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彪 ,延志偉,崔德汶,宋照平,張建新,任有蛇,張春香*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西太谷 030801;2.山西柳林畜牧中心,山西柳林 033300)
棗粉替代日糧中玉米對綿羊生長性能和瘤胃發(fā)酵參數(shù)的影響
解 彪 ,延志偉1,崔德汶1,宋照平2,張建新1,任有蛇1,張春香1*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西太谷 030801;2.山西柳林畜牧中心,山西柳林 033300)
本試驗旨在研究棗粉替代日糧中玉米對綿羊生長性能和瘤胃發(fā)酵參數(shù)的影響。試驗一:選用健康、體重和年齡相近的杜×寒雜交公羔24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6只,分別飼喂棗粉添加量為0%(對照組)、2.5%(Ⅰ組)、5%(Ⅱ組)、10%(Ⅲ組)的飼料,棗粉等比例替代基礎日糧中玉米;試驗二:選擇體況良好、體重相近的安裝永久性瘤胃瘺管杜×寒雜交羯羊12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3只,飼喂日糧同試驗一。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5%組顯著提高了綿羊平均日增重和顯著降低了飼料增重比(P<0.05);除2 h外,其余各時間點Ⅱ組瘤胃液p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Ⅱ組變化幅度最??;Ⅱ組乙酸/丙酸在飼喂后各個時間點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日糧添加棗粉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在0 h和7 h,Ⅰ組和Ⅱ組的總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Ⅲ組在飼喂前0 h總揮發(fā)性脂肪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綜合而言,日糧棗粉以5%替代玉米在綿羊上應用效果最佳。
粉;育肥綿羊;生長性能;瘤胃發(fā)酵
山西紅棗種植面積約26.67 hm2[1],而在紅棗成熟時,多雨致使紅棗發(fā)生裂果,每年產(chǎn)生了大量的殘次紅棗。紅棗中營養(yǎng)價值較高,尤其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2]。通過對殘次棗的干棗樣品進行的常規(guī)成分分析表明,其含水量為18%~20%,無氮浸出物(NFE)含量多達60%~70%,粗蛋白(CP)含量可達5%~7%,粗纖維(CF)含量只有8%~12%,粗脂肪(EE)的含量較低(3%~4%),粗灰分(Ash)為2%~3%,鈣(Ca)為0.60%~0.70%,磷(P) 為0.20%~0.30%[3]。因此,開發(fā)和利用殘次紅棗作為飼料資源具有一定的意義。目前關于紅棗在動物飼料上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豬、雞和肉牛上。劉秀玲等[4]研究結(jié)果表明,飼料中添加大棗低聚糖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ADG和胃腸乳酸桿菌數(shù)量;趙艷秀[5]研究發(fā)現(xiàn),飼料中添加10%棗粉能夠顯著提高蛋雞采食量、平均產(chǎn)蛋率、日產(chǎn)蛋量;薄葉峰[3]研究發(fā)現(xiàn),飼料中添加15%棗粉能夠顯著提高肉牛ADG,并且瘤胃pH不受日糧添加水平的影響。然而我國關于棗粉在綿羊飼料中的應用研究至今未見報道。因此,本試驗旨在研究飼糧中棗粉替代玉米對育肥綿羊生長性能和瘤胃發(fā)酵特性的影響,從而篩選出適宜替代比例,為確定棗粉在綿羊飼糧中適宜代替量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試驗設計 試驗一:采用單因素隨機試驗設計,選用健康、體重相近的杜×寒雜交公羔24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6只羊,分別飼喂棗粉添加量為0%(對照組)、2.5%(Ⅰ試驗組)、5%(Ⅱ試驗組)、10%(Ⅲ試驗組)的飼料,棗粉等比例替代基礎日糧中玉米。預試期10 d,正試期 50 d。試驗二:選擇體況良好,體重相近的安裝永久性瘤胃瘺管杜×寒雜交羯羊12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3只羊,分飼喂棗粉添加量為0%(對照組)、2.5%(Ⅰ試驗組)、5%(Ⅱ試驗組)、10%(Ⅲ試驗組)的飼料,棗粉等比例替代基礎日糧中玉米。預試期10 d,正試期3 d。1.2 試驗日糧和飼養(yǎng)管理 選用山西省柳林縣紅棗廠生產(chǎn)的殘次棗粉,試驗所用棗粉為同一批次生產(chǎn)。日糧參照NRC(2007)進行配制并且制成顆粒料飼喂。試驗日糧組成和營養(yǎng)成分見表1。試驗前對羊舍消毒處理,試驗羊皮下注射三聯(lián)四防疫苗并使用吡喹酮進行驅(qū)蟲,單欄飼喂,自由飲水。每日飼喂2次,分別為07:00和19:00。本試驗各組羊進行定量飼喂,每只羊每天飼喂干物質(zhì)量為1 040 g。
表1 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成分(風干基礎)
1.3 測定指標和方法
1.3.1 生長性能 試驗開始和結(jié)束,連續(xù)2 d晨飼前(07:00)對各組羊空腹稱重,并記錄。本試驗為定量飼喂,并且每天各組均無剩料。計算ADG和F/G比。
1.3.2 瘤胃發(fā)酵指標 正試期開始,選擇晨飼前(07:00)0 h和晨飼后2、4、7、10、12 h共6個時間點采集瘤胃液,連續(xù)采集3 d,采集的瘤胃液經(jīng)4層紗布過濾,裝入離心管,測定pH后,放入-20℃冰箱保存,用于檢測揮發(fā)性脂肪酸(VFA)濃度。pH采用PHS-3b型精密pH儀(上海雷磁分析儀器廠)測定,VFA用Agilent6890N氣相色譜儀檢測。1.4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Excel軟件處理后,采用SA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結(jié)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2.1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綿羊的ADG隨棗粉替代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替代量為5%(Ⅱ組)時達到最大值并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F/G比則是先下降后上升,Ⅱ組為最低值,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而與其他各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2.2 棗粉飼料對綿羊瘤胃發(fā)酵參數(shù)的影響
