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無
據說,18世紀有位主教讀完《格列佛游記》(以下簡稱《游記》。本文使用《企鵝經典叢書》中文版,白馬譯)后,惱火地把書扔進了火里,并且義憤填膺地宣稱,他一個字都不會相信。毫無疑問,之前他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也可能是被“游記”一詞所欺騙),以為發(fā)生在格列佛身上的事情是真的,后來才疑心它是編出來的。無疑,它當然是編造或者說是虛構的。今天,書中的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連乳臭未干的小孩都騙不了,為什么在當時會讓一位主教信以為真,乃至惱羞成怒?作者為何要虛構,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英國諷刺文學大師、政論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這本書,在1726年發(fā)表后即產生重大影響,深受歡迎;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兒童讀物和繪本讀物等也都大獲成功,這些反過來又不斷推動著原著的傳播和影響?!队斡洝返挠绊懥σ殉搅怂a生的時代,也超越了地域、民族、政治、宗教信仰等因素,毫無爭議地進入經典的行列。不同時代和國度,不同文化背景和閱歷的讀者,都會從各自的角度予以闡釋,而這些闡釋很可能與作者的原意大相徑庭。
《游記》共分四卷,分別是《利立普特(小人國)游記》、《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即“飛島國”游記)和《“慧骃國”游記》。斯威夫特當初的創(chuàng)作意圖非常明確,即用諷刺、影射的手法,再現(xiàn)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矛盾,包括當時的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的虛偽、荒謬,揭露統(tǒng)治集團的腐敗和罪惡,并對侵略戰(zhàn)爭和殖民主義進行抨擊。但是今天,一般讀者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部老少咸宜的兒童讀物,并不怎么關心或在意作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不過,具備一定的文學史知識,了解作家的用意,很多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講述的技巧。比如在小人國游記中,“我”時常稱贊國王的聰慧、開明、崇尚學術、很少向老百姓征稅等,就隱含著對當世英國君王的諷喻。同樣,“我”重點談到的小人國的特別的法律和風俗,也極具對當世英國法律制度的諷刺意味:在那里,“一切背叛國家的罪行都將被處以最嚴厲的懲罰。但如果被告能在開庭時證明自己的清白無辜,原告就被立即處死,落得個可恥的下場”。原因是,“他們視欺詐為比盜竊更嚴重的犯罪,很少有不被判處死刑的。……如果縱容欺詐,不去制裁它,誠實的生意人就會吃虧,流氓無賴就會得勢”。當然,故事中“我”所聽到和看到的小人國的內憂外患,也讓讀者在忍俊不禁、啼笑皆非中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的荒誕無比。小人國國內高跟黨與低跟黨兩大黨派(區(qū)別只在于鞋跟的高低)的激烈紛爭,是英國托利黨與輝格黨彼此爭權奪利的寫照。而小人國與敵對王國的長期的戰(zhàn)爭,起因竟然是在雞蛋應當從較大的還是較小的一端打破的意見的不一致上!小人國國內的娛樂活動——繩舞表演——則活畫出一幅現(xiàn)實版的“官場現(xiàn)形記”:
只有那些正在候補重要官職或希望獲得恩寵的人才來表演這種技藝。他們從小就接受訓練,不一定都要出身名門或者受過正規(guī)教育。一旦遇到重要的官職空缺,不論官員過世還是失寵被撤職(這是常有的事),五六個候選人就會呈請國王和朝廷官員準許他們表演一次繩上舞蹈,誰跳得高,又沒跌下來,誰就接任這個職位。
故事中“我”的身高與小人國的人的身高比例為12比1,體積相當于他們的1728倍。有學者認為,這是在提醒我們意識到人類身軀的粗野性,其用意在于要挫敗世俗之人普遍具有的驕傲,暗示人類精神的重要性?!拔摇庇萌缤俨及愕囊慌菽驖蚕诵∪藝屎髮媽m的大火,惹惱了皇后,得罪了國王,他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軀的龐大與身份、地位的卑賤之間的巨大反差。而等他第二次出海遇險飄到了大人國,故事發(fā)生戲劇性的反轉,原本高大、威武,不費吹灰之力就拖走了敵對國所有軍艦的他,成了一個“反常”的怪物,也成了一個被迫四處巡游,替主人掙錢的“寵物”。進入大人國后,“我”最先吃驚的是草的高度,有20英尺;看見的巨人“像一座鐵塔。每一步我猜都不會小于十碼”。在萬分驚恐之中,“我”的心理活動正好驗證了我們前面所提觀點:“現(xiàn)在我在這個民族中間,就像孤零零一個利立普特人(即小人)在我們中間一樣。這可能還不是最慘的,因為據說人類的兇殘和野蠻是與體格成正比的?!本烤故欠袢绱?,聰明的讀者自會思量。而巨人發(fā)現(xiàn)“我”之后的表情和動作,在“我”看來,活像在英國遇到黃鼠狼。主人的妻子見到“我”“驚叫一聲跑開了,就像在英國,女人見了一只癩蛤蟆或蜘蛛一樣”。雖然女主人的女兒待“我”很好,又靈巧又和善,教“我”學習語言,但“我”依然淪落為主人賺錢的工具,在瘦得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的時候,被轉手賣給宮里,給王后和貴婦們逗樂、解悶。博學的國王召來的三個大學者一致認定“我”是一個“天生畸形物”。當國王聽“我”介紹了歐洲和祖國的各種情況之后,對隨從的首相說:
