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貴州薏苡黑穗病的發(fā)病情況及其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2017-03-24 15:53劉榮申剛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分離鑒定病原菌

      劉榮++申剛

      摘要 為有效防治薏苡黑穗病,提高薏苡的質量和產量,通過抽樣調查薏苡黑穗病的發(fā)病情況,并采用組織分離法分離得到薏苡黑穗病病原菌,結合形態(tài)學描述、ITS序列比對分析該菌。結果表明:薏苡不同品種(系)之間的感病情況存在差異,同一品種在不同區(qū)域的耐病性也不盡相同。此外,結合形態(tài)特征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定得到該病原菌為薏苡黑粉菌。

      關鍵詞 薏苡黑穗??;發(fā)病情況;病原菌;分離鑒定;貴州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S4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102-02

      Abstract For controlling job′s-tears smut,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oix lacryma-jobi L.,surveyed morbidity of job′s-tears smut,obtained job′s-tears smut by tissue separation,and analyzed the bacteria in combiation with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ITS sequence align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job′s-tears wa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 (or lines) of Coix lacryma-jobi L.,the same varie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lso had different diseased resistance.In addition,we identified the pathogen of job′s-tears was Ustilago coicis Brefeld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Key words job′s-tears smut;morbidity;pathogenic bacteria;identification;Guizhou Area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又名藥玉米,屬于禾本科(Poaceae)薏苡屬(Coix)。薏苡作為一種藥食兼用作物,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1]。雖然國發(fā)[2012]2號文件已將薏苡列為貴州特色發(fā)展的主要作物之一,但是貴州地區(qū)常年雨量充沛,時空分布不均,3個多雨區(qū)之一位于省之西南部,降雨日數(shù)較多,相對濕度較大。而水分是影響薏苡黑粉菌厚垣孢子萌發(fā)的主要因素之一[2]。薏苡在種植過程中易感染薏苡黑穗病,嚴重制約著薏苡的產量和品質。薏苡黑穗病是由薏苡黑粉菌(Ustilago coicis Brefeld)引起,病原屬于擔子菌亞門;該病易感染,分布廣,在大多數(shù)國家均有報道[3-4]。據(jù)1957年、1958年進行的田間調查,發(fā)現(xiàn)薏苡黑穗病危害十分嚴重,大田的平均病株率達80%~100%,病癭率達50%以上[5]。隨著薏苡感病雜交種的推廣,連作薏苡的增加,薏苡黑穗病害不斷蔓延、加重,以致薏苡產量喪失嚴重。因此,筆者就貴州地區(qū)薏苡同一品種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品種間黑穗病進行調查分析,并將薏苡黑穗病病原菌進行分類鑒定,旨在摸清薏苡種植區(qū)病情發(fā)生情況,為該地區(qū)的薏苡黑穗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薏苡黑穗病發(fā)生情況調查

      供試材料為Y83、Y160、Y164,共3個品種(系);各品種(系)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調查時間為2014年5—10月及2015年5—10月;調查地點位于貴州省興義市、興仁縣、貞豐縣、晴隆縣,以主栽區(qū)興仁縣為主。選擇歷年薏苡黑穗病發(fā)病較重的種植區(qū)進行調查。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10株,每個品種4個重復,調查薏苡黑穗病發(fā)病率和嚴重度。

      1.2 薏苡黑穗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病原菌的分離采用組織分離法及單孢分離法。病原菌的形態(tài)鑒定參考《中國真菌志》第十二卷的“黑粉菌科”描述進行。病原菌的分子鑒定運用通用引物ITSl(5′-TCCGTA-GGTGAACCTGCGG-3′)和 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一對引物進行病原菌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擴增,連接轉化后對陽性轉化子進行克隆測序;利用軟件DNAStar的MegAlign程序和NCBI上的Blastn程序進行序列比對分析。 儀器與試劑:BX51型顯微鏡(OL-YMPUS)、XD-1型二氧化碳臨界點干燥器(Eiko公司)、IB-3型離子鍍金儀(Eiko公司)、JSM-6390LV掃描電鏡(JEOL公司);葡萄糖、瓊脂粉、3%戊二醛、乙醇、乙酸異戊脂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系)薏苡黑穗病發(fā)生情況

      薏苡黑穗病主要感染薏苡的莖、葉、穗。由表2可知,薏苡在種植過程中感染黑穗病的情況較嚴重,且不同品種(系)之間的感病情況存在差異。從調查的3個品種(系)來看,Y83的病株率較其他2個品種高,Y160的發(fā)病率大于Y164的發(fā)病率。以調查地點為依據(jù),不同地區(qū)的感病性也不盡相同,3個品種抗黑穗病能力在興仁縣均較弱,Y83和Y160在興義市的發(fā)病率相對要低些,而Y164在晴隆縣的耐病性較高。從而可以推斷,Y164的抗病能力強于Y160和Y83,而Y83的抗病能力最弱。

