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賓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園林古樹復壯措施
杜 賓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園林古樹是城市發(fā)展的重要資源。筆者介紹了園林古樹的現(xiàn)狀,分析了園林古樹衰老、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促進古樹的生長發(fā)育,從園林綠化工程實踐的角度提出了實用、有效的園林古樹復壯技術,以期為今后園林古樹的日常養(yǎng)護提供理論參考。
園林古樹;復壯技術;生長發(fā)育
園林古樹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寶貴的物質文化財產(chǎn),更是凝結歷史文化進程的活化石。中國的園林古樹資源豐富,但近十幾年來,每年都有上萬棵園林古樹死亡,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對瀕臨死亡的古樹采取了復壯措施。
1.1 古樹的生命周期
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園林古樹的樹齡一般都在100 a以上,本身已經(jīng)處于植物生命周期中的衰老期。隨著樹齡的增大,園林古樹的新陳代謝變得緩慢,根系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的能力、葉片光合作用的能力,以及枝干、樹皮抵御外界環(huán)境和病蟲害的能力下降,樹體內部合成有機物質的機能無法滿足自身的代謝需求,導致園林古樹的部分樹枝枯萎腐朽。由于古樹的種類、生長微環(huán)境、遺傳因素不同,其存活情況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1.2 立地條件差
園林古樹生長地土壤環(huán)境復雜,土壤結構參差不齊。上層土壤淺薄,營養(yǎng)不足。下層土壤肥力差,多被石頭、炭塊、山石占據(jù)。導致古樹根系不能向下延伸以吸收更多養(yǎng)分,只能平鋪于表層土壤,通氣性減弱,根系生長嚴重受阻。
近幾年來,人們不斷改造自然環(huán)境,甚至進行破壞性的挖掘利用??諝赓|量和灌溉水質量下降,地下水位降低,其結構和流向也發(fā)生了不可逆的變化。再加上地下管網(wǎng)的建設,如,煤氣管、水管的泄漏,暖氣管道散發(fā)的熱氣等,都是立地條件惡化的直接原因,影響了園林古樹的生長發(fā)育。隨著時間的推移,加速了園林古樹的衰老死亡。
1.3 樹池鋪裝不合理
為了方便行人和游客的行走,一些街道、公園、景區(qū)等常用水泥磚或其它材料把園林古樹包圍起來,僅留下很小的樹池,有時甚至在狹小的樹池內鋪上草坪磚種植宿根花卉或是草坪。在一些寺廟、古建筑群中,為了方便出入,古樹樹池周圍被階梯臺階包圍,樹干中部露出地面。由于鋪裝面積過大,嚴重影響了空氣的流動,使古樹的根系長期處于氧氣不足的狀態(tài),形成間接性的無氧呼吸,進而導致根系功能下降,加速了古樹的衰老死亡。
1.4 人類活動
1.4.1 在古樹區(qū)域施工
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建、居民拆遷搬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古樹的存亡。有些建設工程在園林古樹區(qū)域施工,沒有及時向相關園林部門申報,也沒有采取相應的保護性措施,破壞了古樹的生長環(huán)境,甚至違法毀壞古樹。有些施工單位在古樹周邊堆放建筑材料和垃圾,使古樹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有些綠化工程建設者不顧古樹自然生長的客觀規(guī)律,強行移栽,造成古樹死亡。
1.4.2 保護古樹意識不強
在一些偏遠地區(qū),人們保護古樹的意識不強,經(jīng)常在古樹樹體上亂寫亂畫、釘釘子,甚至傳播手摸古樹可以帶來幸福和財富,用紅布條纏繞古樹可以祈福等封建迷信思想,導致很多古樹的樹干脫皮受損,加快了古樹的衰老死亡。
1.4.3 人類旅游踐踏
在風景游覽區(qū),由于人流密集,且不斷踩壓古樹根系的土壤,使土壤極易板結,通氣性變差,根系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破壞了古樹的根冠比例,間接影響了古樹的生長發(fā)育。同時,在缺氧的土壤環(huán)境中,根系也會很快地枯死、腐爛,加速了古樹的衰老死亡。
1.5 土壤養(yǎng)分不足
古樹在一個地方存活了上百年或更長時間,根系不斷吸收土壤中的養(yǎng)分。若是土壤得不到營養(yǎng)補充,就會變得貧瘠或是缺少某種元素。而園林古樹周圍的落葉一般都會被及時清除,營養(yǎng)物質不能有效地回歸土壤。且在園林養(yǎng)護中,根系土壤無法得到人工肥料的補充。甚至在部分地區(qū),古樹被移栽到預先設計好的水泥樹坑中,坑中土壤稀少,又不能及時得到其它土壤養(yǎng)分的補充。沒有自然和人工回補的土壤養(yǎng)分,古樹很快就會衰老死亡。
