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景力 內蒙古赤峰市阿旗天山第六中學
為理想的教育砥礪前行
文 / 于景力 內蒙古赤峰市阿旗天山第六中學
假期里讀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書中生動地描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分別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十個方面娓娓道來。下面我結合自己的理解,就“理想的教師”這部分談一談感受和收獲。
成為理想教師的要求很多,標準不一。但我認為最重要、最關鍵的還是師德。所謂“教師大計,師德為本”。而師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愛滿天下”,也就是說好老師是以“愛”為前提的。教師有對教育事業(yè)的愛,才會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師心中有了“愛”才會有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寬容,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達成,美好的教學愿景才會實現(xiàn)。
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內蒙古赤峰市阿旗天山第六中學(以下簡稱“天山六中”)積極倡導尊重、理解、激勵式的教育,做用真愛和真知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我們要讓每個孩子走在一個充滿尊重、充滿理解、充滿激勵的成長世界里。老師們要懂得每一株樹木都有自己的花期,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生命特質,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生命潛能,讓他們在春暖花開時開枝散葉,讓他們在自己的花季里怒放生命,積極引導學生相信自己,鼓勵自己,超越自己,最終培養(yǎng)出品行端正、才智多元、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
愛的另一要素是賞識教育。教育是一種藝術,懂得最近距離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而欣賞和交流則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賞識能喚起心靈的共鳴,賞識能迸發(fā)出希望的火花,賞識能把自信留在心底,賞識能激起奮進的力量。如果學校是充滿蓬勃生命力的大樹,那么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名學生,就是一片片翠綠欲滴的葉子,在燦爛的陽光下散發(fā)著生命的光輝。我們要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變“食指教育”為“拇指教育”,使學生在教師和家長賞識的目光下快樂健康成長。
學生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里用兩種聲音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拿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師。他們歡迎沒有教育痕跡的交流,歡迎沒有心理距離的對話。天山六中作為一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教師面對的是充滿求知欲望、對老師有著無限信任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學習習慣沒有很好地養(yǎng)成,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甚至有個別學生行為習慣也不大令老師滿意,但因為他們是孩子,是我們的學生,我們就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去傷害他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們進行平等的溝通,嘗試著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對話。
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老師們雖然也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賞識成功教育”,但觀念還未能真正轉變,有些老師還是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很少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學生(特別是后進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那是一種怎樣可怕的教育!作為老師不能以一個成績的標準來看待學生,相反,我們要淡化成績,這淡化成績當然不是說我們不要追求好的成績。對于優(yōu)秀生,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嚴謹認真的治學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他們善于合作、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分數(shù)。對于“后進學生”,我們更要淡化“分數(shù)”對他們心靈的摧殘,我們要適當放低對他們的要求標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對待。我們更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不自暴自棄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端端正正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yōu)樽非罄硐攵恍概Φ木衽c毅力。這些是我們作為一個理想教師應該追求的。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苯處熅拖衲悄瞰I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教師的職業(yè)偉大而崇高,通過閱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我會對“怎樣做一名理想的教師”有一個更深層的認識,也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笆陿淠荆倌陿淙??!碧ど先咧v臺,我們責無旁貸,那就讓我們在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中努力成長為理想的教師,并為實現(xiàn)理想的教育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