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夢秋+張琦
2014年,北京化工大學啟動了與化工大學附中的合作項目,成立合作辦學理事會,通過了理事會章程。雙方多次召開合作辦學理事會,確立合作模式,從項目推進、課程建設、教師培訓、學生素質(zhì)建設、資源共享等方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化工大學附中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和辦學水平,大幅提升學校滿足學生實際獲得的“加工能力”。
北京化工大學與化工大學附中的深度合作為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提供了多樣化菜單式的選擇。
依托化工大學物理和化學實驗中心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雙方開展了“物理、化學教學實驗基地”項目;建設了北京市領先的高規(guī)格物理、化學實驗室,解決了附中開展實驗教學條件不足的問題。同時,化工大學積極對高中教材及課程標準進行研究,打造附中“以理、化基礎和探究實驗為優(yōu)勢的課程特色”。以實驗室建設為依托,研發(fā)適合初高中學生做的實驗,并編寫出校本教材。目前,已開發(fā)了28項化學實驗項目、17項物理探究試驗項目,此外,還確定了開發(fā)16項高中物理實驗的拓展方案。
以化工大學附中需求為菜單,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活動,指導學生社團建設。通過選擇性菜單選課這一特色方式,將圍棋、健美操、足球、科學實驗等17門課程納入學生社團活動中,豐富了附中校園文化建設,提升了附中文化內(nèi)涵。
由化工大學信息學院牽頭,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先后開展“無人駕駛汽車的工作原理”“智能平衡控制應用”專題講座,開拓了學生的學科視野。
以藝術類特色學科為依托,開展藝術輔導?;ご髮W產(chǎn)品工業(yè)設計系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繪畫專業(yè)指導,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和素養(yǎng)。
化工大學附中成功申報市級“1+3”培養(yǎng)模式試驗項目后,化工大學在課程建設、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經(jīng)費投入等方面,加大了對附中的扶持力度,為實施“1+3”培養(yǎng)模式試驗項目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1+3”項目,化工大學還打造了高品質(zhì)的教師團隊,為“1+3”試驗班提供一流的教學保障。
化工大學選派各學科最優(yōu)秀的教師參與附中的共建項目,幫助附中把教師文化目標的內(nèi)涵和精神轉(zhuǎn)化到行為方式上來。立足課堂,通過實驗培訓、校本培訓、課題調(diào)研、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學科建設活動、為教師上示范課、指導教師參加各種比賽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
以提高化工大學附中的“加工能力”為目標,北京化工大學與化工大學附屬中學的深度合作使化工大學附中的辦學能力和學校聲譽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合作辦學建設項目是一個新興課題,面臨著許多實際問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思考,不斷豐富合作內(nèi)容,深化合作層次,為學校發(fā)展提供更有力、更有效的支持。
編輯 _ 王雪莉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