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新銳導演祖紀妍成績耀眼:先后有五部戲登上了舞臺,《早安,媽媽》、《伊斯坦布爾之夜》、《嘿,是我》、《終成眷屬》、《晚安,媽媽》,而且《晚安,媽媽》里還有戲劇界泰斗林蔭宇的加持。對于一個90后導演來說,這個創(chuàng)作密度是驚人的!更何況,祖紀妍去年6月才剛剛告別校園,理論上還未正式踏上職業(yè)之路,而實際上她的戲劇事業(yè)已經(jīng)開展得如火如荼。今年一開春,她編劇執(zhí)導的環(huán)境戲劇《周六下午兩點半的咖啡館》于3月中旬起連續(xù)四周的周六下午在大隱劇院咖啡廳上演;她改編的莎士比亞經(jīng)典喜劇《終成眷屬》在3月下旬亮相于西區(qū)劇場;原創(chuàng)愛情喜劇《嘿,是我》也將在5月開啟新一輪巡演。她不僅成立了自己的間隔年工作室,而且擁有一個屬于她的排練場——間隔年小劇場,這是羨煞多少青年戲劇人的事兒,祖紀妍的能量怎么這么大?
一切都是偶然
提到去年滿滿當當?shù)呐啪毢脱莩?,祖紀妍說自己真的被掏空了!“但我在家歇了兩天就緩過來了,手機關機,兩天后又是一條好漢的感覺?!蹦贻p人真是回血迅速啊。不過,她被戲劇人的作息時間搞得有點崩潰——通常從下午開始排練,八到十個小時,夜里結(jié)束——而祖紀妍更喜歡一早開始工作,結(jié)束后還能有自己的生活??墒聦嵣鲜?,“回家都十一點了,我真想抱著貓,什么都不想動了?!?/p>
這種感受有理可循。祖紀妍并非戲劇科班出身,在投身戲劇創(chuàng)作前,她是北大電影專業(yè)的一枚學霸。問她與戲劇的淵源,她特別坦誠:“基本沒有,特別沒戲是吧?一切都是偶然?!弊灾髡猩嫉搅吮贝笏囆g學院學習電影研究,她說,高中時什么都不懂,因為藝術學院定向的自主招生可以降分沒有其他選擇,如果讓她隨便選,她就選光華管理學院了,“掙錢多”。進入藝術學院前,她與藝術沒有太多交集。小時候想過做考古學家,可以到處玩兒,也想過做作家或記者。愛好就是看書,聽聽評書——別人都讀金庸時,她沒興趣,因為小時候就跟著爺爺一起聽評書完成了武俠的啟蒙。
大學時代,祖紀妍對戲劇也沒有特殊感覺,看過文青必看的《戀愛的犀?!?,對戲劇的理解僅限于語文課本里節(jié)選的《茶館》、《雷雨》……“偶然”降臨在大四時候。北京大學有兩大學生藝術盛會,一個是十佳歌手大賽,一個是劇星風采大賽,祖紀妍和小伙伴們冒出個念頭:都快畢業(yè)了還沒參加過這兩大賽事,人生不完整!因為五音不全參加十佳歌手沒戲,他們就組團參加了話劇比賽,“就攢了一個校園青春友情愛情故事,名字叫《沒想好的間隔年》?!睆某踬?、復賽一路拿冠軍挺進決賽,最終奪得那一屆劇星風采大賽第一名,并拿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舞臺效果獎拿到手軟。第二年,祖紀妍念研一,《早安,媽媽》的編劇找到了她,當時戲已經(jīng)獲得劇星初賽冠軍,但編劇覺得復賽競爭更激烈而自己能力有限,便請祖紀妍幫忙導戲,《早安,媽媽》再次奪得劇星冠軍,祖紀妍不小心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紀錄——北大劇星風采大賽史上唯一連續(xù)兩屆拿到冠軍的導演。
在自己專業(yè)上,祖紀妍已經(jīng)小有成績。她研究電影理論,享受做學術,一點也不覺得枯燥,“我喜歡一個人待著,自己看看書挺好,發(fā)發(fā)論文也挺好?!蹦菚r她每年都拿獎學金,本科時發(fā)表的學術論文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了博士的發(fā)表量,如果一路走下去,她會讀博士,繼續(xù)搞學術。有趣的是,《晚安,媽媽》申請到第一屆國家藝術基金,進行了全國四十多場巡演,之后便有投資人找到祖紀妍愿意給她投資一個工作室做商演。以她第一部戲命名的“間隔年工作室”就這樣誕生了。
被一種力量推著走
在戲劇的路上,祖紀妍像被一種力量推著走,“《早安,媽媽》的劇情有點悲苦,里面兩位演員就說導演寫個喜劇吧,我說那就寫一個,就寫了《嘿,是我》,就叫他們倆來演第一輪,所以他們就母子變情侶,挺好玩的。之后就一部一部做了一年到現(xiàn)在?!薄皩憫蚰隳苷f寫就寫?”記者問,“我還真能,我說寫一個就能寫一個?!弊婕o妍答得干脆。電影專業(yè)的學習為她打下了編劇的基礎,上學期間她偶爾寫寫電視劇、網(wǎng)劇掙些零花錢。她強調(diào)這種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她就被訓練得很好,“戲劇跟電影劇本不是一個工種,但是知道作為一個電影編劇如何被訓練,你就知道如何從頭再學寫戲劇劇本,這個學習要付出的時間就被大大縮減了。我學到了如何學習這些東西的方法。”祖紀妍另外一個劇本《伊斯坦布爾之夜》還拿了戲文杯劇本大賽一等獎。
那么,寫故事的靈感來自哪呢?“書和電影。”祖紀妍坦陳自己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我是個特別無趣的人,翻翻書,跑跑步,看看電影,寫寫文章?!辈稍L時,她在看毛姆的小說《圣誕假日》,想在今年把這個故事搬上話劇舞臺。她會被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打動,成為她創(chuàng)作的源泉?!爸白銮鄳蚬?jié)里的一個48小時比賽,就用了一個小段子,我想了好久覺得巨浪漫。北京地鐵不是人特別多嘛,好多人戴著耳機就會被擠掉,這時候一男一女被擠到一塊,都戴著耳機,掉了,兩個人拿錯了,聽的還是同一首歌,該是一個多么浪漫的愛情故事。我跟朋友講了之后,他們都嘲笑我瑪麗蘇,但是我真的用上了,而且效果特別好。這種段子我走在路上看到就會覺得,哎,它是一個挺好的段落。我不會把它寫下來,我會放在那兒,因為我一般能記住,當我再遇到一個情景需要的時候就把它調(diào)出來?!?
