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20世紀30年代,范文瀾在北京大學任教。他經(jīng)常到圖書館去借閱歷史方面的書籍。有一次,范文瀾在圖書館找到一本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這本書對于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范文瀾如獲至寶一般把它借回家??刹恍业氖?,在一次外出途中,喜歡攜書出行的他,竟遭遇小偷,丟了路費的同時,也丟了那本書。
書丟了,就只能賠償。范文瀾跑遍北京所有的書店,都沒有找到這本書。他很著急,托人四處打聽,終于在天津的一家書店找到這本書。當時《竹書紀年》的發(fā)行量很少,物以稀為貴,這本書漲了近十倍,范文瀾一時湊不出這么多錢來。
正在他為難之時,學生謝方汝建議:“弄丟圖書館的書籍有兩種賠償方式:按定價賠錢或者買書賠書。老師可以選擇賠錢。我算了一下,賠錢雖然要附帶交納一筆罰款,但還是比賠書劃算得多?!痹趫龅钠渌麑W生也都附和。
范文瀾卻搖頭說:“我覺得我還是賠書吧,我覺得賠書最劃算。我發(fā)現(xiàn)整個圖書館里,《竹書紀年》也僅有這一本。而且圖書館購書是一批一批的,不會因一本書而專程外出購書。就算我賠了錢,再購置這本書恐怕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那么,很多想讀這本書的學生豈不是讀不到了?我不想為了自己‘劃算而影響了別人的‘方便,這才是最不劃算的?!敝?,范文瀾很快托人買到這本書,順利歸還圖書館。北大師生對他的舉動肅然起敬。
選自《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