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961—2015年延邊地區(qū)農業(yè)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分析

      2017-03-28 22:11:27楊鶴解彥維劉慶林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有效積溫日照時數延邊

      楊鶴 解彥維 劉慶林

      摘要 利用1961—2015年延邊地區(qū)8個臺站氣象資料和圖們1976—2015年氣象資料,分析各氣象要素的變化特征。結果表明:年平均氣溫、≥10 ℃有效積溫、降水呈波動緩慢上升趨勢;初霜日明顯延后,終霜日變化明顯提前;日照時數呈波動減少趨勢。

      關鍵詞 農業(yè)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吉林延邊;1961—2015年

      中圖分類號 P4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14-01

      氣候變化與農業(yè)生產關系密切,其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近年來,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事實,作物所需的輻射、熱量、水等自然資源在同一地區(qū)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減少。多位學者從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對氣候變化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進行了研究[1-2]。

      1 資料與方法

      1.1 區(qū)域概況

      延邊州地處吉林省東部,中、俄、朝三國交界,面臨日本海,位于北緯41°59′47″~44°30′42″,東經127°27′43″~131°18′33″,面積42 700 km2,耕地面積21.8萬hm2(水田4.3萬hm2,旱田17.5萬hm2)。人均擁有耕地面積0.1 hm2,高于全國和吉林省平均水平。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大豆。

      1.2 數據資料

      選用的數據為1961—2015年延邊地區(qū)8個臺站氣象資料,圖們1976—2015年氣象資料,包括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初終霜日、≥10 ℃有效積溫等[3-4]。

      1.3 分析方法

      以延邊地區(qū)1961—2015年的氣象要素(每日4次日照、初終霜日、平均氣溫、降水量)為xi值,以年份為ti值,通過一元線性方程擬合分析氣候特征的變化規(guī)律,方程如下:

      xi=a+bti(i=1,2,…,n)

      2 結果與分析

      2.1 熱量資源變化

      2.1.1 年平均氣溫。通過分析可知,延邊1961—2015年的平均氣溫總體是上升的,其變化趨勢為每10年上升0.27 ℃(P<0.01),與全國同時期平均氣溫變化趨勢基本相同(0.25 ℃/10年)[1]。這55年間,年平均氣溫最高值是2002年和2015年的6.2 ℃;最低值為1969年的3.5 ℃。年平均氣溫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2個明顯特征階段:1961—1988年大部分年份的年平均氣溫低于平均值,屬于冷期階段;1989—2015年大部分年份的年平均氣溫高于平均值,處于暖期階段。

      2.1.2 ≥10 ℃有效積溫。近55年,延邊地區(qū)≥10 ℃有效積溫平均值為1 132.3 ℃·d,氣候傾向率為28.0 ℃·d/10年(P<0.01)。最高值是2010年的1 351.7 ℃·d,最低值是1976年的913.3 ℃·d。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1961—1996年,多數時間有效積溫低于55年的平均有效積溫;在1997—2015年,大多數年份的有效積溫高于1961—2015年的平均有效積溫。

      2.1.3 初終霜日變化。通過分析延邊地區(qū)1961—2015年初霜日和終霜日的變化發(fā)現(xiàn),這55年間初霜日明顯延后,延后的天數為每10年延后1.66 d(P<0.01),而終霜日明顯提前,提前的天數為每10年提前4.09 d(P<0.01)。

      2.2 水資源變化

      分析發(fā)現(xiàn),延邊地區(qū)近55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70.1 mm。氣候傾向率0.92 mm/10年(P>0.05)。年降水量最高值是2000年的799.5 mm,最低值是2011年的346.5 mm。

      2.3 日照資源變化

      延邊地區(qū)近55年日照時數呈波動減少趨勢。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312.4 h,氣候傾向率-33.12 h/10年(P<0.01),減少趨勢低于周曉宇等[2]研究的1961—2009年東北地區(qū)日照時數氣候傾向率(-40.5 h/10年),任國玉等[3]研究的近50年全國日照時數氣候傾向率(-37.6 h/10年)。年平均日照時數最低值是2012年的2 099.6 h,最高值是1967年的2 628.6 h。近55年大致分為2個明顯特征階段:1961—1978年大部分年份的日照時數高于平均水平,是日照時數偏高的階段;1979—2015年日照時數低于平均水平,是日照時數偏少的階段。

      3 結論與討論

      延邊地區(qū)近55年平均氣溫呈波動中上升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27 ℃/10年(P<0.01)。≥10 ℃有效積溫的氣候傾向率為28.0 ℃/10年(P<0.05)。平均初霜日為9月27日,終霜日為5月4日,延邊地區(qū)初霜日變化明顯延后,氣候傾向率為1.66 d/10年(P<0.01)。終霜日變化明顯提前,氣候傾向率為-4.09 d/10年(P<0.01)。年降水量變化不明顯,整體上呈緩慢增多趨勢,氣候傾向率0.92 mm/10年(P>0.05)。日照時數呈波動減少趨勢,氣候傾向率-40.5 h/10年(P<0.01)。

      延邊地區(qū)近55年氣溫升高、日照減少等農業(yè)氣象資源變化趨勢,必定對農業(yè)生產潛力、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較大的干擾,但是這種氣候的變化也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來減少其負面影響[4],而如何利用農業(yè)氣候變化趨勢,選擇適合延邊地區(qū)的農業(yè)氣候生產潛力的公式,得出作物生產潛力,進而為政府決策、制定農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等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 任國玉,初子瑩,周雅清,等.中國氣溫變化研究最新進展[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5(4):701-716.

      [2] 周曉宇,張新宜,崔妍,等.1961—2009年東北地區(qū)日照時數變化特征[J].氣候與環(huán)境學報,2013,29(5):112-120.

      [3] 任國玉,郭軍,徐銘志,等.近50年中國地面氣候變化基本特征[J].氣象學報,2005,63(6):942-956.

      [4] 謝立勇,郭明順,曹敏建,等.東北地區(qū)農業(yè)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與措施分析[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9,5(3):174-178.

      猜你喜歡
      有效積溫日照時數延邊
      福州市近70年日照變化趨勢分析
      有效積溫與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質和氮素積累定量化研究
      收斂式有效積溫與馬鈴薯植株性狀變化的相關性
      中國馬鈴薯(2022年2期)2022-07-05 00:12:08
      西昌近60年日照時數的變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萊縣日照時數變化特征
      《延邊大學學報》(社科版)2020年總目錄
      貴州省中東部水稻有效積溫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貴州省中東部水稻有效積溫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時數變化特征分析
      “圖們江論壇2018”在延邊大學舉行
      盈江县| 镇远县| 湘潭县| 阜新| 绿春县| 射洪县| 苍溪县| 全南县| 宾阳县| 博野县| 芦山县| 望城县| 闽侯县| 翼城县| 青海省| 炎陵县| 昭通市| 漯河市| 泗阳县| 湟中县| 临安市| 轮台县| 深圳市| 保亭| 金门县| 孝昌县| 阿拉尔市| 益阳市| 仲巴县| 大丰市| 荣成市| 潞西市| 余庆县| 博湖县| 永胜县| 镇平县| 自治县| 延长县| 花莲县| 东城区|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