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937年國大黨對穆盟的政策及影響

      2017-04-06 07:56:28
      福建質(zhì)量管理 2017年14期
      關(guān)鍵詞:國大黨穆斯林勝利

      (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0)

      1937年國大黨對穆盟的政策及影響

      滕晨晨

      (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廣西桂林541000)

      1937年對印度國大黨與穆盟的關(guān)系走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在有國大黨、穆盟等政黨參加的省立法議會選舉中,國大黨獲得了選舉的決定性勝利。國大黨在獲勝后,拒絕與穆盟在一些省組成聯(lián)合政府,反而對穆盟采取了不恰當?shù)溺P除政策。這些政策促成了穆盟分離意識的最終確立,而這也為1947年印巴以分別獨立的方式結(jié)束英帝國主義統(tǒng)治埋下了伏筆。

      國大黨政策;穆盟;影響

      1916年,印度國大黨和穆盟簽訂了“勒可瑙協(xié)定”[1],為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爭取自治采取了雙方聯(lián)合的政策。這個協(xié)定是國大黨同穆盟第一次平等友好合作的顯例,在合作中國大黨也采取了理解和同情穆盟關(guān)于分別選舉單位制的要求。1937年雙方從英國爭取到省自治并在全國舉行省立法議會選舉后,國大黨取得了選舉的勝利。然而,取得選舉勝利的國大黨,卻一反“勒克瑙協(xié)定”中的明文規(guī)定,不與穆盟進行進一步合作,反而采取對穆斯林政治勢力進行滅絕的政策。而國大黨的鏟除政策非但沒有鏟除穆盟,反而促進了穆盟勢力的壯大以及穆斯林中分離意識的極大增強。

      一、國大黨選舉勝利后的政策

      1937年尼赫魯領(lǐng)導下的國大黨在全印各省立法議會選舉的大多數(shù)省份獲得了勝利,選舉的勝利對國大黨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一方面,國大黨沉迷于所取得的勝利之中,過于輕視穆盟潛在的政治影響,拒絕了在選舉以前穆盟成員期望在穆斯林較多的聯(lián)合省和孟買省與國大黨組成聯(lián)合政府的請求;另一方面,國大黨鑒于自己在穆斯林中的支持率還不高,便開展了接近穆斯林群眾的運動,并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方案,以改善下層穆斯林群眾的狀況,從而獲得他們的支持。國大黨在選舉勝利后所采取的這兩方面的政策,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保證國大黨的統(tǒng)治地位,將穆斯林團結(jié)在自己的旗幟下而不允許穆斯林發(fā)展自己的政治勢力。然而,國大黨沒有意識到本身就存在矛盾的兩個黨派,在其鏟除政策下不可能團結(jié)在一起,反而會使矛盾更加尖銳。

      (一)國大黨對穆盟的政策

      國大黨取得了選舉的極大勝利后,“在組建省政府時,尼赫魯不無得意地認為,印度此時只有國大黨與英國人兩方面的力量”[2],也正是因為尼赫魯?shù)阮I(lǐng)導人此時被選舉勝利沖昏了頭腦,才導致了國大黨欲“通過鏟除穆斯林的黨派勢力,使雙方矛盾紛爭消失殆盡”[3]的做法。然而,當時穆盟雖然在選舉中遭受到一些挫折,但作為穆盟領(lǐng)導人的真納仍希望以獨立第三方的身份參與共同治理,“我們樂意和具有進步性和獨立性的團體合作,隨時準備以平等的身份為印度的利益工作”[4]。同時,總督也要求國大黨吸收少數(shù)民族的代表進入政府。但是國大黨的壓倒性勝利使其誤判了局勢,改變了長久以來與穆盟合作的局面,取得選舉勝利的國大黨只愿意吸收國大黨內(nèi)的穆斯林代表而不是穆盟的穆斯林代表,也就是說,國大黨不接受穆盟作為一個政治勢力與國大黨分享權(quán)力,共同參與省政府的組建。

      國大黨通過提出穆盟無法接受的條件,以達到拒絕與穆盟組成聯(lián)合政府的目的。在組織省政府的過程中,國大黨提出了接受穆盟成員參加該省政府的苛刻條件:“一、該省穆盟組織必須停止活動;二、必須成為國大黨一部分,完全服從國大黨的領(lǐng)導;三、選舉團必須解散,并在今后的任何選舉中不得提出自己的候選人;四、穆盟成員在今后的選舉中必須支持國大黨的候選人;五、一旦國大黨決定退出政府,穆盟成員也應服從國大黨的決定”[5]。在其他國大黨控制的省內(nèi),國大黨也向穆斯林黨派提出了類似的條件。

