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約十二三歲以后,叛逆心理和逆反行為極為突出,最難糾正。試想,要想把一匹從小放養(yǎng)長大的馬駒馴服,是多么不容易?。?/p>
更何況一些復雜的周邊環(huán)境,對于那些知識比較少,判斷能力差,自律性差,富于模仿,易于受感染的學生來說,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因為抵擋不住各種誘惑,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離開了校園,步入了社會角落,走向犯罪道路。而當父母感到自己錯了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惡習。
很多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成長中缺愛,使這些孩子走上了不歸路。很多青少年犯罪以后,民警問其家庭情況時,很多孩子都有相似的回答:父母只知道沒完沒了地吵架,或是十天半月見不到一次面,根本沒有人關心我,也不愛我。
孩子說去打工,只是逃脫父母、學校束縛的幌子。孩子已經(jīng)厭煩了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和老師不厭其煩的批評,所以要離開家庭和學校。
我們需要如何做呢?
1.父母應該停止對孩子的指責,盡量緩和與孩子的關系。因為孩子一旦離開家庭,就會像脫韁的野馬,步入歧途的可能性很大,要盡可能把孩子留在家里。
2.如果父母溺愛孩子,應該找一個孩子信賴的第三人來做孩子的工作,可以是家人的朋友,也可以是孩子的好同學。父母要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學會說不,讓孩子感受一下生活的艱辛,對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應該是有益的。
3.如果父母采用的是放養(yǎng)型的教育模式,則應停止對孩子的指責,因為孩子今天的現(xiàn)狀都是父母不負責任的行為所造成的,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樣就能起到感化的作用。
我想和那些不重視教育的父母說,請不要再給不陪伴、不教育孩子找各種借口了,我們每個人都忙,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yōu)榱耸裁疵Γ坎痪褪菫榱撕⒆拥膶韱??千萬不要舍本逐末。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人生的第一事業(yè),我們所從事的賴以生存的工作只是第二事業(yè),因為我們將來的幸福,不取決于你擁有了多少物質(zhì)財富,也不取決于你當了多大的官,而取決于我們步入弱勢群體(老年人)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孩子怎樣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家庭和睦,事業(yè)有成,孝敬父母,我們才會有幸福的生活。
所以教育專家說:父母是一個終身不能下崗的“特殊職業(yè)”,必須要學習上崗,才能培養(yǎng)出成功的子女。
教育專家田樹立免費咨詢熱線:15831134444,地址:石家莊市建設南大街與槐中路交叉口新世隆超市南二樓新本源教育,郵箱:tianshuli.c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