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亮
○新生代教師課例
閱讀教學:讓兒童從原點走向“生長”
——蘇教版六上《愛之鏈》一課的教學設計
李昌亮
《愛之鏈》是蘇教版六上的一篇課文,文章講述了嚴寒冬夜里一個充滿愛的故事:生活遭遇困難的喬依無償幫助素不相識的老婦人修好了汽車;老婦人用餐時得到陌生女店主的悉心照顧,她受到了愛的感染,悄悄地留下一些錢來幫助女店主;女店主安慰自己的丈夫喬依,她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三個小故事相對獨立,又因為“愛”相互關聯(lián),形成了溫暖人心的“愛之鏈”。
《愛之鏈》是一篇小說,如何帶領學生讀小說?筆者立足于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從故事和人物兩個維度入手,通過課堂上的師生共讀,讓學生經(jīng)歷小說閱讀的過程,學習小說閱讀的方法,繼而影響和促進學生更有效地、獨立地閱讀小說。
小說首先要有吸引人的故事。本課教學中,教師陪伴學生駐足故事情節(jié)的關鍵處,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前后聯(lián)系,故事和生活經(jīng)驗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小說情節(jié)的生動。無論什么樣的故事,總離不開人,有什么樣的人就會有什么樣的故事。正是由于喬依、老婦人和女店主都懂得感恩,心中都有大愛,才會有《愛之鏈》這個故事。本課教學,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章對人物的細致刻畫,在揣摩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人物形象。
如何從學生的學習出發(fā),如何建構學習框架,如何進行閱讀引導,實現(xiàn)本課教學“在閱讀中學會閱讀”的目標,從而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拔節(jié)生長”,筆者著力從以下角度進行了思考:
1.讓兒童學習的原點真實存在。
兒童閱讀小說的原點在哪里?
和大部分人讀小說一樣,兒童閱讀小說首先也是讀故事,好看的故事才會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稅壑湣芬驗榍楣?jié)中有意外,尤其是結尾的出乎預料,所以故事讓人印象深刻。本節(jié)課的教學,筆者就讓學生從小說故事開始談起。
人物是小說的關鍵要素,小說中人物的形象要在反復回味情節(jié),咀嚼細節(jié)后才能深入兒童的內心。比如:孫悟空的神通廣大,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都是在一次次情節(jié)的口耳相傳,或是一回回故事的沉浸閱讀,或是一幅幅畫面的熏陶感染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情節(jié)的回味、細節(jié)的品味中,逐漸使人物形象具體化。
2.讓兒童閱讀的體驗真真切切。
從兒童閱讀小說的原點出發(fā),怎樣讓學生感受小說情節(jié)的生動,怎樣讓人物形象在兒童心中真正建立起來,是筆者備課時重點考慮的問題。這節(jié)課主要安排了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讀情節(jié),講講小說故事中那些出人意料的地方,感受情節(jié)的富于變化、曲折生動;二是故事中的人物哪些地方感動了你,讀人物描寫,借小說對人物的細致刻畫,從眼中有人物到心中有形象,讓閱讀體驗在閱讀實踐中具體真實起來。
3.讓兒童的“生長”實實在在。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兒童的生長點在哪里?