1.6 自然災害
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也是古樹死亡的重要原因。如,地震、閃電、洪水、臺風等各種自然災害加劇了古樹的死亡,破壞了寶貴的古樹資源。
2.1 古樹地上部分的復壯
根據(jù)《太原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拆除古樹周圍影響其生長的違建建筑和設施,排除其周圍的污水、垃圾和污物。并且參照歷史資料,恢復古樹原有的立地環(huán)境,清除根莖部位的雜物和土壤,使古樹根莖相接處露出地面。同時,給古樹安裝必要的避雷裝置,防止被閃電毀壞。
2.1.1 修剪整形
園林古樹是一類特殊的園林植物,由于處于生命后期,枝條的再生能力下降,不能重剪、短截,或將整個枝條完全剪掉。修剪時應以輕剪、修剪枯枝和枯梢為主,基本保存古樹原有的樹形。對于瀕臨死亡、嚴重衰弱的古樹,特別是根系受到破壞的古樹,在平衡根冠比的同時,應盡量保持古樹原有的形態(tài)特征。在對古樹進行修剪整形時,必須小心操作,不能損傷樹干和樹枝,修剪的剪口要平滑、傾斜。修剪后應涂殺菌劑、傷口愈合劑,最后在傷口外部用無菌的紗布或塑料布包扎。
2.1.2 樹洞修復
由于園林古樹代謝緩慢,養(yǎng)分運輸、分配不均,庫源代謝紊亂,經(jīng)常出現(xiàn)腐爛或是孔洞。因此,樹洞的修復尤為重要。首先要徹底清除腐爛部位,在裸露的部位涂抹消毒劑、殺菌劑和防腐劑。如果樹洞較大,在樹洞消毒后要及時用枝條、雜草、水泥石塊填充樹洞,必要時用鐵絲網(wǎng)、鋼筋進行支撐、加固,在最外層釘上相同樹種的真樹皮。
2.2 古樹地下部分的復壯
古樹地下部分的復壯,主要指根系功能的恢復和根系土壤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2.2.1 換土
土壤是古樹的生命之源。古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養(yǎng)分、礦質元素等,但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會對古樹根系產(chǎn)生一定的破壞作用。因此,需要及時、徹底換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應避免人為因素給古樹根系帶來的二次損害。
2.2.2 土壤維護
從根系土壤表層的鋪裝,復壯溝、通氣孔的設置幾方面對古樹土壤進行綜合維護。選用帶孔的鋪裝磚、鏤空的鐵篩蓋,采用懸浮鋪裝技術進行鋪裝。復壯溝的設置要以樹干為中心,呈輻射狀挖溝渠,并在溝渠內鋪設闊葉植物的枝干,再覆蓋土層。同時,埋設通氣管道,增加透氣性,必要時可作為營養(yǎng)輸送通道,用于灌溉和施肥。
2.2.3 合理灌溉
水分對園林古樹的生長至關重要。一方面,在保證古樹正常生長的前提下,結合氣候變化情況采用滴灌方式進行少量多次的灌溉,保證古樹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對水分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雨季要及時排除多余水分,不能使古樹根部長期浸泡在水中。
2.2.4 科學施肥
古樹長期生長在同一地點,土壤肥力下降,不能滿足自身的代謝需求,而人工施肥可以有效地延緩古樹衰老。以薄肥勤施為原則進行地面施肥,以施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同時結合不同種類古樹的生長情況及具體需要補施復合肥料。對于長勢較弱的古樹,可在施肥的同時采用人工輸液的方式恢復古樹的生長狀態(tài)。
2.2.5 病蟲害防治
園林古樹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且其根部病蟲害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對園林古樹進行病蟲害預測、預報尤為重要。要定期使用保護性殺蟲菌、殺菌劑、生長調節(jié)劑對古樹進行病蟲害綜合治理。
[1] 張 濤,簡玉云.探析園林中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北方園藝,2008(9):142-144.
[2] 杜 賓.園林古樹名木鑒定及其旅游價值.山西林業(yè),2015(1):35-36.
[3] 索筠博,王華鑫,魏傲萱.古樹名木的更新復壯.江西農業(yè),2016(13):91.
2016-12-23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GH13181)
杜 賓(1980— ),男,山西交城人,2006年畢業(yè)于云南農業(yè)大學,講師。
S788
C
1007-726X(2017)01- 005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