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琳
微顆粒物處理系統(tǒng)主要用于針對性處理物體表面或處于懸浮狀態(tài)的微顆粒物,其核心構(gòu)造如圖1所示。系統(tǒng)的一側(cè)有粗糙導體柱,接上電源,導體柱帶電,此時由于外電場的作用,粒子內(nèi)部正負電荷出現(xiàn)微小移動,使其自身極化。
因為單個導體柱的電場為非勻強電場,所以導體柱的電場對極化的微顆粒物遠端的同極斥力小于其對近端異極的引力,因此微顆粒物不斷向?qū)w柱運動,并被吸在其上。
要使極化后的微顆粒物向?qū)w柱運動,導體柱產(chǎn)生的電場分布應非常地“不均勻”,因此導體柱的表面要粗糙,甚至帶毛刺,這樣可增強產(chǎn)生非勻強電場的能力,極大地降低導體柱電勢,保證設施的安全。
一、小范圍使用
人們經(jīng)過該立柱時,衣物上的微顆粒物會被吸住,當立柱上的微顆粒物積累過多后,給立柱斷電,微顆粒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至底部。給位于立柱底座的C板增加電壓,還可讓剩余的微顆粒物掉落,如圖2。
出于美觀、環(huán)保的考慮,還可以在C板周圍及其上覆蓋泥土,并種植植物。這樣當微顆粒物落下時,只需適當灑水即可。裝置俯視圖如圖3,其中深色區(qū)域為草坪。
將該裝置用于室內(nèi)清潔時,可適當降低其高度、增加其長度。使用前在導體柱四周加上絕緣層,防止C板通電時對立柱產(chǎn)生影響。
二、城市防霧霾
在綠化帶中設置一連串的通電立柱,接通電源讓其吸附微顆粒物。在電源處設置定時系統(tǒng),讓其在車輛較少時斷電,同時接通C板,微顆粒物就會乖乖落入綠化帶。
為減少生產(chǎn)成本,可將電桿做成吸塵立柱,使該立柱與路燈合二為一,如圖4。
三、注意事項
1.控制電壓盡可能小,使其僅吸附1.0×10-6m~5.0×10-6m大小的微顆粒物。
2.該系統(tǒng)對底板C的要求較高,應采用不易腐蝕的導體,且確保泥土不會妨礙C板正常工作。(指導老師:賈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