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給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帶來的思考

      2017-03-28 20:24:46沈明泓馬建林
      昌吉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蒙臺梭敏感期殘疾兒童

      沈明泓 馬建林

      (四川理工學院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 四川 自貢 643000)

      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給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帶來的思考

      沈明泓 馬建林

      (四川理工學院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 四川 自貢 643000)

      四川省約有五萬學前智力殘疾兒童。龐大的殘疾人基數(shù)、特殊教育機構資源的匱乏以及不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得大量的智力殘疾兒童難以得到康復和發(fā)展。雖然影響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卻是——如何為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提供一種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理論。所以,本文試圖通過對蒙氏教育模式與相關理論的梳理,從:敏感期、有準備的環(huán)境、教師、日常生活教育等四大方面探討蒙氏教育模式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帶來的教育啟示。

      蒙臺梭利;智力殘疾;啟示

      引言

      近些年來,智力殘疾兒童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據(jù)四川省2006年殘疾人抽樣結(jié)果測算顯示,[1]四川省約有十三萬學前殘疾兒童,其中智力殘疾約五萬人。龐大的殘疾人基數(shù)、社會上專門的特殊教育機構資源的匱乏、以及不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得大量的智力殘疾兒童很難得到康復和發(fā)展。雖然特殊教育的快速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進步,但進步的背后依然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影響問題解決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如何為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提供一種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理論。近年來,蒙氏教育模式對幼兒教育,尤其是特殊幼兒教育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對蒙氏教育模式的梳理和分析,來探討蒙氏教育模式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帶來的教育啟示,以此為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一、蒙氏教育模式與相關理論的梳理

      蒙臺梭利理論的形成最先起源于她在智力殘疾兒童教育上的實踐,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其教學思想主要受伊塔和塞貢的影響。她總結(jié)說道:“她的方法的成功是她10年研究的結(jié)果,也可以說是對伊塔及塞貢40年所做工作的總結(jié)”[2]。其理論基礎主要包括:

      (一)兒童觀

      1.心理發(fā)展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個體在與環(huán)境的接觸中,自發(fā)的去發(fā)展和改變自己。[3]成人不能以任何的方式去強迫或者改變兒童的自我發(fā)展方式和進程。但由于兒童的發(fā)展仍處于不成熟的階段,他們對積極和消極的環(huán)境區(qū)分度較低。所以應該為兒童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huán)境,幫助他們的發(fā)展。[4]

      2.發(fā)展的敏感期

      蒙臺梭利認為,當兒童處于某一敏感期的時候,他們可以很簡單、很容易地去學會某一特定的知識和行為技能。而一旦如果錯過了這一關鍵時期,兒童的某些特定能力和行為的學習效率則會大大降低。[5]

      (二)教師觀

      根據(jù)蒙臺梭利的兒童觀,蒙臺梭利強調(diào)兒童發(fā)展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強調(diào)教師只是兒童的觀測員,以及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的指導者與協(xié)助者。這個觀點毋庸置疑是對過去那種“一直將教師作為教育教學主導”觀念的沖擊與挑戰(zhàn)。

      1.觀測員

      蒙臺梭利強調(diào),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是學生學習行為及知識傳授的主導者,而應該是一名優(yōu)秀的觀測員。也即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自然地、全面地去的觀測每一個兒童在受教育過程中的學習及發(fā)展狀況,并能對每一個兒童建立準確的、客觀的觀測檔案,以方便教育者對兒童身心特點和發(fā)展狀態(tài)進行探討,并以此來作為后續(xù)教育的根據(jù)。[6]

      2.指導者

      蒙臺梭利認為,教師應該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敏銳的洞察力和有教育魅力的指導者。[7]教師應該能夠區(qū)別指導和主導之間的差別,能夠把握教育的最佳指導時機,能夠根據(jù)兒童的實際情況給予合適的、有針對性地指導。

      (三)教育觀

      根據(jù)心理發(fā)展理論和敏感期理論,蒙臺梭利認為,每一個外在環(huán)境的刺激都有可能是兒童發(fā)展的動力,所以,對兒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的指導都是對兒童發(fā)展?jié)撃艿拈_發(fā)。因此,根據(jù)蒙氏教育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覺教育。[8]

