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晗 攝影 章梵
我,能行 Yes,we can “越玩越野”冰川科考行
文 肖晗 攝影 章梵
越野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西藏;越野人對于車輛也都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可靠、通過性。出發(fā)前,面對各種“老司機”的懷疑,我們自己心里也有些沒底,因為這是一趟定義為科考探險的旅程,我們將在一位真正的“野人”,著名探險家楊勇先生的帶領下穿越世界屋脊,探秘長江源流域,深入昆侖雪山,探訪不為人知的神秘冰川。
我們行嗎?直到回到北京,躺在自己的床上,我才能給出斬釘截鐵的答案:我,能行!
楊勇
橫斷山脈研究會秘書長,自然科學家、探險家。他的探尋始于30年前,當年的他率隊完成長江首漂,此后的人生就再也沒有暫緩過探尋的步伐。如今,他致力于“為中國找水”,尤其對青藏高原的氣候研究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
科考探險從來不是無畏的冒險——充足的事先準備和一部性能強大的越野車是一切的基礎。
把一輛汽車開到冰川腳下,這事兒有點難。但這個念頭也恰巧引發(fā)了楊勇的興趣——這個國內(nèi)頂級的科學家和探險家已在世界屋脊“流浪”了三十幾年,他熟悉這里的每一座冰川,但并不常有機會把車開到冰川腳下。于是,把車開到離冰川最近的地方成為了“越玩越野”和楊勇先生的共同目標。車,是奧迪Q7,兩臺;領隊,是一位久經(jīng)風霜的科學家;駕駛員,是我們的編輯;路,是青藏交界的無人區(qū);冰川,是由楊勇團隊剛發(fā)現(xiàn)不久的布加冰川。這看起來有些瘋狂,但在一個真正探險家的規(guī)劃下,一切都穩(wěn)操勝券。對于楊勇來說,科考探險從來不是無畏的冒險——充足的事先準備和一部性能強大的越野車是一切的基礎。出發(fā)前,楊勇給了幾點提示:1.連續(xù)幾天活動在海拔超過5000米的地區(qū),大家肯定會缺氧;2.小心駕駛,車肯定不會有問題,但路的難度很大;3.保護環(huán)境,不能碾壓植被。
然后,我們就從格爾木開始,向著未知的高海拔和未知的冰川出發(fā)了。
冬季一直以來都是最不適宜進藏的時節(jié),不僅因為冰雪加大了行車難度,更因為在缺乏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下氧氣會變得更加稀薄。
在所有四驅(qū)車型里,奧迪的quattro一直以來是個神一般的存在。它在賽事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其創(chuàng)造出的各項紀錄至今也只能被自己超越。但是面對“硬碰硬”的極限越野環(huán)境,許多“老司機”似乎并不太信任這個傳說。確實,越野講究的是簡單可靠,相比于傳統(tǒng)的分時四驅(qū)結構,奧迪Q7配備的quattro在技術上過于前衛(wèi),但在越野這件事兒上還是缺乏讓人折服的證據(jù)。
挑戰(zhàn)在出發(fā)的第一天就擺在了車隊所有人的面前——高反理所應當?shù)厝缙诙痢6疽恢币詠矶际亲畈贿m宜進藏的時節(jié),不僅因為冰雪加大了行車難度,更因為在缺乏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下氧氣會變得更加稀薄。車子明顯比隊員的表現(xiàn)要好得多——在所有隊員頭疼欲裂、嘔吐不止的環(huán)境下,奧迪Q7卻在高原上行走自如。作為西藏的“??汀?,我們很熟悉高原行車的感覺——加速緩慢,油門反應遲緩,超一輛車甚至需要好幾分鐘。
奧迪Q7的表現(xiàn)足以用“驚喜”來形容。3.0 TFSI發(fā)動機能輸出245kW的最大功率和440N·m的最大扭矩,在8擋變速器的控制下,即便是在缺氧條件下動力輸出有一定的折扣,但仍是青藏高原上的“運動健將”。從翻越唐古拉山口開始,隊伍的活動區(qū)域就持續(xù)維持在海拔5000米上下,但奧迪Q7一直用高效、迅敏的行駛態(tài)度回饋給我們。
