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yī)師 高 蕾
“慢粒”也可不治療
□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yī)師 高 蕾
目前,慢性髓系白血?。ê喎Q“慢?!保┲委熓走x是藥物,而在經過嚴格臨床管理及監(jiān)測下,也可停止靶向藥物,并能繼續(xù)維持相對健康緩解的狀態(tài),被稱為“無治療緩解”。無治療緩解并不等于擅自停藥,而是早期進行規(guī)范監(jiān)測治療,并滿足一定條件的患者才有可能進入無治療緩解。這已經成為“慢?!敝委熆蓪崿F的目標。
“慢?!笔且环N獲得性造血干細胞起源的惡性克隆性疾病。該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約為0.36/100000,在成人中,占所有白血病的15%~20%?!奥!被颊叱霈F癥狀時一般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增多、脾臟腫大、疲倦、盜汗、體重減輕、腹部飽脹等,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也給患者家庭造成長期的痛苦和沉重的負擔。
近年來,隨著人類對白血病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認識的飛速發(fā)展,分子靶向藥物被認為是未來治療白血病最具前景的手段。但一旦患病是否需要移植或終生服藥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廣大“慢?!卑籽』颊摺?/p>
之前我們常說骨髓移植是唯一有望治愈“慢粒”的方法,但骨髓移植的風險比較大,中晚期患者做骨髓移植較困難,隨著以靶點為目標的新型藥物研發(fā),也可以做到大部分“慢?!被颊哌_到分子生物學緩解,但這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分子生物學緩解是我們采用靶向藥物治療可達到的最好目標,據最新的歐洲臨床研究顯示,針對一部分早期就規(guī)范藥物治療并監(jiān)測持續(xù)達到分子生物學緩解目標4年以上的慢粒患者,就有機會進行“無治療緩解”。
在停藥后,患者需要規(guī)律的PCR(多聚酶鏈式反應)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沒有達到相應的指標,就需要重新開始治療,重啟原劑量靶向藥物治療后,幾乎所有患者都仍能很快重新獲得分子學緩解,也就是可以繼續(xù)停藥進入無治療就可緩解階段。
但要提醒的是,期待獲得無治療緩解的“慢粒”患者需要進行嚴格的療效監(jiān)測,無論是換藥還是停藥都要以此為依據。此時,“慢粒”已從惡性血液病過渡到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變?yōu)榭晒芾淼穆圆?,甚至部分患者停藥后病情能長期緩解。但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病程管理。
因此,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應根據相關診療指南定期到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這樣才能知道病情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有無“無治療緩解”的機會及是否已達到治愈的目標。
分子生物學緩解
血液學完全緩解就是血液、骨髓檢查基本正常。需具備以下條件:
(1)臨床無白血病浸潤所致的癥狀和體征,生活正?;蚪咏?;
(2)血常規(guī)化驗顯示血紅蛋白≥100g/L (男性)或≥90克/L (女性及兒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中未發(fā)現白血病細胞;
(3)骨髓中原始細胞≤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系正常。
當患者同時滿足上述3條時,則為完全緩解;若患者骨髓檢查符合有關標準,但臨床或血常規(guī)化驗尚未達到相應標準時,則視為部分緩解;否則為未緩解。
分子生物學緩解是近幾年提出的判斷白血病治療效果的新的客觀指標。它比通常所說的血液學完全緩解更精確、更進一步,達到分子學生物學緩解更接近治愈。
分子生物學緩解的指標為:
(1)白血病特異基因如AML1/ETO基因、CBFβ-MYH11基因、bcr/abl基因、IgH基因重排、TCR基因重排等基因,檢測3次以上陰性。
(2)白血病相關基因如WT1基因、Survivin基因、NPM基因等檢測3次以上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