“人類的尊嚴多么微不足道,這么小的昆蟲竟然會模仿我。我敢肯定他們也有爵位和官銜,把他們的小巢小洞稱為房屋和城市;也會裝模作樣,穿衣打扮;也會戀愛、爭斗、辯論、欺騙和背叛。”他這么說著的時候,我氣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我那高貴的祖國原是藝術、軍事的權威,歐洲的仲裁人,道德、虔誠、榮譽和真理的中心,世界的驕子,讓全世界敬仰的國家,想不到他竟如此瞧不起。
在宮里,“我”連連遇險。除了王后寵幸的矮子捉弄、陷害之外,對“我”的性命構成極大威脅的還有:被搖落的蘋果、突降的冰雹,小白狗、鷂鷹、畫眉、紅雀、青蛙、猴子……曾在小人國里小心翼翼避免傷及無辜的“我”,此時卻要小心翼翼地躲避飛來橫禍。作者似乎要我們換一種視角,來認清自大狂妄的人類其實渺小無比,脆弱不堪。
格列佛的第三次遠航遇上海盜,被“飛島國”的人救起。他們用驚異的神情打量著“我”,而“我”也對他們的外形、容貌和服飾同樣感到驚奇:他們的頭不是偏右就是歪左,眼睛一只內翻一只瞪著天頂,外衣裝飾著太陽、月亮、星星和各種古怪的樂器的圖形。他們似乎沉浸在冥思苦想中,需要有人拍打他們的耳朵或眼睛方能喚醒其注意力。飛島國的人除了數(shù)學和音樂,對其他學科茫然無知,卻十分關心時事和政治。由此“我”斷定這反映出人性中非常普遍的病癥:“對于和我們最無關的事情,對于最不適合于我們的天性或者最不適合于我們研究的東西,我們偏偏更好奇,還更自以為是。”當“我”從飛島上下到大陸,參觀了“大科學院”之后,“我”的觀點得到更充分的印證:科學院里的人的煞有介事的研究,都是荒唐透頂?shù)?。格列佛乘船離開后到達“巫人島”,其長官精通魔法,有能力在24小時之內隨意召喚任何鬼神顯形。在他的幫助下,“我”有幸與古代的許多圣賢和學者面對面交談,了解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不久,格列佛到了拉格奈格王國,見到了王國中的“斯特魯?shù)虏剪敻瘛?,即“長生不老的人”,了解到這些人因長生不老而滋生的痛苦與對社會的危害。
在第四次遠航中,精通航海的格列佛受聘為“冒險號”船長。不料在途中遭遇水手叛變,他被拋棄在一片淺灘上。他在岸上遭到一群外形丑陋、奇特的動物的圍攻,被一匹馬搭救。后來他才知道,這里屬于“慧骃”國,自稱“慧骃”的馬是統(tǒng)治者,那些圍攻他的、與他長相很接近的畜牲被叫做“野胡”?!盎垠S”堅信“我”也是一只“野胡”,可是卻對“我”的肯學習、彬彬有禮、整潔大為驚奇;而“我”也震驚于它們的理性和種種美德。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野胡也許是所有動物中最沒教養(yǎng)的,它們除了會拖東西和扛東西之外,絕沒有更高級一點兒的技能??墒俏业拐J為,這一缺陷主要還是因為它們乖張、難控制的性情造成的。它們狡猾、惡毒、奸詐、報復心強。它們的身體強壯結實,但是內心卻十分懦弱,結果變得傲慢無禮、下賤卑鄙、殘忍歹毒”。盡管“我”在三年間盡力學習“慧骃”的言行舉止,最終還是被驅逐。
在《游記》最后一章,“我”信誓旦旦地向讀者保證,這本游記嚴格遵循事實,絕不會因為任何誘惑而改造事實、修飾真相?!拔覍懽鞯哪?/p>
的是最高尚的,只想將一些事實告訴人類并教育他們。”他厭惡那些為了使自己的作品暢銷而編造虛假故事的游記作家。正是這些異?!罢嬲\”的表白,讓不少人、包括那位主教信以為真,同時也將作家的寫作目的和盤托出。讀者自然知道斯威夫特筆下的故事同樣是“編造”或虛構的。虛構之所以必要,一方面是以“曲筆”避開政治上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借助那些具有理性的、置身于歐洲社會文化傳統(tǒng)和習俗之外的“外方人”的視角,作者可以觀察、評價世人習以為常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林林總總。如此這般,被諷刺和批判的社會或國家便在“外方人”少見多怪的視線中,暴露出丑陋、骯臟、貪婪、自私的本真面目,既讓人樂不可支,又促人反躬自省。
?藎?藎?藎【名家評點鏈接】
這本書的文體美妙得令人驚嘆,還從來沒有一個人像斯威夫特那樣把我們這種困難的語言運用得如此簡潔、明快而自然。
——[英]毛姆
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
——[英]喬治·奧威爾
斯威夫特以幽默豐富了作品的道德含義,以諷刺揭露荒誕,并通過人物性格和敘述框架將使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成為現(xiàn)實,其他很多作品都難以在敘述的刻薄性和多樣性方面與之媲美。
——[英]瓦爾特·司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