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東
壓光技術
原紙經(jīng)過涂布后,表面仍然不夠平整,常有纖維或顏料顆粒堆積的凸起,紙張結構疏松,纖維間的空隙較大,結合強度較差。為了保證高質量的印刷圖像和高印刷光澤度,涂布紙要在壓光機上進行最后的壓光。壓光是紙張經(jīng)過壓輥壓區(qū),在此過程中產(chǎn)生了塑性形變,從而使紙張物理性能發(fā)生可控變化的過程。通過壓光可以使涂布紙的涂層更加質密、光亮且平滑,達到理想的鏡面膜層效果。壓光方式可分為硬輥壓光(也稱為機械壓光)、超級壓光和軟輥壓光。
材料和方法
1.實驗材料
①顏料:瓷土、NGCC。
②膠黏劑:聚乙烯醇、醇解度88%、低黏度的PVA-1788。
③助劑:CMC、消泡劑。
④分散劑:聚丙烯酸鈉。
⑤原紙:禹航-全木漿復印紙,A型,70GMS;定量:70g/m2;A4:210mm×297mm。
2.實驗儀器
①涂料制備設備:MJ-SM60型多用砂磨機(山東博山博機微特電機廠);電子天平BL-620s(常州市宏衡電子儀器廠);NDJ-79旋轉式黏度計(天津市華興科學儀器廠);恒速攪拌器(上海申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②涂布設備:Sumet CUS/200多功能涂布機(Sumet-Messtechnik公司)。
③壓光設備:Sumet CAS/200實驗室壓光機(Sumet-Messtechnik公司)。
④印刷打樣及印品檢測設備:紙張白度儀,L&W ELREPHO(瑞典L&W公司);GretagMacbeth Eye-One分光光度計;DCP-PHY1 Ok型電腦測控平滑度儀(四川長江造紙儀器有限公司);X-Rite500反射式密度計(愛色麗公司);SZM體視顯微鏡;IGT印刷適性儀Newton C1。
3. 實驗方法
①涂料配方
本實驗所用涂料的具體配方見表1。
②顏料的分散
將蒸餾水和分散劑一起加入到高速攪拌機中預低速攪拌10分鐘,使分散劑均勻分散在水中,然后將顏料(瓷土或NGCC)緩慢地加入到涂料槽,待顏料完全潤濕后提高攪拌速度,攪拌50分鐘,使顏料充分地在水中分散。
③膠黏劑的制備
將PVA粉末緩慢加入到25℃左右的蒸餾水中,攪拌15~20分鐘,待PVA潤脹后放到水浴中逐漸升溫至96℃(升溫的同時一直攪拌),保溫30~40分鐘,直至溶液均勻透明。
④涂料的配制
將制備好的顏料和膠黏劑(瓷土、NGCC和PVA)以及涂料總量0.2%的消泡劑倒入攪拌容器中混合,以2500r/min的速度攪拌至少1小時,至涂料成為均勻的分散體系。
⑤涂布
將攪拌均勻的涂料倒入涂布機的涂料槽中,以輥子放入轉動時不會溢出為準,并在涂布過程中隨時添加涂料。涂布機使40號計量棒,將涂布輥壓力設為100N/m,刮刀壓力設為30N/m,刮刀角度設為18°,涂布速度設為14m/min,紅外干燥的能量比100%,熱風干燥溫度100℃、時間1分鐘。待所制涂布紙經(jīng)玻璃板壓平之后,用裁紙刀將紙張裁切成標準尺寸BS(長257mm,寬182mm)等待壓光。
⑥壓光
將涂布之后的紙張分成3組,每組各15張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壓光,即固定其他壓光條件(壓光溫度70℃,壓光壓力40N/m,壓光速度3m/min),分別使用硬輥壓光、軟輥壓光、超級壓光3種方式對涂布紙進行壓光。
⑦紙張涂層性能檢測
A.紙張物理性能檢測
主要對涂布不同壓光方式后的紙張進行定量、白度以及平滑度幾項基本性能的檢測。
B.紙張滲透
實驗中使用PDA動態(tài)滲透分析儀來測量各組彩噴紙的動態(tài)滲透特性。其測量過程及原理是:a.比照樣品裁切模具在各組涂布紙張上裁出50mm×80mm大小的紙樣,然后用雙面膠帶把紙樣固定在樣品固定器上,并用輥子壓緊使之完全貼合,避免氣泡的形成。將水倒入測量槽內(nèi),并把樣品固定器安裝在儀器上。b.設定測量條件,選擇測量模式為涂布紙/水,測量面積為直徑35mm的圓,測量頻率為1 MHz,測量時間為30s。設置完畢開始測量,樣品浸入測量槽內(nèi)的水中。c.在測量容器中,垂直于紙樣的方向安裝有相對的超聲波發(fā)射器和接收器,當樣品浸入水中時發(fā)射器立刻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穿透紙樣。在水滲透紙張的過程中,超聲波信號會被反射、散射和吸收,因此接收器收到的信號會有所變化,這些信號變化由接收器記錄下來,由集成處理器進行計算,并可顯示出數(shù)據(jù)和動態(tài)滲透曲線,通過曲線可自動推導出描述紙張?zhí)匦缘膮?shù),進而由對參數(shù)的研究來反映紙張的滲透性。
⑧紙張印刷性能檢測
