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因為個性教育缺失、獨生子女受溺愛、流行文化影響等問題,男性缺少“男人味”的現(xiàn)象日益凸顯。今年3月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中開辦了“男孩班”,對男孩子進行素質(zhì)拓展、體能訓練、紳士禮儀等專題培訓,旨在從小對男生進行“男子漢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陽剛之氣。對此,你怎么看呢?
@奈奈:我覺得挺好的呀,我們班里就有一些沒禮貌的男生,對人總是愛理不理,或者以捉弄女孩子為樂,我覺得,培養(yǎng)他們的紳士風度很有必要。
@末傾心:其實,不一定非要所有的男孩子都是那種硬漢形象吧。只要不娘,溫柔體貼的性格不也很好嗎?
@曉晨曦:無論女孩還是男孩,都需要進行體能訓練、素質(zhì)拓展,單獨給男生開這樣的班,是不是意味著女生就該被關在教室里學學插花或者廚藝啊?
@A_kiddo:這樣的班如果讓學生自由選擇,那就沒問題,如果是普適性的推廣,肯定不適合。你想做“紳士”“淑女”,別人未必想。給所有人一個平等選擇的機會,這才是合理的。
@豆沙包愛發(fā)呆:我覺得男孩子不夠陽剛,從一開始就和學校教育有關。目前的學校教育,特別是在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即小學階段,缺乏區(qū)別教育,乖巧安靜的女孩子總是更受老師的喜愛,班干部基本上全是女孩子,但凡有點個性的都被看作“不乖”。長此以往,小男孩慢慢缺少了陽剛之氣,反倒是女漢子越來越多,這是教育的悲哀。
@UmbraNox:我覺得男孩子缺少陽剛之氣大多只是性格原因,稱不上缺陷。這也只是社會給男性貼的一個標簽。也許標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我們對此應該保持一種謹慎而包容的態(tài)度,而不是死守這樣的標簽。
@白令海蝦:進入現(xiàn)代社會,我們一直倡導男女平等,優(yōu)秀品質(zhì)是屬于所有人的,并不能以陰柔或陽剛的標準來分類女性或男性。女孩可以表現(xiàn)得堅強,男孩可以表現(xiàn)得柔弱,這正是性別平等的一種體現(xiàn)。相比之下,我覺得學校更應該培養(yǎng)的是男生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