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高國強+++喬志斌
摘 要:文章介紹了5kg真空自耗凝殼爐的構成,設計及制造過程中的技術難點。
關鍵詞:真空凝殼爐;鑄造;真空
前言
真空自耗凝殼爐是目前鈦工業(yè)生產(chǎn)鈦鑄件使用率最高的熔鑄設備,它的熔煉原理、生產(chǎn)工藝、操作方式以及設備組成與真空自耗電弧爐有很多相似地方。凝殼爐是在自耗電弧爐和真空感應爐結合基礎上,衍生出的一種新式爐型,解決了電弧爐不能澆注鑄型,感應爐因為組成結構上的因素對熔融金屬有污染的弊病。采用自耗爐的熔煉環(huán)境,在水冷坩堝中快速溶化,達到所需量后,翻轉傾斜坩堝,將液態(tài)熔融金屬注入提前放置好的鑄型內,從而獲得所需形狀的鑄型。
自上世紀60年代我國引進第一臺25kg真空凝殼爐以來,我國已自行制造出多種型號同類設備,主要用于鈦泵、鈦閥等化工行業(yè)用的耐腐蝕鑄件生產(chǎn),隨著精密鑄造技術的發(fā)展,用于軍工和體育用品的生產(chǎn)也日益增多。本文將對5kg真空自耗凝殼爐設計中應注意的技術難點做以介紹。
1 設備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
公稱容量:5kg
最大熔化電流:5kA
熔煉電壓:25-45V
工作真空度:6X10-1Pa
澆注周期:2~5s(可調)
鑄型最大尺寸:200mmX200mmX300mm
2 設備的構成
凝殼爐的爐體結構形式?jīng)Q定著具體的爐型,爐體大小取決于鑄型重量體積和坩堝的外形尺寸,以及離心盤直徑等因素綜合考慮,根據(jù)已投入使用設備的爐體結構形式,大致可將凝殼爐爐體形式分為5種類型:臥式、立式、雙室、多室和連續(xù)式爐型等。
本文設計采用臥式爐型,它的爐體為臥式圓筒體,圓筒殼體上部焊接有一個立式圓筒,方便安裝爐蓋、電極桿動密封、觀察窗、攝像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等。坩堝以及坩堝翻轉機構安裝在筒體中部,筒體下方安裝有離心盤機構。筒體前端安裝有爐門,后端用封頭封死,連接有真空系統(tǒng)。
3 凝殼爐優(yōu)缺點
優(yōu)點:凝殼爐具有技術成熟、結構簡單、設備故障率低、維護簡便、爐型系列化大型化的特點,在鈦鑄造工業(yè)是普遍應用的設備。
缺點:凝殼爐生產(chǎn)所使用的自耗電極一般采用電弧爐提供的成品鑄錠,加工成凝殼爐生產(chǎn)所需規(guī)格的自耗電極。因此對電極規(guī)格形狀要求較高。在熔煉時,受熔速和冷卻效果的約束,需要調節(jié)電流大小來保持熔池,會產(chǎn)生猛烈飛濺。
4 主要解決的技術難點
4.1 坩堝以及坩堝傾翻機構
凝殼爐熔煉的最基本部分是坩堝,但是在結構上凝殼爐坩堝與電弧爐坩堝完全不同,凝殼爐的坩堝是長度短、直徑大,同時要執(zhí)行反轉運動。坩堝的外形尺寸、組織材料,以及坩堝外壁的水冷系統(tǒng),都直接影響到被熔融金屬的質量、澆注效果、成品率以及設備使用期間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安全性。
凝殼爐的坩堝是用來直接融化金屬的容器,所以它是整個設備的核心,與電弧爐一樣的原理,即坩堝帶正電,為正極,自耗電機為負極。
凝殼爐在熔煉過程中,會在坩堝內壁與熔池間形成一個凝殼,能夠起到隔離液態(tài)金屬熔池與坩堝內壁直接接觸,防止坩堝內壁污染金屬材料,同時也能保護坩堝內壁,不被高溫破壞,減少熱量損失。
坩堝傾翻機構,是由坩堝組件、翻轉軸、動密封組件、翻轉氣缸組件、接點裝置等機構組成。其結構形式為產(chǎn)品所需規(guī)格的紫銅坩堝,放置于冷卻水套內,冷卻水套與兩側翻轉軸相連接,翻轉軸由翻轉氣缸帶動,進行翻轉運動。翻轉軸做相應設計,翻轉軸傳遞扭矩帶動坩堝翻轉,同時又要傳導電流,也要給坩堝冷卻系統(tǒng)提供冷卻水,因此在結構較為復雜。
4.2 爐體
凝殼爐的爐體也叫熔煉室。常見爐體為一側開門的臥式圓筒形結構,采用雙層水冷夾套結構,爐門處也設有冷卻水。
本文設備采用臥式前開門結構形式,具有雙層爐壁,中間通水冷卻,內有坩堝翻轉機構,離心澆注機構,爐體上端設有供電極升降用的密封裝置和觀察窗。爐體側部設有真空管道。屬于大型爐的衍生爐。
4.3 真空系統(tǒng)
真空凝殼爐真空室的熔煉真空度一般在10-1Pa~10-2Pa量級內(本設備6X10-1Pa)即可保證鑄型質量。真空系統(tǒng)在配型時一般要比電弧爐選用的抽速大,這是由于真空系統(tǒng)在滿足自耗電極融化工藝過程排氣要求的同時,還要額外考慮到澆鑄時熔融金屬進入澆口杯、澆道、石墨型時,在瞬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氣體,這種現(xiàn)象每次熔煉都會出現(xiàn),因此整個真空室的真空度會產(chǎn)生較大波動,嚴重影響到鑄件的表面質量,嚴重的會造成對真空泵組的損害。因此,在設計真空系統(tǒng)時,需要考慮澆鑄時的放氣峰值,要有足夠的抽速。本設備真空機組采用ZJP-600羅茨泵+2x-70旋片泵,足夠適應設備放氣峰值的影響。
5 結束語
本文從真空自耗凝殼爐的結構組成出發(fā),簡明介紹了真空凝殼爐的部分關鍵問題。設備滿足化工科研領域生產(chǎn)、實驗要求,安全環(huán)保,澆注成品質量良好,制造成本較低,4個月即可投產(chǎn),見效快,符合中國國情,適合在試驗室及中小企業(yè)推廣。
參考文獻
[1]達道安.真空設計手冊[M].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4.
[2]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3]張繼玉.真空電爐[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4.
[4]馬開道,等.稀有金屬真空熔鑄技術及其設備設計[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