      國大黨提出的這些極具排斥性的做法深深刺傷了穆斯林,這些條件的出發(fā)點完全是要吞并、鏟除穆斯林的政治勢力,而不是為了真正接受穆斯林進入聯(lián)合政府,所以這些政策一經(jīng)提出便遭到了后者的強烈反對。在看到國大黨欲吞并穆盟的本質(zhì)之后,以真納為首的穆盟開始通過尋求穆斯林自身的團結(jié)以求自救,這也正是在國大黨采取錯誤的方針之后所導致的穆盟分離意識加強的一個表現(xiàn)。

      (二)國大黨對穆斯林的政策

      然而,國大黨在對穆盟采取打壓政策的同時,對穆斯林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從國大黨提出的接受穆盟成員參加省政府的條件也可以看出,國大黨不希望穆盟作為一個政治勢力存在,但是接受穆斯林加入國大黨,支持其政策的施行卻是國大黨所希望的。因為在1937年的選舉中,穆斯林選民對國大黨的支持并不多,“國大黨競爭58個穆斯林席位,只獲得了26個”[6],所以積極爭取穆斯林的支持也是國大黨欲鏟除穆盟的一項重要手段。

      “1937年3月19日,國大黨在德里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尼赫魯在開幕式上發(fā)表講話,將國大黨未能獲得較多的穆斯林席位歸因于國大黨忽視了做穆斯林群眾的工作,并要求國大黨繼續(xù)努力,歡迎穆斯林群眾和知識分子加入國大黨”[7]。為了爭取穆斯林的加入,國大黨制定出了“瓦爾達教育計劃”: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7年義務教育;用母語教學;教育的重點在于傳授手工藝和生產(chǎn)性工作技能。另外,還制定出了與“瓦爾達計劃”相關(guān)的“維迪亞·曼迪爾計劃”,這一計劃被認為是“瓦爾達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提高群眾的教育水平。

      國大黨意圖通過以上各項政策的制定實施來爭取穆斯林加入國大黨或支持國大黨,但是之前國大黨的反穆斯林政策已經(jīng)傷害了穆斯林。而且在國大黨對穆盟實施鏟除性的政策時,穆盟領(lǐng)袖真納已經(jīng)對國大黨的實質(zhì)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意識到了將穆斯林團結(jié)起來的重要性。在穆盟的號召下,穆斯林以極快的速度團結(jié)在穆盟的旗幟下,而不是團結(jié)與之信仰、民族不同的國大黨。據(jù)統(tǒng)計,在穆盟發(fā)起號召的“短短3個月內(nèi),穆盟在各地的分支機構(gòu)就新增加了170多個;僅在聯(lián)合省就吸收了10萬名新成員。相反,國大黨在穆斯林中的聲望急劇下降。到1938年初,國大黨內(nèi)的穆斯林下降到3.2%”[8]。

      二、國大黨政策的影響

      (一)穆盟力量的增強

      國大黨意圖通過拒絕與穆盟建立聯(lián)合政府的方式打壓穆盟的政策并沒有如其所愿,反而強化了穆盟團結(jié)穆斯林民眾、加強自身實力的意識。省議會選舉失敗后,“穆盟仍處于分裂狀態(tài),一些穆斯林領(lǐng)導人在旁遮普、信德、西北邊境省、阿薩姆、比哈爾和聯(lián)合省,為了個人目的組織地方性穆斯林黨派,穆斯林共同事業(yè)存在著有可能被斷送的危險。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真納深入全國各地穆斯林群眾中,力勸他們組織起來并加入穆盟;懇求各省穆斯林領(lǐng)導人,捐棄前嫌,彌合分歧,加入穆盟,為次大陸穆斯林的共同事業(yè),團結(jié)一致,爭取勝利”[9]。

      真納的呼吁立即產(chǎn)生了效果,旁遮普總理、孟加拉總理和阿薩姆總理都參加了聯(lián)盟,而且他們帶動了大量穆斯林也加入聯(lián)盟。僅在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就有170個聯(lián)盟分支組織在各地建立,僅在聯(lián)合省就有10多萬新盟員加入。穆斯林聯(lián)盟此時得到極大發(fā)展,在其整個歷史上從未有這樣強大過?!暗?938年,穆斯林聯(lián)盟大約有50多萬成員,真正成為可以與國大黨并立的政黨,它越來越多地把穆斯林團結(jié)在自己周圍,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最大的全國性穆斯林政黨,印度穆斯林唯一的代表組織”[10]。

      (二)“兩個民族理論”的再次提出

      1887年12月28日,賽義德·艾哈邁德汗在勒克瑙首次發(fā)表反對國大黨的演講時宣稱“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兩個民族”,這是“兩個民族理論”的雛形。但是后來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團結(jié)一心,共同為實現(xiàn)印度的獨立而努力,真納積極倡導印穆合作,直到1937年國大黨排擠穆盟政策實施之前。

