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
那年“干塘”捕魚,老隊長獨特的處置方式給了我許多生活上的啟示。
所謂“干塘”,就是一年一次地先用大網從四周來回拉幾遍,大魚幾乎無處逃遁。接著用抽水機把塘水抽干見到塘底,看看里面還剩下啥“寶貝”。
老隊長人情味重,對我們幾個知青說,咱山村窮,你們辛苦一年,也沒啥好禮。明天村里“干塘”,你們留下也出把力,見識一下,帶幾條大魚回去看父母吧!
第二天,天剛放亮,老隊長叫醒我們,再加上村里的十幾個青壯勞動力,穿上從附近水庫捕魚站借來的深筒雨靴和防水服,合力拖來一張大網。大水塘的周圍,老人、小孩和婦女站著或坐著看熱鬧,滿臉的期待,洋溢著喜氣。
老隊長按村俗擺好案臺,點上蠟燭,還放了幾串鞭炮,舉辦了簡單的開網儀式,無非是盼老天爺賜福百姓一個豐年,念叨著“魚兒魚兒可莫怪,你是人間一碗菜”之類的祈禱語,宣布網魚開始。
我們幾個知青也喝了點酒,覺得全身熱血沸騰,配合著其他的男勞力起勁拉著網。
一網一網地起來,伴隨著周圍陣陣歡呼聲和驚叫聲,鰱子魚、鯽魚、青魚、胖頭魚等幾乎全被網兜撈起來,活蹦亂跳,被倒進旁邊小船里。接著是抽塘水,伴隨著發(fā)電機的轟鳴聲,水面越來越淺,塘底的“寶貝”全都顯現(xiàn)出來。有平常難得一見的鱉,還有一些兇猛的黑魚,但更多的是小雜魚、泥鰍和小蝦。
老隊長在塘岸用雙手作成喇叭狀,大聲喊道:“只捉大的,小于筷子長的全部留下?!?/p>
捕魚結束后,老隊長馬上叫人開一條溝,從旁邊小水塘把水重新引入大塘里。
這些魚在歡樂的氣氛里分配完畢。我對“干塘”后沒對魚兒“趕盡殺絕”還是有些不解。
老隊長語重心長地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天理。割草別兜底,砍柴莫刨根,魚蝦有子孫,留下小魚是為了待來年??!”
老隊長那時雖說不出“珍惜資源,循環(huán)經濟,良性發(fā)展”的大道理,但他那遵循祖訓、敬畏大自然、取舍有度、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樸素理念卻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