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煥良
跨省拐賣26名嬰兒,販賣價格最高近10萬元,被告人26人……近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這起特大跨省拐賣兒童案。這些嬰兒是如何被拐賣的?背后龐大的販嬰團伙又是如何運作的?
老房子傳出嬰兒哭聲
“哇哇,哇哇……”
2015年3月29日,一陣陣不同的嬰兒啼哭聲從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zhèn)某小區(qū)旁的一處老房子中傳出,但這戶人家主人章某50余歲,兒子小章20多歲,家中并無孕產(chǎn)婦,嬰兒從何而來?懷疑其中有蹊蹺,熟知情況的群眾當即報了警。
蒼南警方接警后,立即著手偵查,并在該房外守候多日。2015年4月4日下午,警方在房內(nèi)抓獲正在進行拐賣兒童交易的章某、朱某等9人,并解救出1名男嬰。
“孩子被解救時身體狀況十分不好?!鞭k案民警說,為了躲避偵查,犯罪嫌疑人特地將孩子安置在老房屋內(nèi),環(huán)境十分惡劣。房屋內(nèi)既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一到夏天,無數(shù)巨大的蚊子在黑暗中肆虐。
據(jù)章某供述,身邊有些熟人因沒有兒子,或孩子有智力障礙,想買個嬰兒傳宗接代。他就多方打聽,想從人販子手中“批發(fā)”兒童,再高價賣出。
2015年3月中旬的一天,章某多方打聽的事情終于有了回音。一名云南婦女打電話給他,說她“手頭有貨”,而且“貨”是男嬰。章某立即答應購買,雙方約定,在河北石家莊見面交易。
小章開車,章某帶上女友朱某直奔石家莊。隨后,章某花了5萬元,從該婦女處購買了1個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氐缴n南后,章某就開始物色買家,朱某與章某的母親陳某共同照顧男嬰。
一同被抓的屠甲、屠乙、蔡某、洪某、劉某5人,均是聽說章某“有貨”,趕過來看男嬰的。現(xiàn)場,章某開價8.8萬元,有人嫌貴,有人還在與他討價還價,直至被民警抓獲時,章某與買家還未成交。
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產(chǎn)業(yè)鏈”
隨即,警方順藤摸瓜,又在蒼南靈溪、河北石家莊等地抓獲其他案犯。其中,4月11日在靈溪抓獲陳某等人,解救1名男嬰;6月17日、7月2日在靈溪抓獲溫某等人,解救2名男嬰。丁某等人主動向警方投案。
“開始以為是個案,沒想到越查越大?!鄙n南警方相關(guān)知情人士說,解救的孩子數(shù)目在擴大,落網(wǎng)的嫌疑人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加,涉及浙江、福建、云南、河北等多地。
經(jīng)查,章某等人拐賣的兒童均為嬰兒,其中成交價最低1萬元,最高9.8萬元。
隨著犯罪嫌疑人的不斷落網(wǎng),2015年9月,震驚全國的特大跨省拐賣兒童案終于在浙江溫州宣告?zhèn)善啤?/p>
據(jù)章某交代,他第一次販賣兒童發(fā)生在2013年7月左右,他通過別人介紹,在浙江麗水青田火車站附近花6萬元買了1名男嬰,同年11月20日以8.6萬元賣給了下家。
“肥水”不流外人田。在這次拐賣中,章某還搭上了女友朱某和兒子。這次行動,他伙同兒子和朱某,在將男嬰從石家莊帶回蒼南后,他還分別付給朱某2000元、兒子1500元“工資”。
此案共涉及35名案犯,他們分別扮演著“介紹人”、“撫養(yǎng)人”、“運送人”、“收買人”等角色。這些涉案人員之間不少“沾親帶故”,其中有“情侶檔”、“父子檔”、“夫妻檔”,甚至還有一家五口齊上陣。
該團伙分工明確,形成了環(huán)節(jié)齊全的犯罪鏈條。章某、朱某、梨某妞等人作為主犯以非法獲利為目的組織販賣嬰兒,陳某生等人居間介紹買賣嬰兒,章某巡等人駕車接送嬰兒,此外,還有人負責抱送、喂養(yǎng)、照顧嬰兒等,處于介紹、撫養(yǎng)、運送等環(huán)節(jié)的人員大多會獲得報酬,介紹人獲取介紹費,撫養(yǎng)人、運送人則獲相應工資。
層層加價卻稱“做好事”
本案被告人大多來自農(nóng)村,屬于文化水平低下的無業(yè)貧困人群,而嬰兒來源的一條主線是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拐出,經(jīng)多次轉(zhuǎn)手、層層加價販賣到福建、浙江等地。
其中,云南女子梨某妞是章某和朱某的一個重要“貨源”,梨某妞被控販賣的7名兒童中,最后有6名兒童經(jīng)這對情人之手賣掉。
梨某妞說,章某和朱某告訴她購買兒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親戚沒有孩子。
