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珍
有日,正在QQ上與朋友聊孩子之事正酣,我這端突然沒了聲息……
良久,我回話過去:“剛剛我家丫頭放學回家,打電話向我匯報學校里的大小事情呢。”
朋友回話:“我家的(她家孩子現(xiàn)讀初一)除非有什么事,我不問她,她是不會再主動給我電話了?!?/p>
我:“我家的(我家孩子也讀六年級了)從小到大都喜歡與我分享生活、學習上的種種事情?!?/p>
朋友:“多好呀!我家的現(xiàn)在很多事情都不和我說了?!?/p>
……
我們的孩子,在小時候,父母是他們心目中的“神”,是遮風擋雨的大樹。他們依戀父母,信賴父母,無論是高興抑或悲傷,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找父母傾訴。父母們在孩子毫無保留地告訴里,便得到了孩子成長中的種種信息,真切地了解到孩子的思想動向和他們的喜怒哀樂,使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少走了很多彎路。然而,隨著孩子們年歲漸長,生理、心理、思想的成長,他們再不會對父母盲目地信任和依賴了。成長中的孩子,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開始追求獨立、尋求自我價值,他們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些小秘密他們很多時候選擇向同齡好朋友說,而不再愿意對父母講了。
我們作為父母,多么希望孩子能夠一直把自己視作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如果孩子一直把我們視為好朋友,愿意和我們分享青春成長里的悲欣苦樂,那該讓我們安心、放心多少?。∫驗楹⒆邮歉改敢惠呑拥氖聵I(yè),只有孩子方方面面健康成長才是我們生命里最大的安慰。不管孩子多大,他們愿意向我們傾訴,我們就能夠了解孩子,協(xié)助他們擺好在人生海洋里航行的舵。
要讓孩子始終視父母為朋友,愿意和父母分享他們的秘密,恐怕父母得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做一個開明、民主、平等、尊重的家長。
我很幸運,現(xiàn)在讀六年級,已進入青春期的女兒依然像小時候一樣視我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每天放學回家,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我,絮絮叨叨地向我說著學校一天里的大小事情:同學的、老師的、自己的、開心的、郁悶的……無一不向我訴說,我依然在電話那端安然地聽著,偶爾插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她開心時與她一起開心,她郁悶時靜靜聽她說完,表達認同感,安撫她的情緒,然后以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和她分析、交流。很快,她的情緒得到及時疏導。聊過之后,她便甩掉了圧在心頭的思想包袱,高高興興地寫作業(yè)去了。這樣,孩子每天高高興興地生活、學習??粗诮】党砷L,我內(nèi)心充滿了一種踏實和幸福。
要想和孩子成為好朋友,說易也易,說難亦難。成為好朋友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尊重,心與心的相互信任。我們平時在與孩子相處中,是不是端著家長的威嚴,“威風凜凜”地對孩子發(fā)號施令?想想自己,需要自己的好朋友怎樣待你。你想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就別把孩子當孩子,而是把他們作為一個與你平等的人進行相處。但孩子終究是孩子,那么,作為大人的我們就要“委屈”一下自己,在與孩子相處的大多數(shù)時候里,把自己重新變成孩子,和他們笑,和他們哭,和他們鬧,和他們聊天,和他們爭論……真誠地應和著他們的一切。在這樣的陪伴下,一天天一日日過去,我們自然而然地擁有了“朋友”的榮耀,駐扎進孩子的心里。父母一直以朋友之道對待孩子,那么無論時光怎樣老去,我們始終是孩子心里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回看我與女兒相處近12年的點滴時光。我除了在她犯了十分嚴重的錯誤而采取強硬語氣與手段,與之“交鋒”的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基本上都是以一個平等的姿態(tài)和她相處。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現(xiàn)在,我每天依然與她一起玩耍,變的是玩耍方式,不變的是陪伴?,F(xiàn)在每天的陪伴是娘倆一起鍛煉,鍛煉的時間是我們交流人生與生活的暢所欲言時刻,這時她會對我嘰嘰喳喳地講述自己在學習和生活里的種種見聞,以及自己對一切人事的認知和感想,我也和她講生活和工作中的小插曲、小確幸、小憂傷。我們可以為一個問題爭個面紅耳赤,可以否決彼此的觀點。這時候,我的身份不再是母親,而是和她一起平等相處的好伙伴,也因此我在女兒心目中是沒有多少母親的威嚴的。女兒從來不會對我的話唯唯諾諾,她有她自己的主見。一件事情,若她持有異議,她會鮮明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立場,也因此,在我們這個三口之家,我多數(shù)時候成了和女兒一樣的“孩子”,我們嘻嘻哈哈、笑笑鬧鬧,彼此都很享受這種融洽的親子關系。我們在一種朋友式的關系里坦誠相處、肝膽相照、其樂融融。我很高興,也很幸福我既是她的母親又是她的好朋友。
其實每位父母,無不希望孩子無論長到多大都把自己當作好朋友。而任何一個人要想贏得另一個人的友誼,無非都是用心——用一顆平等的、尊重的、友好的、理解的心去相待。父母對孩子交出了這樣一顆朋友之心,孩子必然會對父母敞開心扉,視你為最值得信賴的人。
愿我和女兒永遠是好朋友,愿父母們都能夠成為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