      2.2 薏苡黑穗病病原菌鑒定

      2.2.1 形態(tài)鑒定。通過分離得到薏苡黑穗病病原菌后,將其接種到PDA培養(yǎng)基上,28 ℃培養(yǎng)過程中進行菌落形態(tài)和顯微形態(tài)觀察。圖1為病原菌培養(yǎng)15 d后的菌落形態(tài),可以看出:菌落直徑約為5.82 cm,菌落中央皺褶凸起、邊緣整齊,表面呈白色、反面淡黃色。顯微形態(tài)觀察:成熟的黑粉孢子近球形或卵圓形,7.45~11.00 μm×7.5~10.5 μm,有刺。通過掃描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刺間有小疣。以上形態(tài)觀察描述與《中國真菌志》第十二卷的“黑粉菌科”的薏苡黑粉菌的形態(tài)特征一致,初步斷定該病原菌為薏苡黑粉菌。

      2.2.2 分子鑒定。根據(jù)形態(tài)鑒定的結果,選取3個典型菌株,并采用CTAB法提取其基因組DNA。以基因組DNA為模板,ITSl和 ITS4為引物進行PCR擴增,獲得約600 bp的片段(圖2),克隆測序后分析顯示:3株菌株的擴增序列一致,將其ITS序列在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上進行Blastn(核苷酸序列比對)同源性分析發(fā)現(xiàn):該序列與Ustilago coicis(JX219371.1)的ITS 1 5.8S 核糖體RNA基因相似性最高,達99%(圖3)。進一步證實薏苡病原菌為薏苡黑粉菌。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Y83、Y160、Y164 3個品種在不同區(qū)域耐黑穗病能力進行調查,結果顯示Y83抗黑穗病能力最弱,Y160次之;同時調查同一品種在不同區(qū)域的耐病性,不同地區(qū)的感病性也不盡相同,不同品種(系)在興仁縣的發(fā)病率都相對較高。由此可以推斷:薏苡不同品種在同一地區(qū)感染黑穗病的發(fā)生情況存在差異;因貴州地區(qū)特殊的氣候條件,薏苡同一品種在不同區(qū)域耐黑穗病能力不同。而且黔西南屬于貴州省三大多雨區(qū)之一,降雨日數(shù)較多,相對濕度較大,這種溫濕度適宜孢子萌發(fā)生長。因此,在選擇薏苡種植品種時,不僅要重視薏苡的品質、產量,還要考慮品種的抗病能力。

      對分離得到的黑穗病病原菌進行形態(tài)和分子的綜合鑒定,觀察得到3個菌株的形態(tài)特征和測序結果一致。1940年,Mundkur[6]對植物黑穗病調查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薏苡黑粉菌,并命名為C.lacryma-jobi Mundkur。而Chowdhury[7]提出的觀點與Mundkur存在分歧,他在研究過程中把此菌與Ustilago coicis同義進行報道。后來,Zhang等[8]對該菌的超顯微形態(tài)結構和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樹進行分析后得出:該菌與Ustilago trichophora親緣關系最近,達84%。但筆者將研究結果同《中國真菌志》第十二卷的“黑粉菌科”比較以及對序列比對分析,初步斷定該病原菌為薏苡黑粉菌。

      4 參考文獻

      [1] 楊繼祥.藥用植物栽培學[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3:284-292.

      [2] 王秀全,傅建國.薏苡黑粉病的防治[J].中藥材,1985(3):3.

      [3] SMALL W.Matter of phytopathological interest during 1926[J].Rev Appl Myco,1927(6):273-274.

      [4] TITATARN S,CHIENGKUL A,UNCHALISANGKAS D,et al.Occurren-ce of Ustilago coicis on Coix lachryma-jobi in Thailand[J].Plant Dis,1983,67(4):434-435.

      [5] 李彥勇,鄭茂源.薏苡黑穗病[J].植物保護,1964(6):13.

      [6] MUNDKUR B B.A second contribution towards a knowledge of Indian Ustilaginales:Fragments xxvi-l.[J].Trans Br Mycol Soc,1940,24(3/4):312-336.

      [7] CHOWDHURY S.Some studies on the smut Ustilago coicis Bref.of Job′s tears millet[J].J.Indian Bot,Soc,1946(25):123-130.

      [8] ZHANG J Z,GUAN P G,TAO G,et al.Ultrastructure and phylogeny of Ustilago coici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2013,14(4):336-345.

      猜你喜歡
      分離鑒定病原菌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調查與預防淺談
      植物免疫系統(tǒng)“合作”御敵
      煙粉虱病原真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草魚腸道不動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
      五株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分離鑒定
      引起奶牛關節(jié)炎的牛支原體病原的分離鑒定
      早產兒與足月兒發(fā)生新生兒敗血癥的特點比較
      腦脊液培養(yǎng)常見細菌及耐藥狀況回顧性調查研究
      重癥監(jiān)護病房醫(yī)院獲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特點研究
      一株纖維素分解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
      格尔木市| 华阴市| 蓬莱市| 泸定县| 江西省| 交口县| 郑州市| 宁德市| 和平区| 平江县| 青冈县| 江口县| 寿阳县| 原阳县| 新竹市| 武义县| 澄江县| 五原县| 平舆县| 若羌县| 宿州市| 阳西县| 蒲城县| 呈贡县| 建宁县| 四会市| 长阳| 漠河县| 和龙市| 云浮市| 昂仁县| 靖州| 南投市| 延边| 大英县| 奉节县| 炉霍县| 布拖县| 清新县| 罗田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