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滔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痰瘀型肥胖癥患者治療中應用化痰祛瘀減肥湯的臨床效果, 以期為該疾病的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 84例痰瘀型肥胖癥患者為觀察對象, 以入院序號(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及減肥湯組, 每組42例。對照組予以西藥奧利司他治療方案, 減肥湯組予以化痰祛瘀減肥湯治療方案。對兩組患者的減肥效果、停藥后體重復發(fā)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客觀評價。結果 治療后, 減肥湯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的80.9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12個月的隨訪, 患者在停藥后, 減肥湯組體重復發(fā)率為9.5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8%, 均低于對照組的26.19%、14.2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痰瘀型肥胖癥患者應用化痰祛瘀減肥湯效果較好, 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停藥后體重復發(fā)率小, 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有值得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化痰祛瘀減肥湯;奧利司他;痰瘀型;肥胖癥;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72
所謂肥胖癥是指由于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較多, 機體無法將熱量全部消耗, 從而堆積使得體內(nèi)脂肪過多的癥狀[1-5]。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使得該類疾病以年增加的趨勢上升, 且沒有年齡的界限[6]。肥胖癥不僅對人體活動有一定的影響, 同時肥胖在中度以及重度以上者還會引發(fā)血脂代謝紊亂疾病、高血壓疾病等。因此對肥胖癥予以相關治療意義顯著。臨床上一般予以運動、控制飲食量以及藥物等進行治療, 但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與控制飲食量對患者的依從性較高, 而西藥治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7]。本文以來本院進行治療的痰瘀型肥胖癥患者84例為觀察對象, 進行分組對比, 一組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方案, 另一組給予化痰祛瘀減肥湯治療, 主要探究在痰瘀型肥胖癥患者治療中應用化痰祛瘀減肥湯的臨床效果。以下為詳細總結過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來本院進行治療的痰瘀型肥胖癥患者84例為觀察對象, 以入院序號(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及減肥湯組, 每組42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 女20例;年齡最大33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26.37±2.35)歲;肥胖時間4.2~13.6年;肥胖程度:重度19例、中度15例、輕度8例。減肥湯組患者男24例, 女18例;年齡最大35歲, 最小20歲, 平均年齡(25.20±3.27)歲;肥胖時間4.7~14.1年;肥胖程度:重度21例、中度14例、輕度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肥胖時間及肥胖程度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可進行下一步對比。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對照組 本組患者予以西藥奧利司他(浙江藥廠生產(chǎn))治療, 以口服方式。于患者就餐后1 h內(nèi)服用。在用藥的第1周每天服用劑量為80 mg, 第2~4周每天服用劑量為100 mg, 第5~6周每天服用劑量為120 mg, 第9~10周每天服用劑量為100 mg, 第11~12周每天服用劑量為80 mg, 服用時間為12周(1個療程)。
1. 2. 2 減肥湯組 本組患者予以化痰祛瘀減肥湯治療[1]。該配方為:大荷葉以及制首烏各15 g, 丹參20 g, 生山楂以及草決明各15 g, 茯苓12 g, 甘草4 g, 虎杖、黃精以及姜半夏各10 g, 澤瀉9 g。將以上中藥先用水浸泡20 min, 隨后與予以適量水煎制。1劑/d, 2次/d。服用藥物時間為90 d。所有患者在用藥期間均不得食用重口味食品, 患者戒煙酒, 不吃零食、易發(fā)胖食物, 飲食規(guī)律, 且需配合鍛煉。同時多吃水果與蔬菜。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 對兩組患者的減肥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客觀評價。療效判定標準[2]:無效:患者經(jīng)過1個療程的治療后, 其體重下降程度<3 kg;有效:患者經(jīng)過1個療程的治療后, 其體重下降程度在3~5 kg
