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飛
(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遼寧 丹東 118200)
藍豐主要生物學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
李虹飛
(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遼寧 丹東 118200)
文章報道了藍莓栽培品種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重點介紹了品種的生長習性,品質風味,豐產和適應特性和關鍵栽培技術。可供從事藍莓栽培的技術人員參考。
藍莓;品種;藍豐;主要生物學特性;栽培關鍵技術
藍莓為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橘屬(Vaccinium)植物[1]。北方地區(qū)有較大規(guī)模的栽培面積,因藍莓抗逆性較強,幾乎較少遭受病蟲害危害,較之其他果樹而言,農藥和化肥污染較少,甚至幾乎是有機果樹。藍莓果實富含花青素和氨基酸,維生系C含量是一般水果的幾十倍,果膠含量也較一般水果高出許多,具有保健功能,是提高人體免疫力,清除人體自由基延緩衰老的水果和保健品。因藍莓品種較多,不同品種的果實因其養(yǎng)分含量差異較大,經濟效益也不同,藍莓生物學特性是人們選擇品種的首先考慮的問題?,F(xiàn)將本人從事3年多時間的藍莓栽培實踐經驗并參考了許多專業(yè)技術資料[2,3],把北方地區(qū)藍莓主要品種北高叢越橘藍豐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栽培技術進行歸納和整理。
北高叢越橘藍豐(Bluecrop)藍莓優(yōu)良品種藍豐是由美國農業(yè)部在1952年選育(Jerseypioneer×StanleyJune)雜交而成的品種。葉片互生。幼葉呈褶皺狀, 隨著生長逐漸展平, 葉片革質為長橢圓形, 先端漸尖, 葉基近圓形,葉片長2.5 cm,寬2.0 cm左右。葉片大小隨著枝條由基部往頂部逐漸變大,基部枝條葉片與梢部葉片相差近1倍以上?;ㄑ恐谥l頂部,花芽圓形,被著3~5個鱗片不等,呈暗紅色?;榭偁罨ㄐ?,乳白色,具10~15朵小花,葉芽瘦尖,雌花柱頭高出花冠。
5齡樹高可達1.5~2.0 m,枝條角度較開張,根系無主根,呈纖維狀須毛根,葉芽萌發(fā)抽生嫩枝后,隨生長新梢轉為綠色,幼葉變?yōu)榘导t色。6月份根基部萌發(fā)主枝,幼樹當年可萌生2~3個主枝。5齡樹可萌發(fā)5個左右,根部萌發(fā)的主枝生長較旺,一齡枝生長量可達1 m長左右,由根部早期萌發(fā)的主枝,在枝條的中上部可形成6~8個二次枝,二次枝是藍豐主要結果枝,在7月底以前,中期由根部萌發(fā)的枝條,可在頂部形成4~5個花芽。進入8月份以后從根部萌發(fā)的枝條由于生長期短,養(yǎng)分積累水平不夠,木質化水平較低,不易越冬,往往抽條死亡。一般幼樹當年可萌發(fā)1~3個基生枝,5年生樹可萌發(fā)3~5個基生枝。基生枝葉芽萌發(fā)后生長健壯、旺盛,幼樹1年生枝長可達1 m,5年生樹基生枝長可達15 m。早期萌發(fā)的基生枝,在中上部可形成5~8個二次枝,并在二次枝上形成花芽。中期(7月底以前)萌發(fā)的基生枝,可在頂部形成3~5個花芽,但后期(8月份以后)萌發(fā)的基生枝,往往生長不充實,越冬易死亡。
