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媛媛
七夕按說是年輕人才在意的浪漫情人節(jié),而我年過九旬的奶奶,卻年年都要鄭重其事地過七夕。爺爺是牛郎,不到30歲就英年早逝。奶奶是織女,她帶著一雙兒女苦熬日月。即使天人永隔,奶奶依然愿意相信,七月初七,是爺爺和她相會的日子。
七夕,天蒙蒙亮,奶奶就早早起床了。她對鏡梳妝,換上最得體的衣裳,灑水打掃廳堂,在爺爺?shù)恼掌吧舷恪[好貢品。然后奶奶開始生火做飯,她總要特意叮囑我:“今天不要頑皮,爺爺在天上看著我們呢……”
吃了早飯,奶奶開始曬箱底。奶奶打開古銅色的大衣柜,依次拿出一些物件兒晾曬。那是一些散發(fā)著遠古氣息的繡品:繡著喜鵲登梅的荷包,繡著鴛鴦戲水的枕頭封兒,繡著蓮花兒的繡花鞋,滾著花邊的大襟襖,繡著牛郎織女故事的家織土布被面……奶奶指著鋪了一炕面的繡品說:“這是繡給你爺爺?shù)暮砂?,這是繡給你爺爺?shù)恼硖變?,這是你爺爺娶我時我穿過的繡花鞋,這是你爸出生時你爺爺給我扯布做的繡花襖,這是你姑姑周歲時你爺爺讓添置的繡花被面……”每一件繡品都與爺爺有關(guān),奶奶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情無限,洋溢著無法言說的思念。
奶奶的“鎮(zhèn)柜之物”,是一塊繡著祥云彩鳳的紅蓋頭,那是貼著奶奶心尖的珍品。奶奶總是到最后,才小心翼翼拿出紅蓋頭。她拿在手上摩挲一陣子,又緊緊地把蓋頭貼在胸口,甚至小心地把蓋頭蒙在頭上……那時,映在古老的梳妝鏡里的奶奶,神態(tài)竟是羞澀幸福的,她想起了與爺爺大婚的情景吧。鋪了一炕面的繡品,仿佛就在一瞬間,凝固了時光。
那些與爺爺有關(guān)的繡品,經(jīng)過短暫的晾曬后,又被奶奶一件件收回放在衣柜里。隨著奶奶“吧嗒”一聲鎖上了銅鎖,我總是恍然覺得,奶奶把爺爺鎖在了柜子里。
暮色四合,奶奶帶著我坐在前院的葡萄架下。奶奶摟著我,絮絮叨叨跟爺爺說話:“今年咱家收成不錯,閣樓堆滿了麥子,馬上就該收玉米了。大孫子聰明伶俐,書讀得特別好。他眉眼俊朗,我看著他啊,就像見到了你……人想人,想死人啊,我想你啊……”看著奶奶遙望天際表情哀婉凄迷,我總是忍不住落下淚來。
很多時候,我總是癡癡地想:七月七,爺爺在天上,一定聽到了奶奶說的話。他也一定了解,奶奶對他綿延一生的思念!
(摘自《河北工人報》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