用心聽歌曲,一邊看父親在平時關愛孩子的圖片。
(六)捕捉生活 書寫感悟
父親的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也許只是早餐時裝在書包里的一盒牛奶……
愛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請捕捉你生活中那感人的瞬間,帶著你那顆感恩的心把這個瞬間放大……
初中與小學相比,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比較少,教師必須高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那么,教師就需要仔細研究課標和教材,對整個教材,對課內使用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或整本書的名著等系統(tǒng)思考,做到心中清清楚楚,才能合理設計每一節(jié)課,才能讓課堂真正高效,也才不浪費學生黃金般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