      1.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是兒童發(fā)展最重要的環(huán)境,所以,蒙氏教育提倡將兒童的每日生活作為日常生活教育來進行。[9]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針對兒童的大小肌肉運動進行動作訓練;進行打招呼、握手等人際交往活動訓練;指導兒童進行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和照料動植物等生命教育活動;讓兒童學習整理個人儀表、清潔等自我生存技能學習。即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隨機地進行教育。

      2.感覺教育

      感知覺是認識事物的開端,因此,良好的感知覺能力是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礎。所以,蒙氏教育強調(diào)感覺教育的作用。[10]蒙氏教育模式中的感覺教育就是設計適合的教具對兒童進行視、聽、嗅、觸、味等五種主要感覺的訓練,以此不斷強化兒童的感覺,提高兒童的感覺能力,從而促進兒童對外界刺激的敏銳感知與判斷。

      二、蒙氏教育模式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通過對蒙氏教育模式中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的梳理,發(fā)現(xiàn)其模式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有一下啟示:

      (一)敏感期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1.敏感期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意義

      不同的敏感期只存在于一定的年齡階段內(nèi),在這個階段中,不僅是某種能力和行為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而且會對影響某種能力和行為發(fā)展的外在環(huán)境因素特別敏感。比如,感覺敏感期在0—5歲;秩序敏感期在2—4歲;語言敏感期在1—3歲;動作敏感期在0—6歲;社會化發(fā)展敏感期在2.5歲—6歲。[11]如果能夠認真觀察每個兒童敏感期的出現(xiàn)時間和表現(xiàn)情況,并及時的進行教育,就可以激發(fā)和保持幼兒對特定事物的興趣,從而促使他產(chǎn)生嘗試或?qū)W習的動力。因此,把握敏感期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能夠根據(jù)敏感期的表現(xiàn),最大程度地挖掘?qū)W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相關能力,并促進其發(fā)展。二是,根據(jù)敏感期的表現(xiàn),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進行遵循身心發(fā)展順序性的科學教育。

      2.敏感期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根據(jù)敏感期的教育理論,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為:根據(jù)敏感期的教育理論,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

      敏感期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普通兒童的研究基礎之上,但相對殘疾兒童而言卻有一定的差異性,尤其是對每個智力殘疾兒童而言差異性就更大了。因此,教育教學時,教育者要根據(jù)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發(fā)展的獨特性、各種敏感期出現(xiàn)的時間和表現(xiàn)的程度去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也即,在學前智殘兒童教育中,應留意每一個兒童的內(nèi)在需求和個別特征,并掌握各種類型敏感期出現(xiàn)的時間和程度,為他們制定適宜他們發(fā)展的個別化教育計劃。教育者在實際操作過程應為:首先,確定受教育兒童的智力殘疾等級和分析他們的身心缺陷情況;其次,觀察每個敏感期出現(xiàn)的時間、表現(xiàn)的程度;再次,為每一個兒童制定專屬的教育計劃;最后,在實施教育計劃之中,根據(jù)每個兒童的敏感期出現(xiàn)的情況,因材施教,促進其某種能力和行為的發(fā)展。例如,如何根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語言敏感期的特點因材施教?首先,教師要發(fā)現(xiàn)并界定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語言敏感期;其次,對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聽力是否受損、語言發(fā)展是否遲緩、構音是否障礙、聲音是否障礙、語言流暢是否障礙、語言理解是否障礙、溝通動機是否缺乏、溝通技能是否缺乏等實際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判定;再次,把握語言敏感期,根據(jù)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語言發(fā)展特點,選擇適合智力殘疾兒童能夠理解、表達、和運用的字、詞、句等內(nèi)容進行因材施教,為語言缺陷提供補償;最后根據(jù)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身心需求,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吸引和鼓勵他們與周圍的人們進行語言上的交流,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二)有準備的環(huán)境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1.有準備的環(huán)境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意義

      根據(jù)蒙臺梭利的心理發(fā)展理論,在人從出生到死亡的發(fā)展軌跡中,成人不可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去強迫改變兒童發(fā)展的軌跡與進程,兒童心理發(fā)展是在與環(huán)境的接觸中,自發(fā)的去發(fā)展和改變自己。[12]因此,為兒童提供一個幫助他們發(fā)展的、有積極意義、有準備的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成長而言是重要的、不可忽視以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更是意義重大。一是,充分依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身心特征進行的有準備的環(huán)境設計,會促使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按照自己的發(fā)展步調(diào)來學習。二是,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中的材料和教具能夠根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敏感期發(fā)展的特點進行設計,有助于促進和發(fā)展敏感期某種行為和能力的發(fā)展。

