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
摘要:垂直綠化在近幾年被越來越廣泛的提及,如何在水平向上無法增加綠地面積的同時,增加垂直綠化的面積,是當前景觀專業(y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垂直;綠化面積;植被
1 垂直綠化的概念及現(xiàn)狀
垂直綠化的核心概念就是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最適合的植被進行綠化種植。形式可以在墻面、陽臺、花架、棚架、柵欄、坡面、屋頂?shù)?。利用不同的藤蔓、地被植物進行裝飾和美化,達到增加綠化面積,豐富視覺效果的目的。
在城市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的現(xiàn)狀下,垂直綠化開始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視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垂直綠化如火如荼。北京市相繼出臺了《北京城市環(huán)境建設(2004-2008年)》、《北京市屋頂綠化規(guī)范》等方案對垂直綠化進行進一步的落實和實施。上海市垂直綠化開始于人民廣場改建的地下商城的屋頂綠化。
2 垂直綠化的應用區(qū)域
2.1 建筑墻面綠化
利用攀援植物或者吸附性強的植被,塑造大面積幕墻造型,使植被覆蓋整個墻面,后再利用各色植被進行造景或造型,最終賦予它形式和綠化作用。由于墻面的涂料及裝飾材料不同,所用的形式也就不同,一般涂料的摩擦力度大,不用另設網(wǎng)架即可利用地錦、爬山虎等進行綠化,但現(xiàn)代建筑多用理石或其他較光滑裝飾材料,有些植被無法順利生長,故需要設置網(wǎng)架,常用的扶芳藤、木香在北方比較常見,而華南地區(qū)霸王鞭備受青睞。
2.2 屋頂綠化
屋頂綠化是垂直綠化比較早的一種類型,雖然地理位置高,但因其仍為平面,所以在植被的選擇上也就有多種,首先覆蓋種植土,再根據(jù)個人喜好進行植被的選擇和種植,注意排水和植物自身特性即可。
2.3 棚架綠化
棚架綠化在公園、小區(qū)、學校等地較為常見,其利用棚架和植被的搭配,塑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如花門、花架、花榭、綠亭、綠門、綠廊等。除了觀賞價值外,經濟棚架一般會選擇種植蔬菜瓜果一類,既美觀又實用。
2.4 坡地綠化
坡地綠化算是比較尋常的綠化形式,在建筑周圍、緩坡地形處都有使用,斜坡綠化可以使各個空間層次之間很好的轉換,不至于給人很生硬的感受,利用斜坡連接兩個空間。一般會選擇常綠灌木,配以花卉或紫葉小檗形成的各色圖案,起到裝飾作用。
2.5 橋體景觀
立交橋和高架的景觀也很有必要,在橋墩處,或者橋體側面,都需要一定的綠化形式,來緩解建筑材料帶給人的生硬感。
3 垂直綠化面臨的問題
3.1 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
盡管已經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垂直綠化的獨特性還是使這些法律法規(guī)顯得不是很完善,在一些模數(shù)化的方面仍然沒有相關的實施標準如,使垂直綠化始終是一門附屬學科,不能真正成為一種景觀類型。
3.2 對垂直綠化認識不足
垂直綠化終究是剛剛在國內有成效,但垂直綠化的代價非常大,后期維護成本也比較高,國內飛速發(fā)展的形式對于這種成本高、見效慢、作用性不強的景觀類型仍然不重視,開發(fā)商們的急功近利使垂直綠化不能得到很好的應用。
3.3 缺乏主動性
無論是個人還是開發(fā)商,在進行景觀設計時都會以功能性為首先考慮,但現(xiàn)階段看來,垂直綠化除了給建筑表面降溫之外,作用不明顯,又沒有相關的激勵政策,使他們無心去進行垂直綠化的設計和建造。
3.4 植被研究不夠
垂直綠化至今不能大幅開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植被的選擇。因為實施面獨特,無法像平面選擇植被一樣去種植,特定的幾種植被形式過于單一,無法適應越來越多樣的景觀造景要求,如何選擇植被,怎樣培養(yǎng)適合的植物,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3.5 管理問題
垂直綠化在后期的維護上要消耗大量成本,這也是垂直綠化不能普及的原因,但在探索階段,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去維護,如何施肥、修剪、防蟲、移植等,都是后期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3.6 創(chuàng)新技術
如何能更加方便地進行植被的澆灌、培養(yǎng)基質等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利用科學技術手段減少后期人力成本,將會使垂直綠化這種形式更好地被接納和利用。
4 總結
總體來說,我國的垂直綠化已經開始展現(xiàn)出重要的特點,但仍存在很多無法克服的問題,如何轉變設計思路,使垂直綠化得到大家的認可,如何在技術上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植被選擇上進行調研。垂直綠化是未來景觀設計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形式,必須進行大力推進。
(責任編輯 禾初)
現(xiàn)代園藝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