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平
唐朝牛人皇甫湜
◎劉黎平
寫字寫文章這玩意,不只是文化活,也是商業(yè)活,自然是有市場價的,現代商品社會如此,古代農耕社會也如此。古來圣賢文人,在為人為官方面,可以清廉,但在出售文化產品方面,因為是勞動所得,那可就不客氣了,例如鄭板橋寫對聯,開價兩千兩銀子,給一半就寫一半,按酬出工。
這不是對人格的侮辱,而是對文化產品的尊重,在文化文學高度繁榮的大唐王朝,當然也如此。
一
在唐朝中期,有一個寫手,名叫皇甫湜?,F在的書上,他的名氣雖說沒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那么大,但當年那可也是大唐帝國文化界的一大牛人啊。本事先不說,單是這脾氣,可真夠牛的,在當時的社交界,可謂劣跡斑斑。
據《新唐書·韓愈傳》和《唐語林證》的記載,皇甫湜同學是名教授韓愈老師的學生,對朝廷、對同事、對同學,總是牛氣沖天,得罪人一大把。考上進士后,參加吏部組織的選拔考試,一張考卷寫的啥呢?把朝廷罵了一通,結果被貶到河南嵩縣當小縣尉。
這種脾氣的人在封建王朝的仕途當然是慢吞吞的,好不容易當到工部郎中,結果好酒貪杯,一喝高了,看見誰罵誰。結果皇甫同學混得“門無轍跡,庖突無煙”。
門前沒有車輪印,說明沒有朋友開車跟他交往,停車費是省了,可社交也沒了。在唐朝,沒社交就是沒機會,沒機會就是沒飯吃,因此廚房里不冒煙。沒法子,有個性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皇甫同學不僅待人牛,待動物也很牛。有一回被小蜜蜂蜇傷了手指,居然跟這種小動物較起真來。這只蜜蜂估計是有主的,因此皇甫湜叫人高價買下蜂巢,放在家中大院子里,引來大量蜜蜂,然后聚而殲之,對其進行滿門抄斬,將蜂巢搗碎,榨出蜜蜂汁來,涂在自己的傷口上,方才解恨。
二
史書記載皇甫湜同學“褊急之性,獨異于人。”為什么性格這么牛,這和他本事特別牛有很大關系。
皇甫湜那一年在洛陽任職,已經混到連飯也吃不上的地步,這個時候正好一代名相裴度坐鎮(zhèn)洛陽,這裴度是皇甫湜的老師韓愈的老上級,當年平定淮西,裴度是總指揮,韓愈是總參謀長。裴度聽說參謀長的學生連飯都吃不上了,馬上派人去請了皇甫湜同學來,給了一個職務,算是照顧。
當時大概是公元817年之后不久的時間,裴度平定了淮西叛亂,朝廷賞賜的金銀財寶堆滿了他在洛陽的宅子。裴相國信佛,就把這些錢財的大部分用來修廟,這座廟叫“福先寺”,當時已經是重修了。
要修廟,得請人把這件事記下來,刻在石碑上。
請誰呢?裴相國首先想到了身名顯赫的白居易老師,沒想到這話才出口,皇甫湜這個后輩就不滿了,當眾鬧情緒:“放著我皇甫湜這樣的奇才不用,舍近求遠去求什么白居易,寒心啦,對不起,我辭職不干啦?!倍?,皇甫湜平常也瞧不起白居易,說白老師的詩文很惡俗,他皇甫湜的才是真正的陽春白雪。
裴度果然有度,馬上解釋說:“皇甫同學莫生氣,本相本來想請您的,但是因為您是大手筆,我怕請不動,所以舍近求遠去請白老師,您要是樂意寫,就請您了。”
皇甫湜的情緒這才穩(wěn)定下來,裴度給了一斗酒,皇甫同學帶著酒回到家里,喝了半斗,那碑文稀里嘩啦就寫出來了——“獨飲其半,乘醉揮毫,立就”。這篇文章除了寫得好,還有個特點:怪癖字用得多,這樣才能顯示水平嘛。裴度看了文章,贊嘆:“奇才。”然后馬上叫一名小將運了一車綢緞古玩過去,價格相當于一千緡。一緡相當于一千錢,算起來是一百萬錢,稿酬不低。沒想到心高氣傲的皇甫湜對稿酬不滿意,當場撕了裴度的信,扔在地上,對著運馬車的小將開罵:“回去告訴你們裴大人,這么點稿酬也好意思來打發(fā)我,他老人家待我也太刻薄了。我皇甫湜輕易不給人寫東西,前一陣大詩人顧況央求我給他的詩集寫個序,這一次是看你們裴相國照顧了我的面子我才答應動筆的?!?/p>
批評完之后,皇甫湜開出了稿酬單:“給我記住啦,我寫的文章有三千多字,每個字必須給三匹絹,你們好好去算算,半毛錢都不能少?!?/p>
寫手如此囂張,裴相國卻不計較,真?zhèn)€就按一個字三匹絹的價格重新開了稿酬,真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啊。據福先寺老僧師約法師說,總計九千七百六十二匹絹,除以三,可以得知這篇文章總計三千二百五十四個字。這可不是一輛馬車所能運輸的了,當時又不能刷卡轉賬,于是,裴相國動用了大量的人來搬稿酬,有擔的,有挑的,還有用小車推的?!短普Z林》記載是“輦負相屬,洛人聚觀之。”
一時間,從裴相國的府邸到皇甫湜同學的宅子里,洛陽一條大街上全是幫皇甫湜搬稿酬的,這等于是在曬這次的天價潤筆費,引來了東都洛陽的市民圍觀,多有面子啊。
說不定還有市民拿這個現場當教育范例:“孩子,你看看人家皇甫老師,一個字能換三匹絹,如今一篇文章的潤筆費塞滿咱們洛陽一條街,好好學人家,寫好文章才有出息?!?/p>
三
九千七百六十二匹絹的稿酬,場面如此豪奢,不讓人羨慕都不行。那么這九千多匹絹換算成銀子,購買力又當如何呢?在那個時代,可以拿馬匹當成衡量指標。
按照《唐丞相曲江張文獻公文集》卷六《敕突厥可汗書》的記載,唐朝政府經常拿絹跟回紇突厥換馬匹,唐玄宗的時候,四十匹絹能換一匹回紇馬。按照這個物價水平,皇甫湜的稿酬能買二百四十多匹馬。
把這些馬如果放到洛陽大街上曬,那財富氣魄可不是土豪所能比擬的。而且馬在唐朝算是稀缺品,每年都要從西北進口,能買到幾百匹馬的人,絕對是擁有高額財富的人。
據記載,就在皇甫湜寫碑文的前不久,唐憲宗為了平定淮西吳元濟叛亂,動用萬匹絹去西北換戰(zhàn)馬,可見皇甫湜的稿酬是唐憲宗政府一年的購馬開支。
皇甫湜的稿酬塞滿洛陽一條街,他的老師韓愈呢,雖然名氣比皇甫同學大,可報酬差多了。
有一年寫了一篇國家紀念堂性質的碑文:“平淮西碑文”,雖然是千古名篇,可是不免昧著良心給一個貽誤軍機的將軍韓弘多寫了幾個字,韓弘將軍一高興,給了韓老師一筆潤筆費,可也才五百匹絹。就這么點,估計在路上碰到學生皇甫湜,都不好意思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