      2.有準備的環(huán)境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有準備的環(huán)境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為:從家庭、社會和學校三個角度為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構建有準備的教育環(huán)境,并體現(xiàn)出兒童觀、秩序性、美觀等特點。

      (1)為學前智殘兒童教育提供一個有準備的家庭環(huán)境。一是,家長應該有正確的兒童觀,對自己的孩子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和恰當?shù)慕逃甜B(yǎng)方式,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真正充滿愛的環(huán)境,關心和愛護他們。二是,在家庭環(huán)境中給兒童提供的物品都是他們能夠在無他人的幫助下能夠直接獲得的,如洗漱用品、清潔用具、桌椅等生活用品都是兒童可以無障礙使用的。

      (2)為學前智殘兒童教育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社會環(huán)境。一是,社會應該對所有兒童采取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消除偏見和歧視。二是,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建立更多的專門的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學校和培養(yǎng)專門的特殊教師,讓學前智力殘疾兒童能夠接受更專業(yè)的特殊教育。三是,給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家庭提供一定的資金補助,以此改善他們的家庭情況,減輕經(jīng)濟上的壓力。

      (3)為學前智殘兒童教育提供一個安全與美觀的學校環(huán)境。一是,環(huán)境要給予他們以安全感,讓他們可以自由的在環(huán)境中活動,只有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才能真正地、更好地與外界環(huán)境互動,從而自發(fā)、自覺地發(fā)展。二是,環(huán)境中的一切東西應該是安全可靠,有助于促進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積極活動。三是,要注意環(huán)境的美觀性,要注意環(huán)境中物品顏色的搭配和材料要具有藝術性,不僅能夠激發(f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活動的欲望,而且能夠促進他們的美感的獲得和發(fā)展。

      (三)教師觀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1.教師觀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意義

      蒙臺梭利教師觀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優(yōu)秀觀測員以及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的指導者和協(xié)助者的角色。即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承擔著認真觀察每名兒童的個人特點和發(fā)展的狀況;對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和糾正,幫助其發(fā)展的重任。蒙臺梭利的教育觀把兒童放在了教育的主體、教育的主動性地位,這對兒童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尤其是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發(fā)展更是有著深遠的作用。一是,教師觀決定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是教育教學的主體,這也就決定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的制定都應該根據(jù)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需求來制定,而不是根據(jù)教師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個別化教育教學,促進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有效發(fā)展。二是,根據(jù)教師觀的要求,教師在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發(fā)展過程中給予適時的指導,及時的糾正兒童的錯誤,幫助兒童發(fā)展,有針對性地促進了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發(fā)展。

      2.教師觀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根據(jù)蒙臺梭利教師的教師觀理論,在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當中可以:

      (1)一是,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師應以蒙臺梭利教育理論為指導,采取科學的方法認真仔細的觀測每一個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并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學習狀況、殘疾情況做好詳細的觀察記錄,為每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建立專門的教育檔案。二是,觀察他們在學習中的教育需求,并利用教育檔案作為依據(jù)對學前智殘兒童的教育提供參考。

      (2)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師要對每一個學前智殘兒童進行恰當?shù)闹笇?,糾正他們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錯誤,幫助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發(fā)展。一是,教師要具有良好的觀察力、分析力,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判斷、早分析并及時加以指導。二是,教師要具有指導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發(fā)展的能力。也即教師能根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對其行為、能力及性格表現(xiàn)進行剖析;能根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矯治技能技巧等知識和技能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行為問題及不良性格表現(xiàn)進行恰當?shù)闹笇Ш透深A。

      (3)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師能根據(jù)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及利用蒙氏教具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進行教育教學,從而促進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發(fā)展。教師要了解和掌握蒙臺梭利教具的原理及操作方式,并根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具體身心發(fā)展特征,在平時的生活中對兒童的感官、運動、社交等方面采用適宜的教具進行訓練。

      (4)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教師要對兒童保持愛心和耐心,幫助他們身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一是,要認清社會上的人們對于特殊兒童是帶有一定的歧視和偏見的,這也導致兒童在教育、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教師就應對他們采取包容的心態(tài),理解他們的缺陷和不足,用愛心去教育每一名兒童。二是,由于學前智殘兒童的智力缺陷導致他們在學習中往往反應較慢,效率低下,與正常的孩子相比呈現(xiàn)出教育難的特點。教師要理解和寬容地對待他們,耐心地對其進行教育。