2.2.1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液pH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時間的推移各組瘤胃液pH均呈現(xiàn)先降后升的趨勢。除Ⅱ組采食后4 h降到最低、6 h后緩慢上升外,其余各組均在采食2 h后降到最低,4 h后緩慢上升;飼喂12 h后pH接近飼喂前水平。除飼喂后2 h和7 h,其余各時間點Ⅰ組瘤胃液p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除2 h外,其余各時間點Ⅱ組瘤胃液p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除7 h外,Ⅲ組其余時間點瘤胃液p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各時間點,棗粉替代組之間瘤胃液pH差異不顯著(P>0.05)。
2.2.2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液VFA的影響由表4可知,在0 h,棗粉替代組瘤胃液乙酸濃度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與對照組相比,棗粉替代組瘤胃液中丙酸、異丁酸、戊酸和異戊酸濃度差異不顯著(P>0.05)。在0 h和7 h時,Ⅱ組的丁酸濃度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Ⅰ和Ⅱ組的TVFA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Ⅲ組在飼喂前0 h TVFA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其余時間點差異不顯著(P>0.05)。Ⅱ組乙酸/丙酸在各個時間點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0、4、10 h,Ⅰ和Ⅲ組的乙酸/丙酸比值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而日糧棗粉替代組間各時間點乙酸/丙酸差異不顯著(P>0.05)。
表2 不同處理日糧對公羔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3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液pH的影響
表4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液揮發(fā)性脂肪酸的影響
接表4
3.1 不同處理日糧對育肥綿羊生長性能的影響目前,國內(nèi)有關飼糧中添加棗粉的試驗研究均發(fā)現(xiàn),棗粉添加組不同程度促進了動物生長性能[6]。國外有關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用海棗替代日糧中精料能夠促進綿羊日增重[7]。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棗粉等比例替代飼糧中玉米可以促進育肥綿羊的生長性能,但是棗粉比例較高時降低了ADG和飼料轉(zhuǎn)化率。棗粉飼料促進生長性能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生理活性物質(zhì)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含量豐富,而cAMP可促進脂肪分解,改變了體內(nèi)的能量分配,增加了脂肪和糖的利用,減少蛋白質(zhì)的分解氧化,提高凈蛋白質(zhì)沉積量[8]或者外源cAMP可誘導生長激素的產(chǎn)生,進而促進動物蛋白質(zhì)的合成[9]。另一方面可能是紅棗低聚糖[3]、黃酮類化合物[10]等生理活性物質(zhì)抑制腸道有害細菌,促進有益菌繁殖,從而起到緩解細菌與宿主之間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競爭關系的作用,提高飼料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利用率。綜合而言,日糧用紅棗替代玉米促進了綿羊生長性能,然而關于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3.2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發(fā)酵參數(shù)的影響
3.2.1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液pH的影響 瘤胃液pH主要受飼糧組成、動物唾液分泌、VFA以及乳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它是反映瘤胃發(fā)酵狀況的主要指標之一。本研究中,Ⅰ和Ⅲ組在0 h和4 h的瘤胃液pH均在Beauchemin等[11]認為的亞急性瘤胃酸中毒閾值5.8之上。棗粉替代組在0、7、10、12 h瘤胃液pH均低于對照組,但均在適宜瘤胃pH 6~7范圍內(nèi)[12]。棗粉替代組瘤胃液pH在采食后0~4 h迅速降低可能的原因是棗粉中糖類物質(zhì)主要為可溶性多糖,其在瘤胃中發(fā)酵速度快于淀粉,產(chǎn)生大量的VFA,使pH迅速降低。此外,本試驗VFA濃度在4 h達到最大,也進一步證明這一結(jié)論。在7~12 h瘤胃酸pH緩慢上升,是因為產(chǎn)生的VFA被機體吸收利用,并且飼料蛋白降解產(chǎn)生氨態(tài)氮量增多,使pH逐漸上升。
