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虹
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上說:“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痹跉W洲,葡萄酒有一個極致的名字——上帝的血液。
葡萄酒與美食的搭配,是奇妙的碰撞、是優(yōu)雅的相逢,它們最能呼應出一個時代味覺上的審美。美酒與美食,若找到它們的平衡點,便能發(fā)揮彼此的極致之美。
Chez Maurice 位于上海泰安路,那里曾是上海的法租界,有著濃郁的文化氣息,高高的圍墻隔開了外面馬路的喧囂,有的院墻開了扇鐵皮小門,通常是緊閉不開的,使這些洋房,看上去有些神秘。Chez Maurice 門口是暗紅色的墻,墻上寫著大大的“50”,非常醒目。
餐廳共四層, 三樓是酒吧,二樓是餐廳。二樓門口做了同樣暗紅色的門欄,墻上有葡萄酒界名人的簽名。店內(nèi)裝潢走復古鄉(xiāng)村法式小酒館路線,大木桌上直接插著刀叉,瓷磚墻以及各處的裝飾都很復古。深咖色皮椅,有棱有角的厚木桌,墻上農(nóng)場風格的有趣裝飾,所有細節(jié)都透露著,這是一家?guī)е戏ㄠl(xiāng)村風格的小酒館。這家法式小酒館的酒都是有機酒、自然葡萄酒和生物動力法葡萄酒。
透過窗戶望出去,馬路兩側郁郁的梧桐,讓這里私密中又帶有輕松的氣氛。老板Owen 2015年12月在這里開了一家Bistro餐廳,除了供客人用餐,四樓還提供專業(yè)的葡萄酒課程,這樣的“餐廳加學?!蹦J娇赡苁侵袊谝患摇?/p>
“教育是理論的,無法做到實踐,我要把理論結合到實際,餐廳是最好的載體?!弊鼋逃錾淼腛wen決定開餐廳時,身邊不乏有質疑的聲音,因為他跨界?!霸谥袊龅谝患矣凶约航逃尘暗钠咸丫撇蛷d”變成了他跨出改行創(chuàng)業(yè)第一步的動力?!鞍迅拍钭龅挠腥?,客人可以來吃飯,也可以來上品酒課程,這樣的生活充滿驚喜。”談起經(jīng)營模式,Owen的眼神里散發(fā)著光芒和激情,變得滔滔不絕起來,“我們的酒單每兩到三周換一次,有時候會有DAILY WINE LIST,除了固定酒單50款,一年加起來會有近千款酒露出。我們就是要不斷的帶客人去體驗,不斷的嘗試,才會知道自己喜愛什么類型的酒。”“我們餐廳不會有太多商業(yè)的酒,大多是有機酒,它們自然、醇香、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餐廳是個社交平臺,客人可以帶酒來,一起分享?!?/p>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Owen沈思北
Q:一般說到餐配酒,都會有“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的傳統(tǒng)說法,你怎么看?
A:這是為了普及葡萄酒知識最大眾的傳統(tǒng)搭配,但是真正的搭配原則應該是“本土的食材配本土的酒”。在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葡萄酒產(chǎn)區(qū),流傳一條不成文的搭配規(guī)則,即“本土菜配本土酒”。例如,崇明羊肉就應該配崇明米酒、日本清酒配生魚片。
Q:對于葡萄酒,餐配酒的搭配規(guī)則有哪些?
A:法國人叫餐配酒“marriage”,字面意思就是“結婚”。其實就是美食與美酒的融合,理論上是香氣的吻合。最常應用的一個概念是食物中的風味與酒的風味相近或形成對比。比如,一款有煙熏、香料、野味或者奶油風味的菜與一款有煙熏、香料、野味或者奶油風味的葡萄酒搭配,其結果可能很成功。但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風味是否互相搭配,而是取決于食物的結構成分(糖、油/脂肪、鹽等)與酒的結構成分(糖、酒精、酸、單寧等)之間的相互作用 。如果結構成分能夠搭配成功,那么風味的搭配或者對比能夠帶來更多的樂趣,但如果結構成分搭配失敗,那么餐酒的搭配也不會成功。
Q:中餐較于西餐,口感更豐富,如何去搭配葡萄酒?
