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梓君
這本該是一個爛漫而愉悅的季節(jié):花色迷而亂,草長鶯飛,燕子銜來泥土的故事,有詩情于密密雨腳中發(fā)芽,一派風(fēng)流。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也是寂寞。
我總在逃竄的天光下讀這些句子,也許是光線,心中也變得沉沉。我時常想,是不是長大,就要失去很多東西呢?那些任我肆意揮霍的大把時光呢?那些說好陪我走到底的人呢?沒有人用他一生換我十年天真無邪,所以是不是那些性情只能被野心和壯志替代才能使我立足于社會?
我忽地感到無力。
有人問過我,“為什么我們要長大呢?”呵,是呀,為什么我們要長大呢?如果不長大,我們就能一直任性,不用去面對以后的殘酷與絕望。而現(xiàn)在,我想我只能平靜而哀傷地回答:因為明天,終會到來。
當(dāng)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當(dāng)時年少,我們總覺得春衫光鮮,卻不知春衫穿起來,卻是如此薄涼。
陸游在八十歲重游沈園時寫:“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p>
那也是曾經(jīng)罷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的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的人和事早已四散在風(fēng)中。其實我知道,不管我承不承認(rèn),這一生,能陪我們走到最后的,只有自己。
這里是遂寧,一個小而美的城市,它由東晉名將桓溫建立,擁有一座名剎,曰廣德,世代受封,天恩浩蕩。我在這里,即將送別我的年少青春。
多年以后,不管我經(jīng)歷了什么,看到多少有模有樣的時光與青春的故事,我想我都會記得這些年,我的得失,我的成長,只是在看向它時,也許會多一份甜蜜的憂愁,為我的失去,也為失去后的擁有。
人總要成長,在一次一次磨練中,學(xué)會堅強(qiáng),而那些失去和錯過的東西,我們將之稱為成長的代價。
可我始終相信,只要一直走下去,歲月總會給我最好的。
指導(dǎo)老師:楊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