3.2.2 不同處理日糧對綿羊瘤胃液VFA的影響瘤胃液VFA含量、組成和比例受日糧組成、瘤胃環(huán)境、瘤胃的發(fā)酵狀態(tài)等影響。日糧中非纖維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滌纖維(NDF)變化可改變瘤胃發(fā)酵類型[13]。當日糧NDF含量高時,瘤胃液總VFA濃度和丙酸比例低,乙酸比例高[14];相反NFC含量高時,VFA中的乙酸比例低,丙酸比例高[15]。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棗粉替代組提高了乙酸濃度,Ⅱ組乙酸/丙酸顯著低于對照組,Ⅰ和Ⅲ組的乙酸/丙酸也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棗粉替代玉米后,改變了瘤胃發(fā)酵類型。其原因可能是棗核中NDF物質(zhì)含量高,降低了日糧NFC/NDF,從而傾向于乙酸發(fā)酵類型。此外,玉米中含大量淀粉,紅棗富含可溶性糖,其中包括蔗糖,還含有大量功能性多糖,而其中一部分為果膠類物質(zhì)。與淀粉發(fā)酵相比,蔗糖發(fā)酵產(chǎn)生較多丁酸,果膠發(fā)酵產(chǎn)生較多乙酸[16],這可能也是改變瘤胃發(fā)酵類型的另一個原因。
從本試驗結(jié)果可得出,棗粉替代日糧中玉米可以提高綿羊ADG和飼料轉(zhuǎn)化率,且以Ⅱ組(5%)效果最好。飼喂棗粉日糧后瘤胃液pH在0~4 h變化較大,之后逐漸接近飼喂前水平,且以Ⅱ組(5%)變化幅度最小。棗粉日糧提高了瘤胃液乙酸濃度,瘤胃發(fā)酵傾向于乙酸發(fā)酵類型,在0 h和7 h,Ⅰ組和Ⅱ組TVFA顯著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日糧棗粉以5%替代玉米對育肥綿羊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1] 盛曉婷. 山西省紅棗產(chǎn)業(yè)提質(zhì)增效對策[J]. 山西林業(yè), 2014, (5): 19-20,41.
[2] 魯周民, 劉坤, 閆忠心, 等. 棗果實營養(yǎng)成分及保健作用研究進展[J]. 園藝學報, 2010, (12): 2017-2024.
[3] 薄葉峰. 棗粉日糧對肉牛瘤胃發(fā)酵及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D].太谷: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5.
[4] 劉秀玲, 張代. 大棗低聚糖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和腸道內(nèi)環(huán)境的影響[J]. 糧食與飼料工業(yè), 2013, (5): 54-56.
[5] 趙艷秀. 棗粉在蛋雞日糧中的應用研究[D]. 石家莊: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6] 冀建軍, 王俊萍, 丁兆忠, 等. 生物發(fā)酵棗粉在肉牛育肥飼糧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 2015, 35(6): 77-78.
[7] Al-Ani A N, Hassan S A, AⅠ Jassim R A M. Dried date pulp in fattening diets for Awassi lambs[J]. Small Ruminant Res, 1991, (1-2): 31-37.
[8] 楊在清, 甘莉, 汪邦李. 環(huán)腺苷酸對豚鼠生長和脂代謝的影響[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1997, (2) 35-39.
[9] 李常青. 外源性cAMP對秦川犢牛生長發(fā)育及調(diào)控機理的研究[D]. 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0.
[10] 李葉, 唐浩國, 劉建學. 黃酮類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進展[J]. 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 2008, 12: 53-55,69.
[11] 馮仰廉. 反芻動物營養(yǎng)學[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4: 137.
[12] Beauchemin K A, Yang W Z, Rode L M. Ef f ects of barley grain processing on the site and extent of digestion of beef feedlot fi nishing diets[J]. J Anim Sci, 2001, 79: 1925-1936.
[13] 胡紅蓮, 盧德勛, 劉大程, 等. 日糧不同 NFC/NDF比對奶山羊瘤胃pH,揮發(fā)性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響[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0, 3: 595-601.
[14] 朱丹, 張佩華, 趙勐, 等. 不同中性洗滌纖維與淀粉比例飼糧對體外瘤胃發(fā)酵的影響[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5, (8): 2580-2588.
[15] 魏德泳, 朱偉云, 毛勝勇. 日糧不同 NFC/NDF比對山羊瘤胃發(fā)酵與瘤胃微生物區(qū)系結(jié)構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 (7): 1392-1398.
[16] 趙向輝. 日糧非纖維性碳水化合物對人工瘤胃發(fā)酵,微生物合成和纖維分解菌菌群的影響[D]. 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2.
S826.5
A
10.19556/j.0258-7033.2017-03-088
2016-07-04;
2016-08-25
國家肉羊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項目(CARS-39)作者簡介:解彪(1991-),男,山西清徐人,碩士,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專業(yè),E-mial:xiebiao1122@163.com
* 通訊作者:張春香(1972-),女,山西侯馬人,教授,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E-mail:zhchx6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