讀《愛之鏈》這個故事,如果只是聊聊助人為樂,聊聊愛心,看起來會像說教,兒童的“生長”也不會真正發(fā)生。這節(jié)課,學生在分享故事的過程中會對小說情節(jié)的富于變化有所領悟,會在品味細節(jié)時讓形象浮現(xiàn)眼前,讓感動常在心中。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可以了解到讀小說要關注情節(jié)和人物,要關注情節(jié)敘述中富于變化的地方,要關注人物描寫里細致生動的內容。這樣,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兒童的“生長”才能真正發(fā)生。
1.瀏覽課文,能用簡潔的語言說出故事梗概。
2.默讀課文,能發(fā)現(xiàn)故事中出乎預料的地方,感受小說情節(jié)的生動。
3.品讀課文,聚焦人物讓人感動的地方,從細節(jié)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讀書嗎?最近在讀什么書?(交流)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小說。齊讀課題:愛之鏈
【在交流中進入本課學習,讓學生生活中的閱讀和課堂上的閱讀發(fā)生聯(lián)系,讓閱讀教學回到閱讀本身?!?/p>
師:同學們,這篇小說中有三個人物,分別是喬依、老婦人、女店主。先請大家瀏覽課文,想一想,喬依和老婦人,老婦人和女店主,女店主和喬依,他們之間分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地說一說。
師:簡潔的三句話就說清楚了他們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把這三句連在一起說就是故事的梗概了,誰把它連起來說一說?
【瀏覽是閱讀常用的方法,小學高年段的學生要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并能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故事梗概。以上教學,教師教給了學生概括故事梗概的方法:先分別用一句話把兩兩之間發(fā)生的事情說清楚,然后連在一起說,最終概括出故事的梗概?!?/p>
師:同學們,之所以有很多人喜歡讀小說,是因為它的故事吸引人。我們先來讀讀喬依和老婦人的故事,有沒有什么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讓你覺得出乎預料?(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讀故事中吸引人的地方,這符合一般的讀書習慣,也是教師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的尊重,同時也是在引導學生關注故事情節(jié),為讓學生感受小說情節(jié)在曲折變化中的層層推進做好鋪墊?!?/p>
1.交流,重點關注文本“喬依愣住了,他從沒想到他應該得到錢的回報。他以前在困難的時候也常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他從來就認為幫助有困難的人是一件天經(jīng)地義的事,他一直就是這么做的?!碑敃r的喬依是什么樣的狀況呢?聯(lián)系故事的開頭部分,再讀讀課文第六小節(jié),有什么出乎你預料的?
2.過渡:我們把故事前后聯(lián)系起來看,你就會明白,沒有了工作,生活困難,盡管如此,喬依還是沒有要老婦人表示感謝的錢。這樣的內容安排讓我們印象深刻。那么老婦人和女店主之間,又有什么出乎預料的?(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3.交流,重點關注文本“老婦人用完餐,付了錢。當女店主把找回的錢交給她時,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不在了。只見餐桌上有一個小紙包,打開紙包,里面裝著一些錢。餐桌上還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在我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了我?,F(xiàn)在我也想幫幫你?!曛鞑唤粶I下?!背粤孙?,付了錢,沒有要找回的錢,而且老婦人完全不認識女店主,盡管如此,她還是留下了一些錢,想來幫幫女店主,這有些讓人意外。
4.女店主和喬依,又有什么讓你想不到?(故事的結尾是我們最想不到的,喬依居然就是女店主的丈夫。)
【在讀情節(ji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或默讀或小聲讀或瀏覽,自由選擇閱讀方式。教師適時提示閱讀方法:可以將故事前后聯(lián)系起來閱讀,可以將故事情節(jié)和生活現(xiàn)實進行對比閱讀。用聯(lián)系和對比的閱讀策略,學生會對小說情節(jié)的富于變化、出人預料、層層推進有具體的感受和認識。】