藍豐果實為漿果,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生2.5 g,最大為3.0 g,果實大小均勻,果皮呈藍色,著生一層藍色果粉。果實酸甜可口,品質較好。果實成熟期,待等果實全部著色后,過5 ~ 10 d能完成成熟,成熟的果實肉質質地比較硬,有芳香味,適口性較好,作為鮮食極佳。在常溫狀況下,果實可貯存半月左右,在冷庫0~5 ℃條件下,貯藏期可達2個多月。果實品質分析能達到以下指標,可溶性糖6.8%,滴定酸8.1%,維生素C45 μgg-1,維生素E3.9 μgg-1,色素775 μgg-1,總氨基酸含量5.2%(干基)。
藍豐品種適宜于年無霜期達到158 d以上的地區(qū)。苗木定植后,在適宜的栽培技術和肥水管理條件下,當年可形成花芽,在年無霜期160 d以上地區(qū)栽培, 定植1年生苗木當年即可形成花芽, 2 a株產可達2.0 kg, 3 a可進入盛果期。東北地區(qū)由于無霜期較短, 往往因生長量和養(yǎng)分積累水平較低,定植后第3年才能開花結果,需定植后第4年才能進入盛果期,平均株產能達到5 kg,最高達到10 kg。藍豐品種在遼寧地區(qū)很適宜,在遼東地區(qū)表現(xiàn)較好。
4.1 園地選擇與土壤改良
園址選擇關系到投入的成本高低,果實品質,豐產性,因此應重視園址的選擇。藍豐喜歡酸性和微酸性土壤,在pH值4.5~5.8 時生長狀況良好,中性和偏堿性土壤盡量不選,但中性土壤通過土壤改良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可通過施入硫酸亞鐵或硫黃粉及酸性腐殖質酸類有機化合物把土壤酸堿度調低。栽培的土壤要求通氣性良好,土壤疏松不緊實、濕潤不板結,有機質含量較之一般農田地要求高,通常經過改良的土壤有機質要>5.5%、土類最好是棕色森林土壤; 其質地最好是粉沙壤土或壤土。在水位較高的土壤較濕的地塊,可通過修筑臺田達到淋水通透的目的。
4.2 栽植方法
栽植可分春季栽植和秋季栽植2種,春季栽植宜早不宜晚,但要避開早霜危害。秋栽最好在藍莓落葉后,休眠期進行。秋栽后在土壤上凍前要進行全株壓土防寒。株行距設定為2 m×(1.5~2) m。肥水管理主要是采用滴灌方法,有利于澆根系吸收水分。施肥主要是秋季在土壤結凍前每株施入腐熟牛糞15 kg,生長期根據(jù)樹齡不同,分齡期施入適量的復合肥。1齡期苗木施入腐熟牛糞7.5 kg株-1,生長期施入氮肥分2次施入,每次100 g株-1;2齡樹施入腐熟牛糞15 kg株-1,生長季分2次每次施入尿素150 g株-1;3齡以上樹木,每年秋季施入牛糞25 kg株-1。生長季施入尿素和硫鉀分2次施入,分別為200 g和100 g。在苗木進入木質化期的8月份以后也可根據(jù)樹體生長勢,噴灑磷酸二氫鉀0.5%,提高藍莓的木質化水平。除草主要以覆蓋抑制雜草為主,采用鋸屑和稻草覆蓋,抑制雜草的光合作用,達到雜草白化死亡的目的。
4.3 修剪
藍豐花芽量多, 結果量較大,豐產性能較高,幼樹主要疏除徒長枝和密擠枝,進入豐產期樹重在是剪除部分花枝,防止留花枝太多果實變小和品質受到影響,開花后要進行一次疏花疏果工作,去掉授粉不良和發(fā)育不好的花和果實。
4.4 果實采收
要掌握最佳的采收時間,不能采收過晚或過早,可用剖開完全著色的果實,若果肉為淡綠色,說明是完合成熟,若果肉呈綠色是未達到完全成熟,仍需經過幾天時間的才能采摘,也可在果實完全著色1周左右,果枝輕輕振動,果實脫落則說明達到采收的最佳時機。采收時要注重保持果粉不被損壞,可采用采收器動法,將果實振落于軟質泡沫箱內,避免用手直接采摘傷及果粉。
[1] 李延生.遼寧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1005-5215(2017)02-0124-02
2017-01-25
李虹飛(1973-),男,遼寧寬甸人,大學,工程師,從事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工作.
S663.9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