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民 張梅鳳 石隆平
隨著我國農藥工業(yè)的發(fā)展壯大,農藥制造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生產(chǎn)的農藥產(chǎn)品大量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為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制造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產(chǎn)品是必然選擇。近年來,國內農藥管理的水平逐步提升,農藥登記政策趨嚴,登記資料要求越來越規(guī)范,產(chǎn)品標準也緊跟國際標準。這就要求我國農藥行業(yè)緊跟時代步伐,產(chǎn)品質量和標準水平向國際標準靠攏。為了讓我國農藥行業(yè)從業(yè)者了解國際農藥標準的要求,本文就FAO/WHO農藥原藥及母藥標準導則(不包括微生物類母藥)進行簡單介紹。
1 原藥(TC)
1.1 概述
原藥(TC)是指從制造它的原料、溶劑中等分離提純(盡可能地提純)出來的一種活性成分。原藥可以由母藥制得,同時也可以通過稀釋來制備母藥,在稀釋過程中,可能轉化成鹽或其衍生物。原藥經(jīng)加工后,方可作為一種農藥使用,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成鹽或其它衍生物。原藥是在生產(chǎn)商和加工商之間進行交易的。
本品應由有效成分(ISO通用名稱)和相關的生產(chǎn)性雜質組成。本品具有(物理狀態(tài)描述,如晶體、液體、硬塊、顏色、氣味等),無可見的外來物質和任何添加物,必要時可加入穩(wěn)定劑。
1.2 有效成分
1.2.1 鑒別試驗 該有效成分應符合一種鑒別試驗,當對該有效成分識別仍然有疑問時,應至少符合另一種鑒別試驗(分析方法必須是CIPAC、AOAC或其它等效的方法。若尚未公布,申請者應將分析方法的所有詳細內容連同有效數(shù)據(jù)遞交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
1.2.2 有效成分含量 應當標明含量(不低于
g/kg),當測定時,檢測平均值應不低于最低標明值。
1.2.3 其它相關項目 若有需要,例如異構體比例等。
1.3 相關雜質
1.3.1 在生產(chǎn)或貯存中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物。如有需要,雜質含量≤ g/kg。(該條款僅包括相關雜質,標題應反映出相關雜質的名稱。分析方法必須經(jīng)過同行驗證)。
1.3.2 水分(MT30.5)(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該條款)。如有需要,水分含量≤ g/kg。
1.3.3 不溶物(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該條款)。如有需要,不溶物含量≤ g/kg。
1.4 物理性質
1.4.1 酸度和/或堿度(MT191)(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該條款)。如有需要,酸度(以H2SO4計)
≤ g/kg;堿度(以NaOH計)≤ g/kg。
2 母藥(TK)
2.1 概述
母藥(TK)是指沒有從制造它所用的原料、溶劑等中提純出來的一種有效成分的產(chǎn)品,或者可能是一種最低限度稀釋的、專用于加工制劑的原藥。有時使用母藥加工制劑比使用原藥更具有優(yōu)勢,例如活性成分在純品形態(tài)下不穩(wěn)定、提純過程很復雜和費用增加,尤其是去除唯一的雜質水。在制劑加工和母藥制備過程中,可能有鹽或其它衍生物生成。
本品應由有效成分(ISO通用名稱)和相關的生產(chǎn)性雜質組成,以(鹽、酯等)形式,為具有物理狀態(tài)描述(如晶體、液體、硬塊、顏色、氣味等),無可見的外來物質和任何添加物,必要時可加入稀釋劑和穩(wěn)定劑。
2.2 有效成分
2.2.1 鑒別試驗 該有效成分應符合一種鑒別試驗,當對該有效成分識別仍然有疑問時,應至少符合另一種鑒別試驗(分析方法必須是CIPAC、AOAC或其它等效的方法。若尚未公布,申請者應將分析方法的所有詳細內容連同有效數(shù)據(jù)遞交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
2.2.2 有效成分含量 應當標明含量范圍[g/kg,對液體母藥用g/L,在(20±2)℃時],當測定時,檢測平均值與標明值之差不應超出允許范圍
2.2.3 其它相關項目 若有需要,例如異構體比例等。
2.3 相關雜質
2.3.1 在生產(chǎn)或貯存中產(chǎn)生的雜質。如有要求,最大不應超過測得的有效成分含量%(該條款僅包括相關雜質,標題應反映出相關雜質的名稱。分析方法必須經(jīng)過同行驗證)。
2.3.2 水分(MT30.5)(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該條款)。如有需要,水分含量≤ g/kg。
2.3.3 不溶物(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該條款)。如有需要,不溶物含量≤ g/kg。
2.4 物理性質
2.4.1 酸度和/或堿度(MT191)或pH值范圍(MT75.3)(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該條款)。如有需要,酸度(以H2SO4計)≤ g/kg;堿度(以NaOH計)
≤ g/kg;pH值范圍 ~ 。
2.4.2 其它項目 如有需要,如濕篩試驗、動力學粘度范圍、比重等。
原藥和母藥可直接使用,但應符合與之物理狀態(tài)相宜的制劑標準。制造商可以對原藥和母藥產(chǎn)品進行再處理,以保證在加工制劑前符合標準的要求,因此貯存穩(wěn)定性條款不包括在原藥和母藥的標準中。原藥和母藥的標準比較簡單,因為只有很少的物理性質影響原藥或母藥中有效成分的穩(wěn)定性和性能。原藥或母藥標準是所有制劑標準的起點。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