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琪琪
曩時故鄉(xiāng)年味濃。我的故鄉(xiāng)在中國浙江瑞安,記憶中的年味,是醬油肉、年糕,是掛燈籠、貼對聯(lián),是忙忙碌碌、熱熱鬧鬧、團團圓圓。
光陰流轉,我漸漸長大,離開了瑞安,漂洋過海,來到了佛羅倫薩。
剛來意大利時,我住在阿姨家,那一年,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在異國他鄉(xiāng)過年。叔叔阿姨待我很好,但是到了年下,心里總有些許孤獨和思念。那時我很愛讀臺灣作家琦君的《春酒》,因為它總牽扯出故鄉(xiāng)新年綿長而溫暖的記憶。
農(nóng)歷三十下午,暮色向晚,我一個人呆坐在房間里,思緒凌亂地飄蕩著,不由得問自己:今天就是除夕了,如果在家鄉(xiāng),大伙兒應該都大包小包趕回家吃團圓飯了,可是我的年味,在哪里?
就在此時,叔叔推門進來,一臉欣喜,興奮地說:“走,咱們過年去,去吃年夜飯!”
我一時沒回過神來,帶著一臉迷惑:平時不也是叔叔阿姨還有我,三個人一起吃嗎?
說罷,叔叔阿姨就帶著我出門了。我們來到了一位朋友家。一進門,大家很親切,樂樂呵呵,洋溢的熱情,讓我頓感溫暖。叔叔說:“小家伙,別失落,我們都是好幾家人一起過年的,熱鬧著呢?!?/p>
是啊,大家都是漂泊在外的華僑,有著同樣的渴求,在這里彼此是鄰居更似親人。談笑間,大家各自忙開了,和面搟皮包餃子做魚丸,叔叔阿姨們還特地把孩子們也喊了過來,給他們一些面團,讓他們自己隨便捏,奇形怪狀的餃子真讓人忍俊不禁。有個精靈古怪的小弟弟,把幾張小紙片揉成團,塞進餃子里,還不讓我們看寫了什么畫了什么,大家都被逗樂了。還有幾個年長一點兒的哥哥姐姐,干脆跑進雪地里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那個熱鬧勁,不必多說。老人們換上了唐裝,年輕的阿姨身著旗袍……終于張羅完畢,大家圍坐在圓桌旁,觥籌交錯,干杯的聲音仿若一曲清脆歡愉的交響樂。融入血脈的年味,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完滿的詮釋,而幸福的味道,早已彌漫在空氣里,暖流再一次涌上我的心頭。
生活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在這座陌生的城市,在第一次別樣的年味中,我覓得了一種久違的感動,感受著異國他鄉(xiāng)的親情和友情。我將帶著這些美好,更加感恩地面對生活!
(指導教師:李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