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筱艷
大家好呀,新的一年,我們依然會一起共度下午茶的時光,這真是太好了。今天我們來品嘗一下咱們中國的茶。那就泡上一壺綠茶吧,它可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一般是指采摘茶樹的新葉或芽,不經(jīng)發(fā)酵(jiào),經(jīng)殺青、整形、烘干等數(shù)道工藝而制作的飲品。你們看它的色澤,碧青透亮,聞一聞,茶香清爽,喝一口,清流入喉,仿佛肺腑間都被洗干凈了似的。
哎呀,差點忘了正事,快把茶杯放一放,我們要開始聊聊寫作啦。上一次,我們說過如何寫一篇文章的開頭。俗話說,好文章要“虎頭、豹尾、豬肚子”,你別笑,我們這就來說一說,這“小豬的肚子”該如何寫。
我想,同學們一定都有邊寫作文邊數(shù)字數(shù)的痛苦經(jīng)歷吧。小學生的作文,動輒(zhé)四五百字,中學生呢,至少得六七百字,唉,要把字數(shù)寫夠可不容易。寫到絕望處,恨不得連標點符號都算成字才好呢。
其實呀,要寫出飽鼓鼓的“豬肚子”來并不難,我這兒,可有3個寶箱呢!
寶箱一:內容豐滿
說起來容易,可到底怎樣才能讓內容豐滿呢?我們找好素材后,先對它進行粗略的加工。仔細地想一想,這個素材我怎么用?某件事的發(fā)展經(jīng)過是怎樣的,有什么樣的波折,高潮部分在哪兒?有哪些必須要寫的場景?人物的對話有哪些?
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準備的素材并不完整,也不要著急,你可以通過想像進行補充,甚至對原素材中的事件進行改編。這點特別重要,寫作,是需要想像的,這里的想像并不是指天馬行空式的幻想,而是依據(jù)對生活的理解,用合理的邏輯,將斷層的情節(jié)補足。
比如,原事件比較平淡,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想像,讓它變得更有光彩,更有戲劇性;原事件最后的結果是不了了之,可是我們寫進作文里,卻不能讓它這樣稀里糊涂的,而是要通過邏輯推斷,寫出結果來。這個對素材進行粗加工的過程,就好像往“豬肚子”填充了內容,使之飽滿鼓脹。
寶箱二:過程完整
接下來,事件的過程要寫完整啦。在粗加工的基礎上,用文字將事件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娓(wěi)娓道來。其間可以埋下小小的伏筆,或是留個小懸念,或者寫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轉折。還可以用上很多的寫作技巧:倒敘、插敘等等。將事件寫完整,并不意味著流水賬式地交待情節(jié),而是過程該詳處詳細,工筆細描;該略處簡略,一筆帶過。節(jié)奏快慢結合,適當留白,使得文章韻味更加悠長。
寶箱三:描寫細致
寫出人物的言語、行為、神態(tài)以及心理活動,并且要讓這些言、行、神及心理符合人物的年齡、性格和身份。一位年輕的老師與一位年長的老師,說話的口吻就不一樣;你的爸爸媽媽的動作、神態(tài)也完全迥(jiǒng)異。適當進行心理描寫,讓人物說出無聲的話來,群像描寫與個體描寫相結合,即先整體描寫一個場景中的眾人,再詳細地描寫其中某一個人物等等。
接下來,我要用一個自己寫作的例子,具體跟大家聊一聊如何粗加工,如何將事件寫完整,如何描寫細致。
前兩年,楊老師的學校發(fā)生了一件事:一位平時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在一次重要的調研考試中,發(fā)揮失常。考試結束后,這位同學坐在教室里,失聲痛哭,當時有不少同學都圍在他身邊。最后,老師將他帶去了辦公室。而由于這次考試,這位同學與自己的理想中學,失之交臂。
我將這個素材記在了小筆記本兒上,我決定用它來寫一篇短篇小說。
于是,我先對素材進行了粗加工。我想像,考試前,小主人公是如何認真復習準備的,他的爸爸媽媽又是如何陪伴他的??荚嚂r他為什么會失手,我必須要為他安排一個合理的原因。這個故事的高潮部分難道就寫到痛哭為止嗎?當然,現(xiàn)實生活中是這樣的,可是寫成故事,這樣就顯得過于平淡。所以,我展開了想像,為小主人公安排了一個考試過后的夜晚,在這天晚上,他做了一件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若干場景:媽媽帶著他上補習班;考試的那天早上,餐桌上母子二人的對話;考試過后的夜晚,一片寂靜,小主人公正在暗自神傷,突然腳下一暖,原來是他平時常喂的流浪小貓,來到了他身旁。小主人公性格內向,心理活動多而話語少,他的媽媽卻心直口快,言語快速鏗(kēng)鏘(qiāng),行動風風火火。啊,這一幕一幕,慢慢地,便都涌到我腦海中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故事寫出來。這就是我后來的一篇得獎小說《這一天》。
至于這個故事是如何結尾的,為什么要這樣結尾,這個問題嘛,留待下一次下午茶時間再細說,到時候,我們會聊一聊如何寫文章的結尾。
如果你等不及,也可以直接掃描一旁的二維碼,就能看到這篇小故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