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強
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是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重要陣地,是我國教師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發(fā)展新時期,“國培”“區(qū)培”等培訓項目的大規(guī)模實施,5年一周期360學時全員培訓要求的提出,科學構建教師培訓體系的現實需求,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促使各地更加重視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2014年,全區(qū)教育發(fā)展大會和全區(qū)教師工作會議召開,要求每個縣(市、區(qū))必須建好一個教師培訓機構,這對于新時期廣西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廣西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存在現狀
為了充分摸清廣西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發(fā)展現狀,我們在全區(qū)各縣(市、區(qū))發(fā)放了調研表和調查問卷,統(tǒng)計分析如下。
(一)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數量
廣西共有110個縣(市、區(qū)),目前設立有教師培訓機構的縣(市、區(qū))有57個,其中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有44個。
(二)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人員編制
現有的57個縣級教師培訓機構中,沒有編制的縣級培訓機構有2個,編制為1—10人的有12個,編制為10—50人的有39個,編制為50—100人的有2個,編制為100人以上的有2個。
(三)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經費
現有的57個縣級教師培訓機構中,本級財政安排有教師培訓專項經費的機構有22個,平均經費為44.7萬元。其他未建有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53個縣(市、區(qū))中,安排有教師培訓專項經費的有22個,平均為50萬元。
(四)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存在方式
57個縣級教師培訓機構中,獨立存在的有34個(其中有獨立校園的25個),掛靠在當地職業(yè)教育中心的有20個,掛靠在當地中小學校的有3個。在職能整合方面,57個縣級教師培訓機構中與本級電教站、儀器站、教研室等部門進行整合的機構有9個。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師范教育在“三級”向“二級”過渡的過程中,原有的一大批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已逐漸消亡或名存實亡,目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僅占全區(qū)總數的三分之一。
二、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在完成小學教師學歷補充教育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等任務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的過渡,廣西區(qū)內教師進修學校機構雖存在,但多數脫離教師培養(yǎng)體系,教師培訓職能逐漸弱化,機構整體被邊緣化。目前全區(qū)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總體上辦學能力薄弱,設施設備條件較差,師資隊伍素質不高,服務地方教育發(fā)展能力不強,職能定位不明確,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期新階段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需要和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職能定位不清
據調研了解,不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重視程度不夠,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領導和管理。多數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師資隊伍弱化,培訓理念不清等問題,導致教師培訓缺乏固定的機構依托,對教師培訓沒有長遠、系統(tǒng)的規(guī)劃。
(二)建設標準缺失
對于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建設標準,國家從2001年以后未有明確規(guī)定,缺乏有效的建設指導標準。2011—2012年間,國家曾嘗試評選示范性優(yōu)秀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在評選文件中,明確列出了各類評審指標,包括校園條件、師資隊伍、課程資源等,各類指標又分別賦予相應分值,一定程度上可視為國家層面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的指導標準,但由于后來清理和規(guī)范各類表彰獎勵項目,這一評審項目被取消了,因此沒有沿革下來。
(三)體制機制不健全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關于教師工資的相關規(guī)定,教師進修學校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不能享受教師績效工資。教師福利待遇跟不上,直接導致教師進修學校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偏低。在職稱評定時,因中職系列評審門檻對于大多數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老師來說過高,尤其是論文和外語要求均比中小學教師要高,所以目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教師職稱都較低,從而導致待遇也較低。此外,在部分縣(市、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在承擔本地教師培訓工作時,外請的專家可以發(fā)課酬,本校教師給學員上課卻不能領取課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進修校教師對承擔和組織培訓工作的積極性。
(四)師資隊伍質量不優(yōu)
目前,廣西教師培訓機構普遍存在專任教師太少、專業(yè)化程度不高等突出問題。許多培訓項目的教師都由地方教研員或教育行政人員兼職,且在職的部分專任教師中有不少教師缺少一線教學實踐經驗,對教育教學問題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即使專業(yè)從事教師培訓及研究的人員,也由于理念、經驗等問題,無法做到專注、專心和專業(yè)。