      (四)日常生活教育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1.日常生活教育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意義

      根據(jù)蒙臺梭利的心理發(fā)展理論和敏感期理論可以得出,每一個外在環(huán)境的刺激都有可能是兒童發(fā)展的動力,而日常生活是兒童發(fā)展最重要、最豐富的刺激環(huán)境,因此,抓住日常生活這個環(huán)境的教育,就是抓住了促使他們健康發(fā)展的機會。所以,日常生活教育對兒童發(fā)展,尤其是對需要更多教育機會的學前智力殘疾兒童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是,日常生活教育可以隨時隨地地促進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大小肌肉動作的發(fā)展,改善身體狀況。二是,日常生活教育可以隨時隨地幫助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學習地簡單的交往禮儀,以及為改善社會適應的缺陷提供幫助。三是,日常生活教育可以隨時隨地地促進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學會生存生活基本技能,以此幫助他們適應并融入未來社會生活。

      2.日常生活教育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的啟示

      根據(jù)蒙臺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方法,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啟示為:

      (1)從運動方面著手,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大小肌肉運動進行訓練。一是,對他們進行往返跑、變速跑、折線跑、雙腳跳、單腳跳等方面進行跑和跳訓練,改善他們的腿部力量。二是,設置一定的空間距離,讓學前智力兒童用手搬運工作地毯和把盛水的木桶運到指定地點,由此增強他們手臂的力量。例如,在桌子上將兩個裝有豆子的碗A、B間隔50cm擺放好,讓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用勺子將碗A中的豆子舀到碗B之中。三是,促進小肌肉運動的發(fā)展。例如,為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三張顏色對比明顯且邊長30cm的方布,讓兒童對折兩次,然后將布重疊放好。以此鍛煉他們五根手指的靈活程度,促進小肌肉運動的發(fā)展。

      (2)從社交禮儀方面著手,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人際交往技能進行訓練。一是,成人要與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探討溝通與社會禮貌的重要性,以及與他人交流的正確禮貌行為。例如,可以示范或在言語上與他們進行交流,教授他們禮儀的規(guī)范性和重要性。二是,訓練他們正確的打招呼方式,例如,先做示范,兩人握住手說:“你好”,揮手說:“再見”。然后再與智力殘疾兒童進行練習,對其進行強化。三是,在平時中要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站姿、表情、動作進行要求。例如,握手時應該站姿端正,面帶微笑看著對方,伸出右手與人握手。

      (3)從打掃環(huán)境和照顧動植物兩方面著手,對學前智力殘疾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一是,通過打掃環(huán)境,了解環(huán)境對生命發(fā)展的意義。例如,讓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穿好圍裙左手拿簸箕,右手拿掃帚打掃室內(nèi)的衛(wèi)生,并將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在整個過程里,讓兒童學習對垃圾正確整理方式,并感知環(huán)境的整潔對生命的積極意義。例如,告訴學前智力殘疾兒童在飯后用抹布打掃灑落在桌子上的物品,在其打掃時,成人不僅要指導兒童將桌子上的垃圾及桌子下灑落的垃圾打掃到垃圾桶中,而且要告知他們食物及外在事物對生命的意義。二是,通過照顧動植物學會感知生命的珍貴及意義。例如,為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裝有金魚的水槽、漁網(wǎng)、抹布、魚餌、裝有干凈水的木桶、圍裙、勺子等教具,讓他們按照相應的步驟來照顧小動物,并且學習如何給動物喂食和打掃動物的清潔衛(wèi)生,通過照顧動植物,讓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感知生命的成長、生命對他人的意義以及如何珍愛自己的生命。

      (4)從照顧自己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生存能力。一是,通過照顧自己,學會認識自己。例如,為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一面與身高相配的鏡子,讓他們認識鏡子中的自己,并引導他們從頭到尾的對頭發(fā)、衣物、鞋子等方面進行整理。二是,通過照顧自己,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給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示范如何正確使用梳子梳理頭發(fā),讓兒童進行用一只手握住梳子,眼睛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的梳頭發(fā)嘗試,并及時的給予指導和糾正。例如,成人示范正確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并將衣服用衣架放到合適位置。成人要對不同類型的衣物進行穿脫的示范及紐扣、拉鏈等衣物工具的操作??傊?,通過引導學前智力殘疾兒童進行照顧自己生活的嘗試,培養(yǎng)其生存能力。