5.回顧故事并小結過渡:同學們,我們再回顧這個故事。(引導學生表達:喬依失業(yè)了,生活困難,盡管如此,……;老婦人在餐館里用了餐,已經(jīng)付了錢,盡管如此,……;女店主至少懷孕8個月了,還極其勞累,盡管如此,……)
你看,小說一次一次出現(xiàn)了出乎我們意料的變化,這就是小說富于變化的情節(jié)。(板書:富于變化、情節(jié))這富于變化的情節(jié)吸引著我們去讀小說,吸引著我們走進小說的故事中,吸引著我們走近小說中的人物。
【教師從課文中提取出句式“……盡管如此……還是……”,讓學生以這樣的句式為言語工具回溯故事情節(jié),并結合故事情節(jié)的回顧練習言語表達,如此便將語言的內容和形式結合了起來。這樣的教學,在回顧情節(jié),感受故事生動情節(jié)的過程中不露痕跡地進行了言語實踐的練習,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閱讀中學表達。】
師:我們先看看喬依,在第一段故事中,喬依這個人有什么讓你感動的地方?先讀一讀,然后把最感動你的地方畫出來。(學習默讀,勾畫,教師巡視指導)
【感受情節(jié)后,教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從具體的描寫刻畫中感受人物?!?/p>
聚焦1:“喬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趕緊安慰她說:‘請別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待在車里?里面暖和些。對了,我叫喬依?!泵鎸δ吧?,喬依是怎樣安慰的?誰來讀讀?(教師范讀,點名指導讀)這段話,喬依什么地方感動了你?(對陌生人的理解、體貼和關心)
聚焦2:“他的腳腕被蹭破了,因為他沒穿襪子。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兩只手凍得幾乎沒有知覺。他喘著粗氣,清水鼻涕也流下來了,呼出的一點點熱氣才使臉沒被凍僵。他的手蹭破了,也顧不上擦流出的血。當他干完活時,兩只手上沾滿了油污,衣服也更臟了?!边@段描寫中,什么感動了你?(引導學生關注“顧不上……,只顧著……”并指導朗讀)同學們,借著這段描寫,風雪中為老婦人修車的喬依仿佛就在我們眼前。(指名個別讀,齊讀)
聚焦3:“喬依愣住了,他從沒想到他應該得到錢的回報。他以前在困難的時候也常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他從來就認為幫助有困難的人是一件天經(jīng)地義的事,他一直就是這么做的?!笔裁词恰疤旖?jīng)地義”?生活中有什么事是天經(jīng)地義的?(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講述自己的理解?!袄蠋煇蹖W生就像工人愛機器,農民愛莊稼,這些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保﹩桃烙X得什么是“天經(jīng)地義”的?讀著喬依真實的內心想法,什么感動了你?(幫助有困難的人是喬依做人的原則、做事的標準)
【語文學習一定是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以上教學旨在引領學生感受喬依的形象,也在引導學生關注文本是如何將喬依 “無私助人”“心懷感恩”的形象呈現(xiàn)出來的。一是關注喬依讓眼前陌生的老婦人覺得安全和溫暖的話語,聚焦“趕緊安慰”;二是關注喬依不顧嚴寒和傷痛全心幫忙修車的舉動,聚焦“顧不上”;三是關注喬依的內心獨白,聚焦“天經(jīng)地義”。
具體教學策略上,一是注重朗讀。駐足文字,通過想象畫面、換位體驗、教師范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品味文本語言。借助朗讀讓文字呈現(xiàn)的畫面具體起來,通過讀,讓人物形象清晰起來。二是注重將語用練習滲透在感受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如:緊扣文中喬依幫助老婦人修車的細節(jié)描寫,用“顧不上……只顧著……”表達,讓喬依“一心助人”的形象在學生心中立體和豐滿起來;又如說說生活中有什么是“天經(jīng)地義”的,繼而理解喬依“心懷感恩”“一心助人”的情懷和精神。】
過渡:走近喬依,我們被他關心和幫助別人的言行感動,被他的真誠感動。讀讀后面兩個故事,老婦人和女店主有什么地方感動了你?還是請你走進故事,先讀讀,再把感動你的地方畫出來。(學生默讀,勾畫,教師巡視指導,然后交流)
聚焦4:“餐館里十分破舊,光線昏暗。店主是一位年輕的女人,她熱情地送上一條雪白的毛巾,讓老婦人擦干頭發(fā)上的雪水。老婦人感到心里很舒服。她發(fā)現(xiàn)這位女店主的臉上雖然帶著甜甜的微笑,可掩蓋不住她極度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她懷孕至少有8個月了。盡管如此,她還是忙來忙去地為老婦人端茶送飯?!迸曛鞯氖裁吹胤礁袆恿四悖恐笇Ю首x。(感受女店主的體貼、善良、熱情)
