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廉玖
中華土家賦
文/牟廉玖
噫吁嚱,翱翔九重之巔,俯瞰寰球人間。唯有一方,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人道是——此大美中華也,地之東半,龍之故園。斯有方陣,虎旌招展[1],步履矯健,威風凜然。人道是——此中華土家也,武陵精靈,炎黃枝干,白虎雄團。
中華土家,古老而年輕,瀟灑又彪悍。溯其根蔓,一體多元。主源巴人,根系佷山[2]。先祖廩君,志存高遠。率五姓而西進,舍鹽神之纏綿[3]。始建巴國,宏圖大展。西接邛棘,東鄰江漢,北抵川陜,南極湘黔。助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殷人倒戈,牧野凱旋。此等陣勢,古今中外,何處得見?把一場生死鏖戰(zhàn),演繹得如此浪漫。
秦人滅巴,子民流散。退聚武陵,世代繁衍。融并夷蠻,廣納胡漢。集涓水而成五溪[4],納百河終顯大川。今之比茲卡[5],遍及湘鄂渝黔,云貴川陜。八百萬眾[6],蔚然大觀。
嗟夫!莫非天寵有專,地愛有偏?縱觀武陵——張家界千峰競秀,梵凈山若夢若幻,清江水碧波映畫,大三峽劈嶺穿山。永順、唐崖、海龍遺址,標列世界遺產(chǎn),引得天下交口驚嘆。
夫土家之土,美輪美奐。一水一山,代代以生命守護;一草一木,天天用血汗?jié)补唷0吐訑囝i保城[7],老嚴顏寧折勿彎[8],白再香統(tǒng)軍督戰(zhàn)[9],秦良玉一柱擎天[10]。大明大清,倭寇來犯。一羽圣旨飛傳,四路虎軍出山。聲若雷霆,行若閃電。父子同陣,兄弟并肩,前赴后繼,圍巢攻堅。贏得“東南第一功”[11],子孫代代“趕年”[12]。老將陳連升[13],虎門銷煙,轟沉敵艦,血濺海疆,義薄云天。曾聞否?沙角炮臺,香江節(jié)馬,靜夜常把英魂喚。更有那趙世炎[14]、向警予[15]、李勛[16]……英烈千萬,振臂吶喊,挺身赴難,迎來旭日東升,終了平生愿。
夫土家之家,蕙風盈檻。薪火長傳,和諧美滿。唯勤可以持家,唯清可以養(yǎng)廉,唯學可以啟愚,唯毅可以致遠。屋后良田,春秋耕耘不輟;室內(nèi)詩書,子孫攻讀不倦。駱成驤狀元及第[17],嚴寅亮名園題匾[18]。美許晴百花封后[19],小楊霞奧運奪冠[20]。青歌賽兩度摘金[21],黃永玉名高畫壇[22]。更有那容美五代詩人,三絕葦編,集成《田氏一家言》[23]。十二長卷,玉潤珠圓,贏取千秋點贊。
走進土家,吊腳樓開門迎客,包谷酒驅寒送暖。紫砂鍋臘蹄噴香;龍門陣主客同歡。女兒會猜謎定情,擺手舞天旋地轉。姑娘哭嫁,哭中有笑;老人殯天,白事喜辦。土家土風土韻,鄉(xiāng)情鄉(xiāng)音鄉(xiāng)戀。一曲《龍船調(diào)》[24],飛出麗水銀川——“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土洋艄公,爭把舵扳。問客醉否?醉也。醉在夢里老家,醉在天上人間。
嗚呼,吾愛土家,淳樸天然,至臻至善。吾愛中華,獅吼東方,龍騰九天。國為族之本,族為國之干。本固枝方榮,枝榮花更艷。十三億同胞心連心,輝煌同鑄,風雨同擔,好福同享,好夢同圓。建功立業(yè)當趁其時,莫負此堯地舜天、盛世華年。
詩曰:武陵山水育精靈,虎嘯鳳翔伴龍騰。共圓中華復興夢,歡聚民族大家庭。
注釋:
[1]土家始祖廩君死后化為白虎,巴人和土家族均崇白虎,并以此為民族圖騰?!度A陽國志》中說,武王伐紂曾得巴蜀之師力助。巴師勇銳,前歌后舞,以凌殷人。
[2]《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稱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音審)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鐘離山(又稱佷山)。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執(zhí)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悉沉,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
[3]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齊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鹽神受而纓之。廩君站在陽石上,應青縷而射之,天乃大開,廩君于是君乎夷城。
[4]東漢至宋時對分布于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沅水上游若干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因其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
[5]土家族以“比茲卡”自稱。
[6]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土家族現(xiàn)有人口835萬,居全國第7位。
[7]巴蔓子:巴國將軍,曾奉命向楚國借兵平息內(nèi)亂。事后,因不忍割讓三城,便斷頸全信,受到巴楚兩國君臣敬仰。
