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 要:在時代的發(fā)展中,我國的教育領域迎合新課改的落實,迅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改革。幼兒園教育也在這個時期受到了格外的重視,面臨著社會的重重挑戰(zhàn)。語文閱讀教學是幼兒園的基礎教學科目之一,它的開展,能夠在培養(yǎng)幼兒語感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嘗試討論了新時期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幼兒園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相應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語文;閱讀教學
幼兒在邁入幼兒園的那一刻,已然走上了成長的路。幼兒園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學習路上的基礎教育,同時還是引導他們未來成長的核心教育,能夠對幼兒的人格塑造產生最為本質的影響。在幼兒園的教育科目中,語文閱讀是十分受幼兒歡迎的一個學科。這主要是因為幼兒具有強大的好奇心理,渴望認識和探討外界的事物,而幼兒語文閱讀教材中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的探索需求,給予了幼兒學習的樂趣。新時期的課程改革,同樣涉及幼兒園教學,為了促使幼兒園的語文閱讀教學能夠科學有效地開展,幼兒園教師應當嘗試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的樂趣和學習興趣所在,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的閱讀活動和教學內容,進而使得幼兒的目光集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一、幼兒園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如今,我國的幼兒園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開始對教學體制和模式進行了合理的創(chuàng)新,但是很多時候的創(chuàng)新內容并沒有太大的適用性,而且有些教學體制的改變,直接減少了對學生的約束,他們更加不愿意停留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隨之產生了各種“不愿意學習”的行為。幼兒的內心存在著人類根本的純真和活潑,他們喜歡無拘無束地進行游戲,同時又對外界事物有著相當高的學習興趣,渴望去認識和探索。一般而言,幼兒園語文閱讀教學應當為幼兒的這種探索提供方向和渠道,但是由于缺乏實質的教學方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未能夠充分地調動,他們在對語文教材上的圖畫內容進行學習以后,更加愿意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探討,不愿意繼續(xù)停留在教材上。此外,幼兒園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長期采用了教師導讀、學生跟讀的做法,幼兒在最初的跟讀嘗試中有著較高的學習興趣,也覺得非常有趣,但時間一長,幼兒的活躍內心又重新凸顯出來,不再愿意受到約束,無趣地進行跟讀,進而導致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逐步降低。
二、幼兒園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
1.改變教學觀念,注重幼兒實際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幼兒園語文教學觀念,總是將教師放在了知識傳授者的位置,幼兒則處在學生的角色上。但是很明顯,幼兒與學生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幼兒園的存在,本身是一個過渡階段,是通過細心引導使幼兒成長為學生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給予幼兒一定的規(guī)范,使他們明確地找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方向和目標。幼兒園教師則將幼兒視作了學生,采用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本質上也是一種直接教學,而不是合理的引導教學。為此,教師需要優(yōu)先轉變教學觀念,對幼兒進行合理的引導,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使他們深切地認識到語文閱讀學習的趣味性以及對他們成長的作用,進而規(guī)范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的實際語文閱讀能力。
2.以幼兒的興趣為基礎,進行圖畫引導教學
在幼兒園中高段的語文閱讀課本中,存在著大量的圖畫,而幼兒對語文閱讀課本最感興趣的地方也是這些圖畫,如果教師以語言文字和拼音的方向直接進行教學,幼兒的學習興趣會十分低,整體的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為此,教師不妨從幼兒對語文課本圖畫的興趣出發(fā),進行引導教學。比如,在學習《小烏龜看爺爺》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烏龜出發(fā),描述它的圖畫顏色以及烏龜這種動物的相關特點,進而引導他們對這一學習內容產生較高的興趣,使得語文閱讀教學能夠科學有效地開展。
3.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為幼兒形成一定的語文學習樂趣
幼兒階段的孩子,最為看重樂趣,無論從事哪件事,都渴望以一定的樂趣為基礎。因此,教師也可以將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活動適時地添加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寓教于樂,產生更高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帶領幼兒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鼓勵他們對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扮演,進而運用課文中的角色語言進行交流,使得整個語文閱讀課程變得充滿樂趣,這樣能夠讓幼兒在享受活動的基礎上,無形中接受到更多的語文閱讀知識。而且幼兒活動教學比直接地教學更加切實有效,學生也更加愿意接受。
總之,新時期幼兒園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適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加大對幼兒語文閱讀學習的引導,并通過圖像引導教學和活動教學,最為科學地提高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胡靜.幼兒園教育情境中教師評價行為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田興江.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章曉璇.幼兒教師教學觀與教學行為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