      真納在1940年3月22日的即席演講中指出:“印度存在的問題不是教派之間的問題,而顯然是具有國際性質(zhì)的,問題也只能按此來解決,唯一的出路就是將印度劃分為自治的民族國家,讓兩大民族各有自己的祖國”[11]。國大黨采取了吞并穆盟政策之后,真納開始反思數(shù)十年的政治生活,如今的現(xiàn)實使他認識到,他所希望的通過印穆團結(jié)使穆斯林獲得一個受尊重的地位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印度教徒和國大黨只是想通過與之團結(jié)來達到其控制國家權(quán)力的目的。

      正是在真納認識到這一現(xiàn)實之后,“兩個民族理論”被再次提出,一經(jīng)提出,它馬上成了團結(jié)穆斯林的一面旗幟,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成為穆斯林的目標。也正是在這一目標提出后,國大黨和穆盟的關(guān)系發(fā)展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因此,甘地說,從真納的講話中再也看不到1915年那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了”[12]。

      三、結(jié)語

      國大黨在1937年取得的省立法議會的選舉勝利對國大黨與穆盟的關(guān)系來說是一個轉(zhuǎn)折點,在這之前真納一直致力于印穆的聯(lián)合以求早日實現(xiàn)印度的自治。在國大黨拒絕了與之建立聯(lián)合政府之后,真納終于看清了國大黨想利用與穆盟的團結(jié)來實現(xiàn)對國家政治權(quán)力永久控制的本質(zhì),這時真納毅然決然地選擇與國大黨決裂,通過發(fā)展穆斯林自己的政治勢力、建立穆斯林國家來保證穆斯林的權(quán)益。

      當然,在真納提出建立穆斯林國家的時候,國大黨對之提出批評,真納被冠以分裂印度的惡名。但是梳理1937年以來國大黨與穆盟的政策問題即可以發(fā)現(xiàn),在真納提出建立穆斯林國家的事實背后,其實有很大一部分責任是國大黨應承擔的。若國大黨可以在取得選舉勝利后,接受穆盟的建議,與穆盟組成聯(lián)合政府,有可能不會導致穆盟的分離意識的確立。

      [1]“勒克瑙協(xié)定”是1916年印度國大黨與全印穆斯林聯(lián)盟兩大組織以民族主義為核心,以爭取自治為為基礎(chǔ),達成的協(xié)定,實現(xiàn)了合作(林太.大國通史·印度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281.)。

      [2]林太.大國通史·印度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319.

      [3]陳明華.印度國大黨對穆斯林的政策與穆斯林分離意識的確立[J].南亞研究季刊,1988,3:61—70.

      [4]林太.大國通史·印度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319.

      [5]陳明華.印度國大黨對穆斯林的政策與穆斯林分離意識的確立[J].南亞研究季刊,1988,3:61—70.

      [6]諶煥義.論1937年省立法會議選舉對印度政局發(fā)展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9(4):132—137.

      [7]轉(zhuǎn)引自諶煥義.論1937年省立法會議選舉對印度政局發(fā)展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9(4):132—137.

      [8]陳明華.印度國大黨對穆斯林的政策與穆斯林分離意識的確立[J].南亞研究季刊,1988,3:61—70.

      [9]楊翠柏.真納與巴基斯坦獨立運動[J].南亞研究季刊,1997,3:24—28.

      [10]張冬霞.真納對國大黨與穆斯林聯(lián)盟合作與決裂的影響[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5,28(4):27—31.

      [11]汪長明.兩個民族理論與印巴分治[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4(4):32—40.

      [12]轉(zhuǎn)引自張冬霞.真納對國大黨與穆斯林聯(lián)盟合作與決裂的影響[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5,28(4):27—31.

      滕晨晨(1991-),女,漢族,山東聊城人,研究生,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研究方向:地區(qū)國別史。

      猜你喜歡
      國大黨穆斯林勝利
      堅持就是勝利
      堅持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尼赫魯家族第五代接掌國大黨
      十九大勝利召開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11-25 10:35:17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美國穆斯林群體探析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4
      揭開穆斯林餐廳的面紗
      餐飲世界(2014年2期)2014-03-28 00:07:20
      印度國大黨不讓拉胡爾選總理
      勝利
      娃娃畫報(2009年5期)2009-06-12 05:18:34
      黔江区| 新乡县| 鄂托克前旗| 商丘市| 修文县| 南雄市| 武夷山市| 余姚市| 微山县| 枝江市| 泗水县| 毕节市| 青冈县| 邹平县| 天门市| 枣阳市| 东港市| 鹿泉市| 阜新| 安溪县| 宜章县| 浦东新区| 万载县| 茌平县| 富民县| 铁力市| 中西区| 满洲里市| 久治县| 怀柔区| 兰考县| 惠来县| 贵州省| 顺昌县| 惠来县| 河源市| 华亭县| 巴青县| 临漳县| 宁安市| 北票市|