A:中國菜有其特殊的復雜性,通常甜、咸、鮮等口感融合在一起,味蕾得到充分的滿足。而且中國人喝酒講究氣氛,提倡個性化搭配,西方的餐酒搭配規(guī)則可能就不適用。所以對于中餐,我們更提倡的是飲食文化——“享受”葡萄酒,享受暢快的氛圍。
餐酒對對碰
“殺豬菜”拼盤
法國家庭風格的前菜,顧名思義,拼盤里有整豬腌制14天的古法火腿、低溫慢煮的禽肉豬肉香腸、晶瑩剔透的五香肉凍,并伴有香料粉、開心果仁等。
配酒:
作為咸咸的開胃小菜,選用高酸度的開胃酒最為默契,高酸度的酒中和了肉質的腥味,清爽感把肉香的味道帶出來。鹽不僅能讓食物的風味流光溢彩,它也能中和葡萄的酸,并釋放出葡萄酒中的水果風味。
紅葡萄酒燴牛舌:
牛舌和胡蘿卜在紅酒中燉煮,燉到酥爛。上桌后牛舌已充滿紅酒香,胡蘿卜吸收了酒和牛舌的雙重香氣。 牛舌味道濃郁,肉質感強,豐富的蛋白質帶著濃郁的醬汁與味蕾碰撞,堪為極品。
配酒:
選用果味多一些,口感較柔和的有機葡萄酒搭配。有機葡萄酒生長環(huán)境自然,陽光充足,完全原生態(tài)無酵母,純粹自然發(fā)酵,喝起來自然、優(yōu)雅,充滿殷桃和草莓的香味,具有獨特的香氣。
法國蘋果撻:
美味一餐以甜品收尾,是最圓滿的。蘋果撻烘烤后收干了水分,留下果香,再加以大量的堅果和酸奶油,酸味和甜味充分融合,讓味蕾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配酒:
干邑是由葡萄蒸餾的,蒸餾出來的酒淡雅無味,放在橡木桶里是真正風味變化的過程。甜品搭配干邑,干邑中的高酒精度會穿過甜品的粘性,包裹口腔,留下一種富于魅力的水果風味的幸?;旌稀?/p>
鹿肉塔塔:
對于粗狂、風味濃重的新西蘭野生紅鹿臀肉,纖維組織因奔跑運動而富有嚼勁,口感接近牛肉。頂層的蛋黃,由于前期浸泡在黃油和松露中,中和了鹿肉腥味,豐富了野味口感的層次。
配酒:
野味中的腥味,可以用高酸清爽型來中和,單寧有了絕佳的機會。菜肴中的蛋白質能夠快速軟化單寧,并釋放出葡萄酒中的水果風味,使食物的質感和美酒甘甜達到絕佳效果。
澳洲M3黑牛肉:
選用澳洲 M 3 肉眼牛排,很符合法式小酒館風格的餐酒搭配需求,并且在牛排處理上下了功夫,餐廳有排酸設備,通常牛排會經(jīng)過 31 天的干式熟成,讓多余的血水排出,使肉質更緊實,風味更濃郁。搭配春季時令蘆筍、干番茄、芝士、黑松露和蘑菇,豐富了牛肉的層次感,也中和了牛肉的油膩。
配酒:
吃肉的時候,有大量的肉汁刺激唾液分泌,需要一款有力量感的、口感濃郁的葡萄酒與之匹配,選用有煙熏風味的葡萄酒,即是濃酒配紅肉的最基本配對原則。
卡慕皇冠干邑
以國王之名加冕當代精英男士
鐫寫著19世紀榮耀傳奇的國王之邑——卡慕皇冠干邑,以革新精神加冕授勛當代精英男士,鼓舞優(yōu)雅果敢的男性魅力。傳承150余年獨一無二的釀造技術與調配工藝,使之成為一款令人無法抗拒的顛覆性佳釀。
淵源 - 源自1863, 經(jīng)典成就國王之邑
19世紀的法國,卡慕干邑創(chuàng)始人讓·巴狄斯特·卡慕為了釀造心目中的頂級干邑,決定成立一個由生產(chǎn)者組成的合作社La Grande Marque。在那個還沒有統(tǒng)一干邑年份標示的年代,干邑酒莊通常把自己最引以自豪的調配干邑冠以品牌全稱,來表示對其的認可和驕傲。于是,一款蘊含品牌精神的卡慕皇冠G.M.C干邑耀然面世,一經(jīng)推出即深受王公貴族的欣賞。
新生 - 不斷革新,詮釋卓爾不群的當代魅力
為了紀念卡慕家族150周年,家族第五代傳人西里爾·卡慕先生決定重塑這款來自十九世紀的標志性生命之水,于是一款全新的卡慕皇冠應運而生。在尊重傳統(tǒng)的同時,西里爾·卡慕則賦予這款干邑顛覆性的現(xiàn)代華服,為其“金冠加冕”:金色皇冠外形瓶蓋彰顯莊嚴王者品格;極具張力與剛毅輪廓的瓶身線條盡顯男性魅力。于口感上,卡慕皇冠也在傳承與革新之間構建出精妙平衡。輕抿一口,濃厚圓潤,鮮明的花香果香淋漓釋放著清新芬芳,激發(fā)當代精英男士追尋自由自我的隨性心緒。
品鑒
1. 色澤:琥珀色的酒液透過酒瓶呈現(xiàn)出精致光暈。
2. 香氣:豐滿,有礦物特性,微妙的辛香味,充滿活力。
3. 口感:完整、微妙、平衡。水果的甜味與干型口感的酸味完美平衡出了檸檬派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