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養(yǎng)魚是陶冶情操的休閑活動,而單一飼養(yǎng)難免感覺枯燥。大海、江河里的各種魚兒能夠共生共存,水族箱里的魚兒當然也可以。準備混養(yǎng)時,一定要搞清楚它們各自的習性、食性和對水質的要求。只有那些秉性相投、相安無事的魚兒才能“共聚一堂”。
對水質要求不同的魚不宜混養(yǎng)。水質包括水的溫度、酸堿度、新老、軟硬、鹽度等。不同的魚需要不同的水質,如海水魚絕不能和淡水魚混養(yǎng)。
因為魚體大小有別,所以,應將混養(yǎng)缸分為大型魚混養(yǎng)魚缸和中、小型魚混養(yǎng)魚缸兩類。如大型兇猛性的羅漢苗幼魚,可以與大型溫和性的成年血鸚鵡魚放在一起。羅漢苗魚雖然生性兇猛,但是成年血鸚鵡的體格要比它大很多,所以,羅漢苗魚不敢在魚缸中放肆。即使長大了,也不一定敢。
根據各種魚的性格差異,分出兇猛性魚混養(yǎng)缸和溫和性魚混養(yǎng)缸。如地圖魚、皇冠魚、十間魚等兇猛性魚,可以和大小一致的同種個體混養(yǎng)在一起;將招財魚、坦湖六間魚等同種溫和性魚放在一起混養(yǎng)。
根據投喂魚食“相輔相成,相似相近”的原則,將喜歡搶餌料的魚和不喜歡搶餌料的魚分開。例如七星刀、鼠魚等性格溫順的小型魚,一般不搶食吃,所以一定不能和大型兇猛性魚混養(yǎng)在一起。否則,不是被活活餓死,就是被大魚吃掉。但這并不表示,大型魚與小型魚就不能混養(yǎng)在一起。招財魚與血鸚鵡幼魚就是最好的例子。招財魚體形嬌小,血鸚鵡幼魚也不大,所以完全可以搭配。血鸚鵡長大后,性格溫順的它也不會欺負招財魚。
無論是兇猛的魚還是溫順的魚,是大型魚還是小型魚,只要不生活在同一層,就可以混養(yǎng)。如體形較大,但喜歡在上層游玩的龍魚,完全可以和體形較大的虎魚混養(yǎng)。因為虎魚喜歡在下層游玩,所以它們一般是各玩各的,不會打架。此外,將分屬不同層的魚混在一起,會讓水族箱整體看來有一定層次感,也比較協(xié)調。任何一種食肉魚,都應養(yǎng)在單獨的水箱中,或是和與它們體形相近的其他魚養(yǎng)在一起。例如藍帶鱔不能和其他較小的魚一塊兒養(yǎng)。
混養(yǎng)魚的體色不應太雜亂,一般魚缸中有紅、黃、白、黑、藍、花等就可以了,顏色太多、太雜反而不美。如紅綠燈和孔雀魚都是較為艷麗的魚,放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誰為主了。此外,魚種也不應太多。一缸魚最好以一種魚為主題,再點綴少量不會喧賓奪主的其他魚種即可。而且要注意,游動快的魚和游動慢的魚不宜混養(yǎng)。如斑馬魚和瑪麗魚,斑馬魚整日奔游不息,讓人眼花繚亂,而瑪麗魚則整日漂浮在水面,看起來極不協(xié)調。
以上說的只是通常情況。如果你按照上面的方法操作還不靈的話,你可以根據水族箱的容積,稍微再增加一點魚的數(shù)量。比如說,同樣是地圖魚,兩只在一起,一定會打架,如果你放5只,它們可能就和平共處了。因為魚只增多,爭搶地盤的意識就淡薄了,也就不會互相看不順眼。這可是一個解決魚兒“打架”的妙招,不信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