將通過3種不同壓光方式后的涂布紙以及沒經(jīng)過涂布和壓光的原紙用裁紙機裁剪為寬60mm的紙條,利用Newton C1印刷適性儀模擬印刷機分別對4組紙條(硬壓紙、軟壓紙、超壓紙、原紙)進行印刷,印刷油墨選用CMYK其中一種顏色。待紙條印刷干燥后用Eye-One分光密度計對印刷圖層進行密度檢測。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內(nèi)容是分析不同的壓光方式對涂布紙物理性能以及印刷性能的影響。
1.紙張定量分析
涂布量就是指紙張表面經(jīng)涂布后定量的增加值,涂布量(g/m2)等于涂布紙樣張定量減去原紙定量。經(jīng)本實驗涂布配方涂布后的紙張定量為119g/m2,即涂布量為39g/m2,較大的涂布量增加了對紙張的覆蓋,同時也能夠更明顯地對下一步經(jīng)過不同壓光方式的涂布紙性能進行分析。
2.紙張白度分析
白度是評價紙張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并且和印刷品的質量密切相關。涂布紙張的白度與顏料白度、膠黏劑需求量等因素有關。顏料的白度越高,則涂布制得的紙張白度也越高。白度相對高的紙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圖像色彩,紙張白度越高,印刷品圖文部分的色彩就越鮮艷。這是由于紙張白度越高,它的反射能力就越強。所以白度高的紙張幾乎可以反射全部色光,從而使印品墨色鮮艷,視覺效果好。而白度低的紙張,因為僅吸收部分色光,導致其既不能如實表現(xiàn)圖像明暗部分的反差,又比較容易造成偏色。圖1表示分別通過硬壓、軟壓和超壓3種壓光方式涂布紙張的白度數(shù)據(jù)??梢钥闯?,由于經(jīng)過硬輥多次反復的壓光,超級壓光后的涂布紙具有最高的白度,而經(jīng)過硬輥壓光與軟輥壓光的涂布紙紙張白度較為接近。
3.紙張平滑度分析
紙張平滑度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彩噴紙的打印質量。平滑度高的涂布紙可以使墨層光滑均勻,圖像色彩生動、層次更加豐富。而在平滑度相對低的涂布紙上印刷后墨水會分散不均勻,其呈色效果較差,容易導致印刷品墨色發(fā)花、發(fā)淡。所以,在印刷要求較高的精細彩色印刷品時,應該盡可能使用平滑度較好的涂布紙進行印刷,從而保證原稿的再現(xiàn)效果。圖2分別表示硬壓、軟壓、超壓涂布紙以及未經(jīng)過壓光原紙的平滑度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經(jīng)過超級壓光的涂布紙平滑度遠遠大于其他壓光方式的涂布紙,約是其他壓光紙的兩倍;而軟輥壓光的涂布紙相比硬輥壓光涂布紙的平滑度有一定提升,但不是很明顯;硬輥壓光涂布紙平滑度與原紙相似,硬壓后的涂布紙平滑度不會得到提升。
4.紙張滲透性分析
圖3、4、5分別表示硬壓、軟壓和超壓涂布紙的滲透參數(shù),3個試樣構建一張參數(shù)圖,橫坐標表示滲透所用時間,滲透時間越長表示涂層的抗水性越好;縱坐標表示滲透的強度,數(shù)值越小說明滲透性越強,表明涂層表明有粗大的毛細孔??梢钥闯?,3種壓光方式涂布紙的滲透時間基本一致,但滲透強度方面,經(jīng)過超級壓光的涂布紙滲透強度明顯最小,其次是經(jīng)過硬輥壓光的涂布紙,經(jīng)過軟輥壓光的涂布紙具有最大的滲透強度。說明超壓涂布紙涂層表面的孔隙最小,軟壓涂布紙涂層表面孔隙相對最大。
5.印刷色密度分析
色密度是衡量打印圖像質量的一項重要參數(shù),直接影響最終的色彩還原度和視覺效果。密度值越高,則噴墨打印圖像色彩就越艷麗、逼真。本實驗將3種不同壓光方式的涂布紙以及原紙用裁紙機裁切為寬60mm的紙條,再利用Newton C1印刷適性儀進行打印色條,采用的油墨為品紅顏色油墨,待印刷色條干燥后用分光密度計分別對4種色條進行測量,并對密度值進行對比。實驗硬壓、軟壓、超壓涂布紙和原紙條各6條,每條色條測量3個不同位置的色密度,最后求其平均值得到不同壓光方式色條的R色密度(圖6)??梢钥闯?,原紙印刷的色密度是最小的,經(jīng)過涂布和壓光后的涂布紙色密度都有提高,相比超壓和硬壓涂布紙色密度最高,軟壓的涂布紙色條密度相對稍低。
結論
本實驗以研究不同壓光方式對涂布紙性能的影響為目,經(jīng)過涂布的紙張分別通過硬輥壓光、軟輥壓光和超級壓光的方式后對紙張白度,平滑度,滲透參數(shù)以及印刷后的色密度行進測量,得到以下結論:
①超壓涂布紙白度最高,硬壓和軟壓涂布紙白度稍低且近似。
②超壓涂布紙平滑度有比較大提升,軟壓涂布紙平滑度略有提高,硬壓涂布紙平滑度與原紙相似。
③超壓涂布紙涂層孔隙最小,軟壓涂布紙涂層孔隙相對最大。
④超壓和硬壓涂布紙印刷后色密度相似且最高,軟壓涂布紙色密度略低。
作者單位:天津科技大學包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