搓板路和炮彈坑似乎是只有青藏高原上才能見到的“傳說”,不過對于深入到世界屋脊的我們來說,這個“傳說”就是日常。
之后,就是爛路。搓板路和炮彈坑似乎是只有青藏高原上才能見到的“傳說”,不過對于深入到世界屋脊的我們來說,這個“傳說”就是日常。每一天,車隊至少要經(jīng)歷200公里的搓板路。駕駛奧迪Q7在這種“路面”上行駛是會讓人產(chǎn)生一絲驕傲和得意的——你能看見其他的車輛即便是放低速度,車內(nèi)成員也會和行李一起隨著路面的顛簸“起舞”,但是我們的車隊仍然保持高速行駛并連連超車——只消看準路線,避開大坑。這完全得益于奧迪Q7的懸架系統(tǒng)??諝鈴椈蓽p振器在CDC(連續(xù)阻尼控制)系統(tǒng)的作用下能夠?qū)崟r調(diào)節(jié)每一只懸架的阻尼,做到整車的穩(wěn)定和平衡。就是這套系統(tǒng)讓我們在搓板路上洋洋自得——毫無疑問,我們是這條路上最舒服的乘客。不過實事求是地講,這套系統(tǒng)雖然科技含量很高,面對這種顛簸也很有效,但是可靠性卻不敢恭維。一路上我們無數(shù)次排查故障燈亮起的原因,好在并沒有什么影響行駛的后果。
作為一名駕駛員和一位“探險家”,我們真真切切地面臨到了極限的路況。雪地,炮彈坑,懸崖,這些“老司機”們談之色變的路況對于我們的隊伍來說遠遠稱不上是“極限”。對于我們來說,極限是上百米的冰面——冰面由山中的暗流形成,而且就在必須經(jīng)過的一段懸崖上。還有冰川腳下的冰河和沒完沒了的溝溝坎坎,傳說中的“交叉軸”就是在這里行車的正常狀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quattro的能力得到了最好的印證,空氣懸架系統(tǒng)也發(fā)揮出無可替代的威力。在選擇了“升高/越野”駕駛模式后,空氣懸架系統(tǒng)將車身升高了115mm,此時的奧迪Q7通過性能大大增強,已然是一輛威武的越野車,在面對嶙峋的亂石堆和土坡時讓我們無所顧忌。quattro四驅(qū)系統(tǒng)此時也讓我們見識到它名噪天下的理由——在這套系統(tǒng)的作用下,奧迪Q7的表現(xiàn)仿佛是配備了機械式差速鎖的硬派越野車,即便是對角線的車輪同時離地,其余兩只車輪仍能牢牢抓住地面,把車子“撓”過了障礙,這讓所有人都大開眼界,更讓我們順利地到達了冰川腳下,零距離地接觸到冰川。
對于我們來說,極限是上百米的冰面——冰面由山中的暗流形成,而且就在必須經(jīng)過的一段懸崖上。
還有冰川腳下的冰河和沒完沒了的溝溝坎坎,傳說中的“交叉軸”就是在這里行車的正常狀態(tài)。
一次旅程已不只是一次旅程——它代表著人類的探索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推動下人類才能不斷前行。
因好奇心而出發(fā),為滿足好奇心而不止腳步。
行走青藏高原,對于大多數(shù)人都是一項壯舉——現(xiàn)代化的汽車讓更多的人完成這項壯舉。但是能夠穿行于青藏高原腹地,經(jīng)過高原凍土層和無人區(qū)的冰河、雪原和丘陵,到達史前冰川腳下,這已不只是個壯舉,它足以成為一次傳奇。奧迪Q7跟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這次傳奇。而跟隨楊勇,駕駛奧迪Q7,在一星期的時間內(nèi)游走于世界上最神秘的角落,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并用事實來印證科學理論,求證生命的起源,這個經(jīng)歷則是每個隊員一生的談資。由此升華,一次旅程已不只是一次旅程——它代表著人類的探索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推動下人類才能不斷前行。因好奇心而出發(fā),為滿足好奇心而不止腳步。
這就是越玩越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