梨某妞販賣的孩子都來自云南省怒江州。她說,這些孩子都來自當?shù)爻呢毨Ъ彝?,家里人認為將孩子賣到沿海,可以住在“三四層的樓房,有大床的富裕家庭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同樣認為自己在做“好事”的還有章某。他說:“我沒有文化,不認識字。別人生了不要,有人想要孩子,就把這個孩子送給他做好事,我不知道這是犯法?!?/p>
但事實上,這些嬰兒都是經(jīng)過層層轉(zhuǎn)賣和加價的,經(jīng)云南女子和某之手拐賣的多名嬰兒加價尤為突出。2014年6-7月,和某在云南蘭坪縣花1萬元買了1名男嬰,后以3.8萬元賣給下家梨某妞,后梨某妞以6.6萬元賣給肖某,肖某加價至7.5萬元又轉(zhuǎn)賣給章某和朱某,最后朱某以8.3萬元賣給他人。
三語翻譯庭審三天兩夜
2016年6月15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蒼南法院依法對該案公開開庭審理。
由于該案涉及多起犯罪事實,證據(jù)繁多案情復雜,且出庭人數(shù)較多,其中來自浙江、湖南、福建等律所的辯護人就有28人。為保證庭審順利有效進行,在正式庭審之前,溫州中院于5月24日召開了庭前會議,事先對審判相關(guān)的問題進行了解并聽取意見,其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語言問題。
本案26名被告人主要來自農(nóng)村,文化程度低,小學文化或文盲的有24人,而被告人章某、和某、梨某妞等人還不會講普通話,于是法庭專門通知了3名翻譯人員到庭參加訴訟,分別提供傈僳族語言、福安話、閩南話翻譯。
正式開庭后,26名被告人在法警的看押下依序進入法庭,有幾位白發(fā)蒼髯的老人特別顯眼,有些已經(jīng)行動不便需要被攙扶或背上法庭,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27歲,看上去很難想象是深諳拐賣套路的被告人。
法庭上,面對公訴機關(guān)的指控,25名被告人對公訴機關(guān)起訴的犯罪事實和法律適用都沒有異議,唯在具體金額方面稍有爭議。
而前期受到較高關(guān)注的被告人——68歲的退休女醫(yī)生李某則對公訴機關(guān)起訴的販賣5名兒童的犯罪事實提出了異議。
李某交代自己只經(jīng)手3個嬰兒,交易地點分別在家里、樓下、小區(qū)門口。對于公訴機關(guān)的“交易”一詞,李某也表示了異議,認為自己沒有做交易,都是因為對方家庭困難,本著“救人、幫人為目的,沒有追求利益”。
“既然沒有交易,為何把小孩帶到你家中?”公訴機關(guān)訊問道。
“抱養(yǎng)孩子是隱私,在民間就是這樣的,抱養(yǎng)孩子之后怕10年20年后認親?!崩钅侈q稱并不知曉向她購買嬰兒的章某是人販子,“章某說他親戚不能生孩子,想要孩子?!?/p>
由于涉案人數(shù)眾多,加上來回翻譯較為費時,法庭在晚上亦繼續(xù)開庭,從6月15日至6月17日,庭審持續(xù)三天兩晚。
懲治犯罪救出被販賣嬰兒
2016年11月4日下午2點45分,溫州中院在蒼南法院依法對該案公開宣判。79歲的被告人張某因病去世,法庭對他終止審理,被告人李某因身體原因缺席,其余24名被告人再次被帶上法庭。
法院審理認為,25名被告人結(jié)伙拐賣兒童,其行為均已構(gòu)成拐賣兒童罪,公訴機關(guān)指控的罪名成立。章某參與實施拐賣兒童20人;朱某參與實施拐賣兒童17人;梨某妞參與實施拐賣兒童7人。上述三人均犯拐賣兒童罪,由于拐賣人數(shù)眾多,應予嚴懲,故章某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朱某和梨某妞被判處無期徒刑。
李某作為醫(yī)務工作者,卻利用工作之便拐賣兒童,社會影響惡劣,酌情從重處罰,判處十三年有期徒刑。
被告人陳某、鄭某花幫忙喂養(yǎng)照顧嬰兒,在所涉拐賣兒童犯罪中起輔助、次要作用,且歸案后能坦白,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故免予刑事處罰。
其余19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一年零五個月不等。
此外,在本案中,被告人共拐賣26名嬰兒,最小的剛出生沒幾天。除已證實2名兒童系親生父母出賣外,其余所涉兒童均來源不明。當涉案人員均已被送進監(jiān)獄時,這些被警方從販嬰團伙中解救出來的嬰兒卻處于無家可歸的尷尬境地。他們因為無法找到親生父母,有些只能暫時繼續(xù)寄養(yǎng)在買主家里,有些在福利院等待未知的命運。
本案承辦法官劉建國在判決書里給這些孩子和父母們多留了一點線索。與以往判決書書寫不同的是,他們沒有籠統(tǒng)地概括犯罪事實,而是把每一節(jié)的犯罪事實及細節(jié)、來龍去脈、嬰兒的來源以及去向、涉及的所有被告人等都詳細寫出?!耙驗?,每一節(jié)事實都涉及一個嬰兒,我們希望這些嬰兒長大以后,如果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有疑義,我們的判決書可以為其查證提供一份線索?!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