聚焦5:“老婦人用完餐,付了錢。當女店主把找回的錢交給她時,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不在了。只見餐桌上有一個小紙包,打開紙包,里面裝著一些錢。餐桌上還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在我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了我?,F(xiàn)在我也想幫幫你?!曛鞑唤粶I下?!笨磥硎羌垪l上老婦人留下的這句話讓你感動。指導朗讀。(感受老婦人的真誠、善良、守信、感恩)
【教師先指導學生學習從細節(jié)刻畫中感受人物形象的閱讀方法,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交流對老婦人和女店主形象的感受,在閱讀實踐中,學生獲得關注細節(jié)、感受形象的方法?!?/p>
師:我們剛剛讀了小說對人物的細致描寫,正是因為這些細致的描寫,人物不僅走到了我們眼前,更走進了我們心中。(板書:細致描寫、人物)
【以上教學,教師結合板書,回顧和提煉這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閱讀小說時學會關注情節(jié)的富于變化,學會從人物的細致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
1.喬依、老婦人、女店主三個人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遇到困難,但是依然熱情、真誠地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心中的愛逐漸傳遞,由己到人,形成了愛之鏈。)愛的傳遞有沒有結束?哪里看出來?(引導學生關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一句中的省略號)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提煉故事主題,避免說教,水到渠成。】
2.作業(yè):第二天,“喬依醒來……”,又會發(fā)生怎樣富于變化的故事?又會有誰走進故事?請以“喬依醒來……”為開頭,續(xù)寫一段故事。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遷移習作,設計吸引人的故事,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細致、生動的刻畫。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將習得閱讀的方法和發(fā)展言語能力有機統(tǒng)一起來,將言語學習的形式和內容統(tǒng)一起來?!?/p>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微話題】
@江蘇教育:你對語文是怎么理解的?
@李昌亮:語文就是生活。思想和智慧,視野和情懷,情感和態(tài)度,邏輯和方法,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全部幾乎都能以語文的方式呈現(xiàn),或口頭,或書面,或有聲,或無聲。
@江蘇教育:2037年的學校是什么樣子?
@李昌亮:2037年的學校,空間概念的屬性會被進一步淡化,觀念的更新輔以技術的支持,學校與家庭會有更深的融合,教育越來越接近她的本質——“生活”。2037年的學校,可以幫兒童更為真實地還原生活,發(fā)掘問題,并為兒童制訂計劃、解決問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樣的學校會充溢著兒童因探索和發(fā)現(xiàn)而帶來的興奮。2037年的學校,教師、學生、學科、課堂……學校中這些相對穩(wěn)定的傳統(tǒng)概念應該會面臨變化,角色的轉化,時空的拓展,學科的融合會讓學校成為讓人興奮的多元化的生活場域,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從中體驗并感受到生命成長的激動和幸福。
@江蘇教育:寫一段話,送給自己。
@李昌亮:我愿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園丁,尊重兒童的天性,做一個默默的守望者,守望兒童的“生長”。
【他人說】
李昌亮,我們親切地稱他“亮子”。一節(jié)他執(zhí)教的《愛之鏈》又是讓我們眼前一亮。
亮點之一:選擇教材時大家都說這篇課文很多名家都上過,難以超越。亮子卻說真善美的傳遞一定還有其他的方式。教學設計幾易其稿,反復斟酌、精益求精。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執(zhí)著于語文教學、沉醉于語文教學的亮子。
亮點之二:對于這個一讀就懂的故事,我們究竟要教給孩子什么?基于兒童閱讀的起點,尊重兒童閱讀的體驗,臻于兒童閱讀的成長,在他的教學設計中,我們看到的是以生為本、關注兒童終身學習的亮子。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 吳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