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燕王利春涂德露王惠林張翠霞
(1.上海市寶山區(qū)蔬菜科學技術推廣站,上海寶山 200435;2.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上海寶山 201908;3.上海金碩蔬菜專業(yè)合作社,上海寶山 201906)
紅米莧-青米莧-雞毛菜-薺菜-蓬蒿高效栽培技術
郝春燕1王利春2涂德露3王惠林1張翠霞1
(1.上海市寶山區(qū)蔬菜科學技術推廣站,上海寶山 200435;2.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上海寶山 201908;3.上海金碩蔬菜專業(yè)合作社,上海寶山 201906)
綠葉菜是上海市民喜食的蔬菜種類之一。為保證綠葉菜周年生產(chǎn),持續(xù)穩(wěn)定供應市場。寶山區(qū)蔬菜科學技術推廣站結(jié)合上海市綠葉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的建設,圍繞茬口安排、良種選用、栽培管理、土壤保育等技術開展了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經(jīng)過多年生產(chǎn)實踐,總結(jié)出了紅米莧-青米莧-雞毛菜-薺菜-蓬蒿周年生產(chǎn)高效茬口模式,現(xiàn)將該模式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紅米莧在1月中旬播種,4月上旬~5月上旬采收;青米莧在6月上旬播種,7月中旬~8月中旬采收;雞毛菜在8月下旬播種,9月上旬采收;薺菜在9月中旬播種,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蓬蒿在11月中旬播種,翌年1月上旬采收。紅米莧-青米莧-雞毛菜-薺菜-蓬蒿栽培模式,每667m2產(chǎn)量8000kg左右、產(chǎn)值3萬元以上,輪作合理,病蟲害較少,蔬菜產(chǎn)品安全衛(wèi)生,符合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要求。
1月份播種的米莧選用圓葉紅米莧品種,該品種對溫度適應性廣,耐熱、耐寒性強;6月上旬播種的米莧選用小圓葉白莧菜品種,該品種抗熱耐濕,商品性好,白梗,葉片淡綠色,產(chǎn)量高;雞毛菜選用雞毛菜3號品種,該品種速生,長勢強,抗病耐熱,高溫季節(jié)不易拔節(jié);薺菜選用板葉薺菜品種,該品種耐熱、耐寒性較強且耐旱,冬性弱,春季易抽薹;蓬蒿選用板葉蓬蒿品種,該品種商品性好,耐寒性較強。
3.1 紅米莧
前茬采收結(jié)束后,每667m2施商品有機肥1000kg、三元復合肥30kg作基肥,耕翻均勻后精細整地筑畦。均勻撒播種子,每667m2用種量10kg,播后覆蓋地膜或遮陽網(wǎng)。播種前如澆足底水,出苗前不再澆水,出苗后揭除覆蓋物,并及時拔除雜草,每次采收前10d左右追肥1次,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5kg,追肥2~3次。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米莧病害較少,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小地老虎、蚜蟲、紅蜘蛛等,可選用10%蟲螨腈懸浮劑(除盡)、3.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奧翔)、5%辛硫磷顆粒劑、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更猛)等藥劑防治。4月上旬,紅米莧株高10~15cm時連根拔起,扎成小把即可上市。
3.2 青米莧
青米莧667m2播種量8kg,栽培技術可參照紅米莧。
3.3 雞毛菜
前茬采收結(jié)束后及時耕翻整地,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25kg作基肥,筑深溝高畦,畦寬(連溝)2m。播種前澆足底水,撒播種子,每667m2播種量6kg,播后覆蓋遮陽網(wǎng)。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揭除遮陽網(wǎng)。雞毛菜生長期較短,一般不施肥。輕澆勤澆水,高溫季節(jié)在早晚澆水,遇暴雨天氣及時排水。雞毛菜蟲害主要有蚜蟲、跳甲、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可采用防蟲網(wǎng)隔離、黃板誘殺,或選用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更猛)、3.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奧翔)、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普尊)等藥劑防治。播種后20d左右即可采收上市。
3.4 薺菜
前茬出地后,耕翻整地,筑深溝高畦,畦寬(連溝)3m,做到畦面平整、土粒細碎。播種前澆足底水,均勻撒播(采用隔年的陳種子),每667m2用種量0.2kg。薺菜種子細小而輕,播種時摻少許沙粒,以達到勻播的目的。播種后用腳輕輕踩踏一遍,使種子與泥土緊密結(jié)合,以利種子吸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10d左右即可齊苗,天氣干旱時,注意澆灌,保持土壤濕潤,以利薺菜生長。薺菜生長期間如遇雷陣雨天氣,有泥漿濺在菜葉或菜心上時,應在清晨或傍晚沖洗掉泥漿,否則會影響薺菜的正常生長。共追肥2~3次,第1次在出苗后20d左右,第2次或第3次在采收后1d,每次每667m2施尿素10kg。出苗后除草1~2次,用手拔除小草,用小刀挑除大草。薺菜蟲害主要為蚜蟲,可用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更猛)防治。薺菜可1次播種,多次采收,密處多挑收,稀處少挑收,盡量保持田間生長平衡。
3.5 蓬蒿
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30kg作基肥,翻耕后筑畦寬(連溝)2m,整平耙細后播種,每667m2用種量3kg,播后再用齒耙輕耬畦面,用腳踏實。出苗后加強田間管理,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視植株生長情況適當追肥1~ 3次,每667m2施尿素10kg左右。蓬蒿病蟲害主要有甜菜夜蛾、蚜蟲、霜霉病、炭疽病等,可選用10%蟲螨腈懸浮劑(除盡)、3.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奧翔)、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更猛)、687.5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銀法利)等藥劑防治。播種后50d、株高10cm左右時即可采收,一般采收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