做戲劇之后,祖紀妍也開始有意識地看戲了,這一年半時間里,她在豆瓣上標注了一百多部看過的戲。去年她去了愛丁堡戲劇節(jié),頗感概:她發(fā)現(xiàn)英國人的審美還是挺傳統(tǒng)的,沒有特別奇怪的所謂的邊緣戲??;羨慕他們能把酒帶進劇場,邊喝酒邊看戲;觀眾代溝小,一個屎尿屁青春片感覺的戲,臺下有很多四五十歲的人跟大家一塊笑。
對流行文化有點接受不了
和大多數(shù)90后形成反差的是祖紀妍對流行文化的抵觸?!氨热缥椰F(xiàn)在沒有什么新的想法了,我會去看死了30年的人的書,而不是看現(xiàn)在活著的人的書,我還是更喜歡經(jīng)典,對于流行文化我有點接受不了。我的演員們知道的演員我都不知道是誰,他們追韓劇,我就不感興趣。如果有一天可以,我就不用智能手機,不用微信。我從來不用微信聊天,要有事就打電話。不過不用手機有點極端,我得叫外賣啊,不然我吃什么啊。”
然而,與更年長些的青年戲劇人相比,祖紀妍身上又帶著90后鮮明的烙印——她“更關心人作為個體的感受,關心一個個體的生命體驗和哲學思考?!彼忉屨f:“像《驢得水》、《你好,瘋子》很多都有社會意義,我反而沒有太大熱情去追求社會命題。其實十年對中國人來說變化挺大的,整個社會環(huán)境開放了不少,我覺得我們可能更多元化,我們心中的好會有更多的維度,我的東西比他們的會更難以評價一點。包括國內(nèi)外的交流,我上本科的時候出國玩已經(jīng)很方便了,他們上本科的時候還沒有這樣的條件,國際視野包括外語能力會更好一點,這可能是一個代際的優(yōu)越性,就是后發(fā)優(yōu)勢?!?/p>
就像她的《嘿,是我》,表現(xiàn)的就是愛情中一個微小的感受,即真實和幻覺:一男一女各自講自己的感情經(jīng)歷,并在講述中相愛,是生活中很套路的一件事,但是發(fā)現(xiàn)這種感情都是幻覺,根本不可靠?!八旧碇v了我們喜歡一個人很多時候都來自于特別細小的共性,你喜歡喝檸檬茶我也喜歡喝,然后就對你產(chǎn)生了跟別人不一樣的好感,就是命中注定,人就需要這種幻想?!弊婕o妍對哲學感興趣,她用戲劇探討了“人怎么定義自己,到底是誰,是通過我定義我,還是別人眼中的我來定義我,即真實和幻覺?!弊婕o妍喜歡伍迪·艾倫,因為“他從來不會去批判社會問題,不會去追求社會意義。”當下,祖紀妍正在做一個咖啡戲劇的嘗試,在鼓樓西劇場的咖啡廳,她接受了一個半月的咖啡品鑒培訓后有了這個想法,“寧可不賣票,觀眾特別少,做一個淡淡的日本深夜食堂的那種感覺,就做一些小的嘗試吧,環(huán)境戲劇也好,咖啡戲劇也好?!?p>
祖紀妍曾提出“用電影反哺戲劇”,雖然她說這是年輕氣盛時的一句大話,但這確實是她的優(yōu)勢所在。電影和戲劇兩種藝術形式雖有很多相似之處,思維方式卻不一樣。這幾年,好多話劇被改編成電影后,劇本被贊為中國電影中的一股清流,可同時也暴露了戲劇導演的問題:不能很好地把故事影像化?!霸谖枧_上,創(chuàng)作者跟觀眾之間的契約關系很強,觀眾知道在看一個假的但會當作真的看,然后我向你展示的更多是在這個假情境下極端的人的故事和人的關系,可能會有很多形式感的東西,觀眾會第一時間地接受;但是在電影里,觀眾知道自己在看假的,也希望把它當成真的。這是一個本質(zhì)的區(qū)別?!彪娪暗奶攸c是流動,而戲劇則是沖突,對于學電影出身的祖紀妍,較之學戲劇的人,思維、時間感是不一樣的,這能豐富她戲劇的表現(xiàn)力。
“每一個學電影的人心里都有一個電影夢?!弊婕o妍說。不過戲劇和電影之于她都是講故事的方式,現(xiàn)在做戲劇也是因為想講故事。“我從小是聽故事長大的,聽評書的經(jīng)歷給了我特別大的影響。我整個對故事的結(jié)構的把握都是小時候聽評書聽出來的,我覺得現(xiàn)在是戲劇選擇了我,讓我用戲劇的方式講故事,如果有一天用電影的方式,我也還是一個講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