[8]嚴顏:東漢末年武將,初為劉璋部下,擔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劉備進攻江州,嚴顏戰(zhàn)敗被俘,張飛對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嚴顏說:“我州只有斷頭將軍,哪有投降將軍?!碧铺诶钍烂窀邪吐雍蛧李伒闹矣拢貙⑺麄兊募亦l(xiāng)臨江賜名為忠州。
[9]白再香:土家族,重慶酉陽后溪鎮(zhèn)人,明萬歷年間,明軍在關外和后金決戰(zhàn),白再香代夫率酉陽土兵北上抗金,數(shù)戰(zhàn)皆捷。天啟皇帝敕封她為漢土官兵中軍都督,誥封一品夫人。
[10]秦良玉:土家族,字貞素,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明朝末期戰(zhàn)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官至光祿大夫、忠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幗英雄和唯一憑戰(zhàn)功封侯的女將軍。
[11]“東南第一功”:明嘉靖年間,倭寇犯境。朝廷急調(diào)湖南、湖北的永順、保靖、桑植、容美四大土司去江浙抗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嘉靖皇帝欽賜《東南第一功》五個大字的御匾,以褒獎土家聯(lián)軍抗倭的豐功偉績。
[12]“趕年”:土家聯(lián)軍在年關前夕接到抗倭的圣旨,便提前一天過年,然后立馬出征。為紀念先祖功德,目前大部分土家族地區(qū)都在大年的臘月29日或小年的臘月28日過年,謂之“趕年”。
[13]陳連升:土家族,鶴峰鄔陽關人,民族英雄。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陳連升隨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禁煙。同年7月,陳連升率守軍擊沉一艘前來挑釁的英軍雙桅飛船。調(diào)守虎門沙角炮臺,數(shù)次激戰(zhàn),重創(chuàng)英軍。彈藥用盡后,拔刀沖進敵陣與敵拼殺,與其子一起英勇犧牲。英軍將他的黃驃馬劫去香港后,其馬不吃不喝,長嘶而死,人稱“節(jié)馬”。
[14]趙世炎:土家族,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也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7年被國民黨反動派弒害。
[15]向警予:原名向俊賢,土家族,湖南溆浦縣人,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杰出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忠誠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黨的早期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領袖,1928年被國民黨反動派弒害。
[16]李勛:土家族,字駿侯,湖北長陽都鎮(zhèn)灣人。是第一支以土家族兒女為主體的人民軍隊——紅六軍的軍長,長陽“西灣起義”的組織領導者。1929年9月底,被反動派誘殺于榔坪洞頭溝,犧牲時年僅30歲。
[17]駱成驤:土家族,四川資中人,清朝四川唯一的狀元,曾留下三電文氣死袁世凱、文狀元興辦武館等許多傳奇,同時也是川菜大師和元老。
[18]嚴寅亮:土家族,貴州印江人,字碧岑,號弼丞。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清朝皇家園林“頤和園”牌匾即為其所題。
[19]許晴:土家族,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
[20]楊霞:土家族,2000年在悉尼第27屆奧運會上,以絕對優(yōu)勢奪得53公斤級金牌,并打破3項世界紀錄,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子舉重奧運會冠軍。
[21]湖北代表團選送的“土苗兄妹組合”和“撒葉兒嗬組合”,分別在第14、15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奪得原生態(tài)唱法金獎。
[22]黃永玉:土家族,原籍湖南省鳳凰縣,中國著名畫家,現(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其人博學多識,書畫俱佳,亦是詩、雜文、散文、小說、劇本的大家,人稱“中國當代鬼才”。
[23]《田氏一家言》:由容美土司田舜年編匯,集中了該土司五代司主,9位詩人的詩作,共12卷??胺Q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跡。
[24]《龍船調(diào)》:是流行在湖北利川市的一首著名民歌,也是利川市“市歌”,曾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25首優(yōu)秀民歌之一。
(作者系湖北省民宗委原副主任)
責任編輯: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