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看見藍天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網(wǎng)絡上,人人都在吐槽,人人都在呼吁。然而,有四個小伙伴說:解決城市霧霾,我們可以比當“鍵盤俠”做得更多!
最初,還是高一學生的王勝瑜、光浩宇、余梓騫、曹佳燕通過學校的JA社團結(jié)緣,四個人組建了團隊,在各種頭腦風暴之后,選擇了平日里隨處可見的行道樹作為方案的切入口,誕生了“Future Tree”的概念。
FT(Future Tree的簡稱)產(chǎn)品是一種智能仿真行道樹,它以太陽能為能源,在凈化空氣的同時,還能提供照明、手機充電等服務。
在提交方案時,團隊名稱被確定為“The Branch Of Truth”。這個名稱是余梓騫提出的,瘦小文靜的她參加過不少英文演講比賽,整個方案后期的英文翻譯都由她負責。她說,“branch”取義于“新型行道樹”,而解決城市霧霾問題,維護全人類健康則是一個真理,因而起名“真理樹枝”。
方案進入20強后,JA為每個團隊分配了一位導師,幫助修改完善方案。同時,四個小伙伴也各司其職:隊長王勝瑜負責統(tǒng)籌安排,他是化學競賽大咖,很清楚方案里涉及的相關(guān)科學原理;光浩宇作為一個典型的理工男,負責大部分的技術(shù)問題;商業(yè)企劃書則交給曹佳燕撰寫,而余梓騫主攻英文翻譯。
前期準備并不輕松。不斷查資料,不斷咨詢專家,不斷在原基礎(chǔ)上修改。整個方案就像一塊璞石,經(jīng)過一輪又一輪的精細打磨,慢慢綻放出玉的光彩。
由于參加比賽會占用相當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團隊內(nèi)部還因此產(chǎn)生過小糾紛。起因是學霸王勝瑜“沉迷化學競賽”,偶爾忽略了自己的任務。班主任聽說后,特地將隊員們集結(jié),鼓勵姑娘小伙們同心協(xié)力把事情辦好。
老班的話果真是一支興奮劑,人心齊了,項目的進展順暢多了。
全國比賽的地點設(shè)在上海思科公司的會議室中。展示與答辯結(jié)束后,評委對Future Tree給予了高度贊揚?!霸u委覺得我們的方案關(guān)注民生,具有一定的技術(shù)含量,也相對完整,既充分利用了國家對新能源及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的政策,也考慮到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有效利用了社會資源?!?/p>
最終,這一方案獲得了全國決賽的最高分。
獲得中國賽區(qū)的冠軍意味著可以去歐洲參加全球比賽,這讓四個小伙伴既興奮又忐忑。全英文的答辯對高一學生來說很有難度,學校特地派出英語老師全程陪同,為他們加油鼓氣。
在全球比賽中,團隊與JA哥本哈根辦事處連線介紹方案。面對評委提出的關(guān)于凈化效率等專業(yè)性極強的問題,準備充分的隊員們從容解答。當問起“行道樹系統(tǒng)”未來實施的可能性時,隊長王勝瑜自信地說,今后會繼續(xù)鉆研,攻破技術(shù)難題,爭取將這一方案變成現(xiàn)實。
曹佳燕在賽后寫了一篇文章,題為《蛻變就在下一秒》。對他們每個人來說,這場賽事就是一場青春的蛻變體驗。從對一切毫無所知,迷迷糊糊去努力,到全身心投入其中,感受每一次成功所帶來的喜悅,他們做了一件對全社會甚至全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并最終自信地站上了國際舞臺,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整理:金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