之間;顯效:患者經(jīng)過1個療程的治療后, 其體重下降程度>5 kg。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同時對患者予以12個月的隨訪, 觀察停藥后患者體重復發(fā)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減肥效果對比 治療后, 減肥湯組無效2例, 有效22例, 顯效1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對照組無效8例, 有效22例, 顯效1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0.95%;減肥湯組減肥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停藥后體重復發(fā)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經(jīng)過12個月的隨訪, 患者在停藥后, 減肥湯組有4例(9.52%)患者出現(xiàn)體重復發(fā)情況, 1例(2.38%)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 對照組有11例(26.19%)患者出現(xiàn)體重復發(fā)情況, 6例(14.29%)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減肥湯組停藥后體重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飲食習慣的不健康以及壓力等因素, 使得肥胖人數(shù)越來越多。由于飲食不規(guī)律等導致人體的脾胃出現(xiàn)不和現(xiàn)象, 且痰濕積在體內(nèi)無法排除, 從而導致肥胖疾病的發(fā)生[3, 8-12]。我國中醫(yī)學認為, 肥胖癥多由脾胃腎功能出現(xiàn)失調(diào)癥狀導致。肥胖癥患者陰陽失調(diào)使得肥胖[13-16]。且對于痰瘀型肥胖癥患者, 其脾胃較虛, 但是卻水濕不化, 因而釀生痰濕而痰濁在肌膚上滯留, 導致肥胖癥?;奠铕鰷p肥湯中的荷葉、山楂具有化濕痰, 助消化的功效。通過與化癖以及分解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4]。
本次研究顯示, 治療后, 減肥湯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的80.9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12個月的隨訪, 患者在停藥后, 減肥湯組體重復發(fā)率為9.5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8%, 均低于對照組的26.19%、14.2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痰瘀型肥胖癥患者應用化痰祛瘀減肥湯效果較好, 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停藥后體重復發(fā)率小, 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有值得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居秦. 化痰祛瘀減肥湯治療痰瘀型肥胖癥61例.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5(6):1260-1261.
[2] 顧云娟, 崔世維, 于浩泳, 等. 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肥胖癥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影響.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14, 53(1):400.
[3] 彭秀蘭. 使用中醫(yī)外治療法治療肥胖癥的研究進展.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6, 14(1):2-3.
[4] 姚寶林, 楊迎霞, 孔令博, 等. 中醫(yī)綜合療法對社區(qū)腹型肥胖患者的干預作用. 北京中醫(yī)藥, 2015(10):813-815.
[5] 徐小萍. 肥胖癥中醫(yī)治療.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151.
[6] 許姿妙. 穴位埋線治療肥胖癥100例臨床觀察. 中國針灸, 2002, 22(2):95-96.
[7] 何玲娜, 田豐偉, 李寧. 神闕八陣穴閃罐治療肥胖癥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針灸, 2004, 24(6):395-397.
[8] 李松, 鄒旭, 鄧鐵濤. 肥胖機制及中醫(yī)藥防治肥胖癥的研究進展.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4, 2(11):657-659.
[9] 李雪瑩, 葛寶和. 穴位埋線療法治療肥胖癥的臨床研究.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06, 13(2):70-72.
[10] 鄭衛(wèi)國. 穴位埋藥線結合點穴推拿治療肥胖癥96例. 中國針灸, 2005, 25(6):376.
[11] 劉鎖超. 減肥丸治療肥胖癥186例. 陜西中醫(yī), 2003, 24(9):787-788.
[12] 趙喜新, 田開宇, 王培育. 平刺透穴法治療肥胖癥34例. 中國針灸, 2006, 26(8):574.
[13] 尹麗麗, 王澍欣, 李艷慧. 近10年針灸治療肥胖癥臨床研究進展. 中國針灸, 2005, 25(7):517-519.
[14] 姜美香, 劉翠芳, 李梅香. 針推治療肥胖癥的臨床觀察.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03, 19(1):17-18.
[15] 秦明放, 錢東, 王震宇, 等. 腹腔鏡可調(diào)節(jié)胃束帶術治療肥胖癥的臨床研究(附15例報告).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07, 12(1):
1-3.
[16] 姚會艷, 宋紅蕊. 針刺配合耳穴按壓治療肥胖癥72例. 河北中醫(yī), 2003, 25(8):606-607.
[收稿日期: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