(五)培訓經費不足
教師進修學校在與其他機構進行資源整合過程中,逐漸失去了獨立辦學實體和獨立法人資格。由于不是法人單位,也就沒有經費保障,要進行縣級教師培訓困難重重,工作開展受到很大制約。此外,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各種硬件軟件設施配置不全、培訓設備陳舊、場地受限、培訓資源整合不夠等問題,都導致縣級教師培訓跟不上時代步伐。
三、新時期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職能定位
近幾年,國家連續(xù)下發(fā)多個文件要求各地積極推進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改革建設,要求將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成為區(qū)域性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統(tǒng)籌縣域內教師開展全員培訓工作。為此,筆者認為,新時期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定位和職能是由縣人民政府領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主管,以實施本地區(qū)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為主要任務,并具有與教師教育相關的管理、研究、服務和教育信息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等職能,具體可概括為“四個中心”。
(一)成為本地區(qū)教師學習中心
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要協助本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師全員培訓規(guī)劃,指導區(qū)域內全體教師制定專業(yè)發(fā)展計劃,組織指導本地區(qū)教師參與培訓和校本研修,有計劃地開展教師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實施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在職教師崗位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有效組織班主任、課程改革、師德修養(yǎng)、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育技術、薄弱緊缺學科等各種專項培訓,多途徑開展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加強培訓的組織、協調、跟蹤、評價,從而成為本地區(qū)的教師學習中心。
(二)成為縣域內教師研究中心
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要組織和指導本區(qū)域教師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實驗,組織本區(qū)域教師開展科研成果交流活動,為本地區(qū)中小學開展校本研修提供有力支持,指導本地區(qū)中小學制定校本研修計劃,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構建區(qū)域性校本研修工作常態(tài)機制,交流推廣校本研修經驗和成果,從而成為本地區(qū)的教師研究中心。
(三)成為本地區(qū)教師教育課程資源中心
縣級教師培訓機搭要搭建覆蓋本區(qū)域的教師學習資源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支持本地區(qū)教師有效開展遠程學習和信息資料查詢,從而成為本地區(qū)的教師教育課程資源中心。
(四)成為縣域內教師教育服務中心
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要定期開展工作調研,為本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師教育方面的政策建議,積極幫助中小學、幼兒園解決教師專業(yè)成長方面的各種問題,從而成為本地區(qū)的教師教育服務中心。
四、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建設思路
據統(tǒng)計分析,2014—2017年,全區(qū)計劃新建有獨立校園的教師培訓機構的縣份有22個,計劃將現有機構掛靠當地職業(yè)教育中心的縣份有23個,計劃將教師培訓機構與電教站、教研室、儀器站等部門整合的縣份有33個,計劃創(chuàng)建(或恢復)獨立教師培訓學校的縣份有31個。綜合調研結果,從廣西各類教育發(fā)展實際出發(fā),筆者認為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建設可采取以下幾種模式。
(一)完善原有機構設施設備和職能
如果原有教師進修學校還存在,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編制、專職培訓隊伍、辦學場所及教學設施(如教室、食宿條件等),能常規(guī)化履行教師培訓及與之相關的管理、研究、服務等職能,則建議繼續(xù)保留原機構,并促使其與地方教研室、電教站等部門進行資源整合,鞏固和擴大其培訓服務能力,同時進一步加強其硬件設施配備和培訓基礎能力建設,提升師資隊伍水平,達到新時期規(guī)范化建設標準要求。
(二)與地方職教中心共享資源
如果原有教師進修學校還存在,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但沒有專門的培訓場所及設施,培訓師資也不足,則建議與地方職教中心合作進行資源整合,形成能正常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的機構并擁有相對固定的培訓場所。在整合過程中,保留原有教師進修學校獨立法人資格,但在食宿、場地、師資、課程等方面可與職教中心實現共用共享。
(三)完全掛靠地方職教中心
如果本地區(qū)沒有教師進修學校,也沒有專門從事教師培訓的師資團隊和場地設備等,則建議采用完全掛靠地方職教中心模式,確保本地有一所專門從事教師培訓的機構。此種模式通常采取“兩塊牌子”的方式予以體現,但必須在原有職教中心基礎上加以改革完善,配備專職培訓人員和管理人員,確保有專人管理和負責本地教師培訓工作。
總之,在教師隊伍建設日益呈現全面化、系統(tǒng)化、一體化、專業(yè)化的新時期,以往散點式的教師培訓方式已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因此必須從教育發(fā)展全局和教師隊伍建設全局來統(tǒng)籌考慮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將成為廣西“十三五”期間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教師教育立項研究課題“廣西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研究”(2014JS004)]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