      (5)為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日常生活教育提供適宜的訓練教玩具。一是,根據(jù)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特點及生活實際出發(fā),選擇恰當?shù)慕掏婢?。例如,選擇教玩具時不僅要注意顏色的搭配,而且還要充分注意教玩具的功用性,以充分吸引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學習興趣。二是,為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的教玩具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例如,教玩具的材料要無毒、健康和環(huán)保。三是,教玩具應該具有經(jīng)濟性。由于學前智力殘疾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其在使用教玩具時,常常會發(fā)生多次的丟棄、不斷碰撞、甚至破壞等現(xiàn)象,所以,學前智力殘疾兒童的教玩具選擇因該考慮到經(jīng)濟效益,也即教玩具的選擇要極大限度地滿足學前智力殘疾兒童使用的高頻次、耐碰撞、可以長時間循環(huán)和多次操作等的特點。

      結(jié)語

      蒙臺梭利教育方法對幼兒教育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對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探討了該模式對四川省學前智力殘疾兒童教育帶來的啟示。

      通觀整個研究過程,本文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對蒙氏教育模式的研究只是進行了最為淺顯的理論分析。在對“有準備的環(huán)境”的描寫只是簡單的從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宏觀角度進行分析,對具體的操作有研究不到之處。這些缺陷將在以后的研究中進行改進。

      [1]丁二中(總編).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資料(四川卷)[Z].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6.

      [2][意]瑪利亞·蒙臺梭利.任代文校譯.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fā)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顧明遠,梁忠義主編.世界教育大系[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5]陳云英,華國棟主編.特殊兒童隨班就讀試驗[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6][意]瑪利亞·蒙臺梭利.單中惠譯.童年的秘密[M].京華出版社,2002.

      [7][意]瑪利亞·蒙臺梭利.胡純玉譯.發(fā)現(xiàn)兒童[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8][意]瑪利亞·蒙臺梭利.高潮,薛杰譯.有吸收力的心靈[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10][意]瑪利亞·蒙臺梭利.江雪編譯.蒙臺梭利方法[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1][意]瑪利亞·蒙臺梭利.肖詠捷譯.蒙太梭利兒童教育手冊[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12][美]史密斯·西奧戴特·L.王堅紅譯.蒙臺梭利教學法體系理論與實施——蒙臺梭利教學法介紹[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G78;G760

      A

      1671-6469(2017)-04-0095-06

      2017-05-07

      四川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四川省學前特殊兒童家庭親職教育現(xiàn)狀、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SC15XK03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沈明泓(1968-),女,四川省閬中人,四川理工學院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特殊兒童教育。

      猜你喜歡
      蒙臺梭敏感期殘疾兒童
      淡定面對兒童敏感期
      海峽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26
      給這些孩子一個溫馨的世界——寶雞對殘疾兒童“應救盡救”
      當代陜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8:02
      完美捕捉孩子數(shù)學敏感期,這些繪本少不了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5
      蒙臺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嗎
      幼兒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1
      蒙臺梭利在日本
      幼兒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1
      走“偏”了的蒙臺梭利
      幼兒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0
      冰與火之歌——蒙臺梭利教育在中國:誰能在蒙臺梭利的“鐵王座”之上——蒙臺梭利教育市場的“火”與“殤”
      幼兒100(2016年12期)2016-11-30 03:19:49
      敏感期兒童家庭音樂教育探究(下)
      敏感期兒童家庭音樂教育探究(上)
      農(nóng)村殘疾兒童教育康復保障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文化| 博客| 固镇县| 靖江市| 柘荣县| 新绛县| 慈利县| 江门市| 舞阳县| 思南县| 连山| 鹤峰县| 永清县| 乾安县| 东阳市| 偃师市| 开远市| 扎囊县| 色达县| 裕民县| 乡城县| 东辽县| 吉安市| 安陆市| 新野县| 五原县| 丰县| 利津县| 盐亭县| 彝良县| 台湾省| 汉沽区| 济南市| 沾益县| 新建县| 大理市| 石屏县| 玉龙| 凭祥市| 富源县|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