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diào),讓正常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nèi)政治空氣的清潔劑,讓黨員干部習慣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黨內(nèi)政治生活越來越規(guī)范,但依然有個別地方、個別單位的黨內(nèi)政治生活存在諸多問題,批評與自我批評往往是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對自己放“空炮”,最后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是黨內(nèi)政治空氣中的霧霾。我們要保持黨內(nèi)政治空氣的純凈爽朗,就需要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黨內(nèi)政治空氣的清潔劑。
黨員干部要善于批評。首先,下級要敢于批評上級,上級要能接受批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領導干部也會有缺點,也會犯錯誤。下級要敢于指出上級領導的缺點和錯誤,上級領導要有接受批評、改正缺點和錯誤的胸襟和氣度。這樣工作就會更加科學高效地展開。第二,同級之間要真誠地相互批評。如果說批評上級需要的是勇氣,那么批評同級往往需要撇開情面。一些同志之間往往為顧及情面,把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給面子、甚至是相互表揚。這樣避重就輕、隔靴搔癢的批評無助于黨員干部的成長。批評就要實事求是,做到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第三,上級要善于批評下級。上級批評下級一般不存在敢不敢的問題,而是善不善于的問題。一方面,批評要有針對性,切中要害,不能大而化之、胡亂指責,不能擺官架子、亂發(fā)脾氣。有的領導干部喜歡仗權欺人,把亂發(fā)脾氣當成是對下級的批評,這樣的批評不僅不能讓下級心悅誠服,而且可能導致下級與領導離心離德,士氣低落。另一方面,不搞好人主義,不玩平衡權術。有的領導干部精于封建官場的平衡權術,把批評下級變成自己玩弄權術的手段,讓下級之間相互掣肘,自己“高枕無憂”。這種封建社會遺留的官場術必須從黨員干部的思想上和行動上徹底清除。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一個整體,黨員干部不僅要善于批評和接受批評,還要善于自我批評。有些黨員干部在進行自我批評時怕丟面子,怕失去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和認可,就敷衍塞責地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廢話。這樣的自我批評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會助長形式主義。自我批評是黨員干部成長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黨員干部要勇于、善于自我批評,不僅需要“吾日三省吾身”,經(jīng)常進行自我反思,還需要在民主生活會上進行公開的自我批評,當眾剖析自己,從而在外在的監(jiān)督中改正缺點和錯誤,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領導干部帶頭做實實在在的自我批評,以上率下,往往能帶動大家做實實在在的自我批評。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本著對自己、對同志、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模范做好自我批評,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黨員干部不能忘記凈化黨內(nèi)政治空氣的初心,不能胡亂噴灑“清潔劑”。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以批評求團結,使大家的思想認識得到真正的提高,使黨組織能夠更加團結,服務人民更加高效。切忌相互拆臺,打擊報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批評要出以公心、態(tài)度誠懇、講究方法,要實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別真假,切忌從個人恩怨、得失、利害、親疏出發(fā)看事待人。批評與自我批評一定要敢講話、講真話、講實話,要能紅紅臉、出出汗,有點兒辣味;與此同時,要反對誣陷、誣告,反對惡意整人。
毛澤東指出:“房子是應該經(jīng)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jīng)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秉h員干部要用好黨內(nèi)政治空氣的“清潔劑”,經(jīng)常開展坦誠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打掃和洗滌自己的思想,確保黨內(nèi)政治生活風清氣正。
(作者單位:求是雜志社)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